西西河

主题:【普及原创】丛林恶魔----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第18师团 -- 风中的羌笛

共:💬13 🌺1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丛林恶魔----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第18师团(四)

无可奈何花落去

由于在马来半岛和缅甸丛林中的顽强战斗,18师团的士兵获得了“超人战士”的美誉,然而在驻印军强大的打击下,18师团的厄运接踵而至,4000多名士兵在野人山、胡康河谷的战斗里死去,而更多的人则在吃苦头,现在他们的步兵中队普遍只剩50到60人,其他部队和由15军配属的第21独立野战重炮兵大队和第13独立速射炮大队,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减员。为了防守孟拱河谷,田中新一决心以加迈为核心,呼应瓦拉河东岸的丁克林和西岸的瓦康扼守河谷入口。此时18师团的任务已非保障败相已现的英帕尔作战,而是阻断驻印军和远征军的会师,为此18师团又调入33军,在本多政材指挥下与56师团互为犄角,作最后一博。

眼见18师团顶不住驻印军的凌厉攻势,日军缅甸方面军连忙拼凑部队前往孟拱河谷前线,4月调来了第56师团的今冈宗次郎第146联队主力,还从久留米、姬路师团管区紧急调拨1000余名后备士兵补充18师团。随着战事的节节失利,5月又调来冈崎清三郎第2师团的一刈勇策第4联队及该师团炮兵工兵联队,到了6月,又有武田馨53师团的冈田博二第128联队主力、桥本驹次郎第151联队的第1大队参加作战,同时又有2000多名后备兵员补充进18师团。但是这些部队的到来,并没有扭转缅北前线的颓势,它们先后都在孟拱河谷被中国驻印军击败。

公路沿瓦拉河一线进入孟拱河谷,新22师的进攻就在这一带展开,18师团在一个月战斗里击毁驻印军多辆坦克,并给对手造成了大量伤亡,却无力防范自己右翼55联队所遭受的打击。新38师在南高江东岸的攻击却一直很顺利,这个师不断使用远程迂回战术,避开日军的防御正面,从日军无法有效防御的后方和侧翼进行打击。他们往往利用白天渗透,夜间构筑工事以获得立足点,等到充分准备后才遂行攻击。日军55联队兵力空虚,无法防止这类渗透,只好在大山顶上到处设立观测点,企图通过观测敌人空中补给来确定新38师部队渗透的方向,可是新38师的渗透很注意保密,日军这类努力也终归失败。最后,日军55联队基本失去战斗力,新38师112团偷渡南高江占领加迈南 12公里处的补给基地西通,截断18师团补给路线;而新22师也突破了正面并派出部队迂回至18师团防线背后的索克道、南亚色村,分割了18师团。从5月27日到6月10日,仅仅两星期的战斗,中国驻印军在美国第10航空队强大的空中支援、补给配合下,以坦克和155、105毫米榴弹炮开道,痛快淋漓地歼灭了18师团大量有生力量,连田中新一的座车都落到了中国人手中。经此一役,18师团丧失了战斗力,田中新一只能率领约1700余名残兵退出战场,在其他日军的接应下逃往相对还算安全的中缅边境喘息。

18师团的大败奠定了中国人打通中印公路、控制缅北的基础,在孟拱河谷战役的中后期,5月17日,中美盟军经过长途跋涉,突然袭击了天险库芒山东麓的战略基地密支那,在随后2个多月的战斗里,18师团留守该城的114联队一部及各增援分队共3000余人拖住了驻印军以及美英军队6个多团、2个战斗工兵营,打得异常顽强,使中美军队付出了伤亡6551人的高昂代价。然而由于孟拱方向的全盘失败,密支那守备队也遭重创,失去战斗力,作为守备队长的56步兵团长水上源藏少将自戕,随同114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败逃的800残兵也有很多死在丛林里,携带水上少将遗骨遗物的6个人,逃回到33军时几乎扔掉了所有物品,“回归”到56师团的水上少将,只剩下了一只手肘骨。

远道增援而来的53师团也被18师团拖下了水——由于失去了有利条件,53师团司令部在孟拱城遭到驻印军猛烈打击,损失达2000余人,被迫步18师团后尘退向缅甸中部,只剩下56师团在怒江一线竭力抗击中国远征军。这自然不能长久,随着驻印军南下八莫,很快56师团就退出了滇西。18师团就是这一连串失败的第一张骨牌,超过11500名日军死在孟拱河谷和密支那,18师团的损失占了其中的相当大的部分,日军战史承认,在逃出孟拱河谷的时候,18师团的一线中队,连兵带官平均只剩下10人。由这一数字可以推知,18师团27个步兵中队和9个机枪中队步兵,仅剩余300到400名残兵,其他直属部队也屡受重创,不会剩下多少人了,如第12辎重兵联队,在西通被袭击时即被击毙达700-900人。18师团确实已经伤亡殆尽。

田中新一在11月调任缅甸方面军参谋长,中永太郎中将接替师团长职务,长久大佐转调31师团参谋长,丸山大佐也调出了18师团,56和114联队长分别由藤村义明中佐、简井恒大佐接任。从胡康河谷作战开始后,伤亡惨重的18师团已经连续进行了12次兵力补充,然而该师团正在进行第13次补充时,八莫被南下的驻印军围困,由于机动力量所剩无几,第33军命令第18师团腾出能够机动的几乎全部兵力,组织了一个支队,由第55联队长山崎四郎带领,从南坎出发增援前去解救八莫守备队。在山崎向南坎出发后,师团赶紧在前往缅甸中部的密松进行第14次兵力补充。

9日拂晓,山崎四郎率临时拼凑的来自18、56、49师团的4个半步兵大队、炮兵1个半大队及工兵1个大队3000余人的兵力,向突出在战场最东面的中国新30师90团1营发起突袭。日军利用山沟和小路渗透过来,偷袭炮兵阵地得手,新30师山炮2连连长朱永刚力尽战死,90团1营一时陷入困境。幸士兵们英勇奋战,死守不退,日军攻势渐渐停顿。在后续两个营支援下,90团开始逐步向山崎支队压迫,反而逼迫日军步步后退;新30师89团也被车运到前线,将山崎支队包围。

山崎支队的行动没有使自己到达八莫,却几乎将自己也搭了进去,日军33军大惊,催令南边的18师团主力全力投入战斗。师团主力闻讯立即北上,先头藤村部队于8日清晨对八莫以南当瓜(也译为唐瓦)的驻印军发起了进攻,比山崎支队还早了1天,只不过在飞机和山炮火力的联合打击下被轻易瓦解,那些新补入的后备兵死伤枕藉,光是重新调整就用了整整两天。以前的18师团的进攻凶猛而又频繁,进攻此伏彼起,可见在遭到驻印军屡次严重打击之后,18师团能力下降的程度。第2次进攻是11日拂晓,听闻部下山崎支队在北线被包围,中永中将亲自指挥师团主力倾力进袭,这次的进攻也只维持了几个小时,在山炮迫击炮的打击下,很快又败下阵来,只好后撤4公里整顿。后来查明,18师团进攻的是新22师的一个连级警戒阵地,打死了4名中国士兵,却为此丢下了近百具尸体。所幸这个代价没有白白付出,山崎支队乘机逃脱。

18师团的兵员编制数是1.5万,由于遭受中国驻印军迭次打击,先后14次进行了兵力补充,原有兵力和历次补充人数合计达31444人,该师团最后的死亡数字是20393人,原有兵员和前12批补充兵员大部战死,只有后期补充进该师团的兵员交了好运,有11051人活着回到日本。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后期有一个特点,就是伤员也常常参与玉碎冲锋,因而伤亡数字倒挂现象司空见惯,在缅甸也如此。死亡人数远高于受伤人数,所以统计起死亡数量来倒是十分干脆,而伤员数字差不多就永远是个谜了。我国国内误传18师团在缅甸的编制为3.2万人,其实这是累计数字,并非编制。

缅甸盟军的反攻一浪接一浪,日军战线全部瓦解,1945年3月,缅甸中部重镇敏铁拉被英军攻克,日军拼凑几个师团的残兵反扑,却冲不破英军火网。18师团受命反击,由山崎四郎大佐率领的敢死队一鼓作气攻下机场,使日军士气颇为振奋。不料第2天英军坦克部队涌入阵地,激战中山崎大佐以下全部被坦克轧死,中永太郎只能遥望敏铁拉,为山崎招魂,至此,18师团已再无战斗能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逃到泰缅边境苟延残喘的18师团向英军缴械,走完了罪恶的历程。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