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乡村布衣(上) -- 时光行走

共:💬8 🌺1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乡村布衣(中)

在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读书时,校长赵宗预上课时曾对他们说:有些青年盲目到城市里来,往往找不到出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一定基础的农村青年,应当回到家乡去建设家园。

这话儿听着好像耳熟,几十年前毛委员他老人家不也是这样说的吗?于是,数百万知识青年由城市扑向农村。

这事儿听着好像耳熟,几十年前费孝通老先生“乡土中国”中的期望估计也有这种思想。

这话舅舅听进去了。反正也从公司出来了,不如先实践一下,改造自己的家乡。先做技术准备,在亲戚家借住了两个月,每天从曹家渡步行到南京路慈淑大楼(今天的友谊欧洲商城)量才图书馆,补习农业方面的知识。

舅舅的想法是回家办个农坊,其实简单说就是办个农业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来,借助农业知识,发挥资源、规模的优势。

古往今来,其实改造中国的农业,或者说改造农业的道路实质上都是殊路同归,无论谁来主导,其基本思路都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从舅舅的想法看,中华职业补习学校的确名副其实,其在改造青年、传输思想方面功不可没。

中华职业教育社由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及政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其宗旨是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以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

当时中国的社会,基于民国成立,各省大量推广教育,中学校一县有骤增到一百所以上的。但它的毕业生大都没有出路,江苏省教育会年年公布教育调查统计,中学毕业生升学者仅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求事而不得事者,占到半数,甚至半数以上。

黄炎培从事教育事业,以1897年在川沙担任塾师为起点。并在辛亥革命后出任江苏民政长官公署第一任教育司长。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对国内外教育的调查研究,使黄炎培清楚地看到明清八股取士,毒害太深。而新学兴起后,各类学校虽大都照搬东西洋办学规程,可“读书做官”的观念在一般师生中仍根深蒂固。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现象仍困惑着整个教育界。当时,中国民族工业正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得到了迅速发展,急于扩大再生产的民族资产阶级空前迫切地感到了缺乏人才的压力,他们不得不用高薪去聘请外国技工和管理人员,又往往因此受制于人。而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现状又使学校毕业生“苦所学之无可以为用”,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分外突出。面对这一矛盾,联系美、日等国发展职业教育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历史,一个沟通教育与职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的教育改革蓝图渐渐在黄炎培脑海中清晰起来。他将救国和解决人才危机与社会生计问题熔于一炉,提出了施行职业教育的主张,试图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培养能开发祖国富源、振兴民族工业,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

中华职业学校创办后,失学青年特别是贫寒人家的子女奔走相告,纷纷庆幸自己有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中华职业学校陆续开设了土木、珐琅、钮扣、留法勤工俭学、职业师范、商业、文书和机械制造等科,大量招收出身贫寒的青少年。在校学生不但接受了一定的理论教育,而且还在学校工场接受相应的实践锻炼,他们毕业离校时就已是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人。因此,中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很受工商界的欢迎,有时学生还未毕业就被人预定了去,土木、机械等科的学生更是供不应求。

舅舅满腔豪情、自以为怀揣锦囊回到老家,却碰了一鼻子灰。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你想把从各家把土地集中起来,基本就是白日做梦。农民凭什么相信你个十几岁的孩子,你念了几天书,就想把我们的地收起来?和父母商量,老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说实在的,就这想法,让自己父母把土地拿出来他们也得和你急。

这事儿不要说当年,就是今天让我听着也玄。几十年后毛委员夺得了天下,土改后想把土地集中起来办农业社不也是山重水复、困难重重吗?

做事不光要有正确的理论,还要有领袖所特有的凝聚力。

所以说毛委员当年才真正懂得农民,才能依靠农民夺得天下。舅舅虽然生在农村,他并不了解农民,他也没有领袖人物所具有的缜密的思想,那种执著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

小知识分子头脑发热,热得快凉的也快。所以还是那句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既然回家总是要找个事情做,本家一个叔叔介绍舅舅去外村小学当半个教师。什么叫半个教师,就是教半个一年级,想来可能就是只学半个学期。这事儿今天听起来简直有点匪夷所思,但当时确实就是这样的。其实想想那时的舅舅也就是半个初中生,半个初中生教半个一年级也说得过去。

可舅舅的理想肯定不是半个老师,教了半年后就不去了。

这时报纸上登出了洛社乡村师范招收速成班的广告,条件是初中毕业,学制为一年。

舅舅只能算是半个初中生,但是他决定以同等学历去参加考试。在上海新新公司的时间,他有两年在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学习语文和英文。并且,他每天都带着英语字典利用空余时间查阅商品介绍,因此这两门课程尤其是英语,实际已超出初中水平。论念书,舅舅还是有些小聪明的,顺利考进了洛社乡村师范的速成班。速成班设在黄石街一个很大很漂亮的祠堂里。

洛社师范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名校。

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在无锡县洛社镇。这所历史悠久又颇有声誉的学校创办于1923年,前溯创办于1911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农村分校。1932年独立建制,定名为江苏省立洛社乡村师范学校。1964年秋,江苏省曾在这里试办耕读师范。

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将原无锡师范学校、江苏洛社师范合并升格成立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洛社师范成为主校区洛社校区。

数学家徐利治曾回忆说:

那个时候,江苏省从南京到上海,叫沪宁线,沿线有四所著名的省立师范学校,南京的栖霞乡师,无锡的洛杜乡村师范,苏州有吴江乡师,上海的黄渡乡师,这四个乡村师范学校很难考,我就读的洛社乡村师范当时在四所乡村师范中是水平最高的。每年都有好几百人应考,每年只录取一个班,45人。如果考取以后,全部公费,连饭钱都不用花,甚至还有一些零用费。所以我要感谢乡村师范对我的培养教育。乡村师范的教育课程基本上相当于初中,而且考进乡村师范的学生都很优秀。我的同班同学基本都是小学第一名。跟我一起去考的人,第二名都没有考取。所以乡村师范的学生水平相当高。所以当年考乡村师范不见得比现在高中考大学容易。

进了师范,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确定了将来的谋生方式。如果不出意外,一年后无锡郊区将会有一名布衣长衫的青年教师走在乡间小径上。

但是,日寇打破了舅舅乡村教师的梦想。三个月后,日本人打到了苏州,乡村师范办不下去了。舅舅回到修浦,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队。

1937年11月,倭寇占领苏州。

苏州、无锡咫尺之遥。这时的无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普通百姓六神无主,达官贵人争相逃命。

舅舅到家后不久,小学教师胡国瑞从学校回到村里,他动员舅舅和他一起离家抗日。胡国瑞说:咱们不能当亡国奴,不能留在这里无所事事。我已经参加了无锡各界抗日宣传队,现在回家去拿些东西,希望你也能参加进来,一个小时后我再来,咱们一同出发。

作为进步的知识青年,舅舅当然愿意参加,他把想法和家里说了。二舅也念书了,虽然年少,也想和哥哥一起出去。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却要决定生离死别。外公、外婆从未见过无锡以外的世界,更未遇到过这样的大事。一生只知辛苦劳作的外公完全不知所措。最后外婆狠心拍板:兄弟两个,大的出去,小的留家,免得一网打尽。

一小时后,胡国瑞带着弟弟胡友谋、邻居胡仲初来了。舅舅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三块银元和他们一起走了。

从此和家里天各一方,鸟无音信,直到抗战胜利。八年后舅舅回到家里,外婆的眼睛已快哭瞎了。

那是老妈还小,她的世界更小,不超过洛社镇。她是这样理解舅舅和他的简单行李、三块银元的:舅舅他们跟着学校走了,逃日本鬼子,到四川读书去了。日本投降了还没有读完,一直读到解放。村里人说,你哥哥念书用的钱摞起来比他人还高。

舅舅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家。他们先在一个叫陆区桥的地方集中,到那一看,有六十多人,应该都是有些文化的大小知识分子。

鬼子是从东面过来,他们自然是向西,目标是溧阳方向的茅山根据地。

茅山,地处江苏句容、金坛两县之间,构成镇江中部地区的丘陵地带。1938年春夏之交,新四军一支队在支队司令员陈毅的率领下,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越过日军的封锁线,来到苏南,选择了方圆数十里的茅山地区建立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茅山这块江苏地区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始终坚持抗战,直至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他们这六十多人雇了三条船沿河网向西,到了船不能行的地方就弃舟步行。但是平民行进的速度是无法和军人比较的。没走几天就发现形势已经变了,日本鬼子已穿过太湖打向宜兴,意图是包抄南京。按他们的走法等于是迎头而上,于是他们决定先绕道芜湖。

沿常州西部穿过高淳后在芜湖的江苏会馆落脚。这时的芜湖也很紧张,到处一片混乱。

以现在形势在没人接应的条件去茅山根据地已不可能,他们要决定去向问题。六十多人经过短暂的讨论,这时也没有时间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大致分为两派,三个小队。为何两派确是三队?为了走起来方便,六十多人分为三小队。两派,一派有两个小队,要到蒋经国那去,认为老蒋不抗日,小蒋还是不错的,是抗日的。另一派人少,一个小队,舅舅就在这一小队,认为老蒋小蒋都不行,还是八路可靠,他们才是真抗日。讨论无果,只好分裂,各行其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回过来想,当初从老家无锡洛社出发时六十多人目标是一致的,茅山抗日根据地。那时为什么目标统一,现在怎么又变了?

其实那时各人的目标应当也不统一,现在看茅山根据地估计也是国共两党的队伍都有,因此到茅山大方向是一致的。当时国难当头,多数年轻人都是仅凭一腔热血,具体应当操作不会想的太多。一人奋起,大家响应,先到根据地找到组织再说。如果真到了那里,估计也会分道扬镳。

看看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

姜大牙和陈墨涵是麒麟山区蓝桥埠镇的同乡,同是为了抗日,陈墨涵提议去找共产党的游击队,而姜大牙主张投奔国民党的正规军。在互相不能说服的情况下,他们各带一人分道扬镳。

但是命运却阴差阳错,想投奔国军的姜大牙却碰上了八路军游击队,受到司令员杨庭辉人格的感召和女八路东方闻英气质的吸引,留在了游击队里。而陈墨涵却碰上了国民党驻麒麟山地区的部队。

民国时代,也是思想及其活跃、解放的时代。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那些“大家”正值盛年,正是他们思想成熟的阶段,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在这样一个的社会,年轻人有无数不同的选择。现在,日本鬼子来了,国难当头,如何救国?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影响国民尤其是青年。

舅舅他们这六十多人肯定是思想左倾的,但是没有真正的共产党人组织,也没有真正的国民党人组织。因此,这是一个松散的、没有统一思想的、最终必然会分裂的队伍。

芜湖一片混乱,人人如热锅上的蚂蚁。这六十多人也到处打探消息,想尽快离开这里。舅舅他们这个小队的人打听到芜湖裕溪口淮南铁路煤码头有一列火车正在装运物资,目的地是武汉。大家于是赶向那里,正在张罗雇船过江时,日本鬼子的飞机过来空袭,江岸一片大乱。舅舅卧在江边马路旁的墙脚下躲避,眼看着飞机俯冲,将子弹成片的打在马路上,投掷的炸弹落在江上溅起冲天的水柱,一艘船中弹燃烧起来。

舅舅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战争。

空袭过后,他们马上过江,找到那列火车爬了上去。车上装满了路轨,很多国民党士兵坐在路轨上。他们这一队人也和其他人一样坐在路轨上。时值十月,晚上天气很冷,他们就把棉被顶在头上保暖避风,好在当时冬季没有下雨。

火车走走停停,从淮南转到津浦线到徐州,再走陇海线到郑州,最后经平汉线总算到了武汉。

武汉一幅大战前的匆忙。他们这一小队人在汉口商会落脚,商会也挤得很,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他们只能打地铺。

联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当时办事处的负责人是周恩来,其时周恩来不到四十岁,却早已声名天下,在他们眼里如神人也。

八路军办事处回复,延安暂时不能大量吸收青年,因为缺粮。另外,从武汉到延安要渡过黄河,当时国共的分界线就在黄河。人多了也容易遭到国民党军队袭击,因此要求他们将人数缩减一半。

即便你今天游走在黄土高原,也会在欣赏晋陕黄土高原山地风光的同时感叹自然条件的贫瘠。晋陕黄土高原没有其它名山大川的那种险峻,你甚至可以不把它叫做山,它就是大块的高地。一块块高地之间是经久水流而成深深的沟壑,这种高地大概就是所谓“塬”。在这里,单位面积土地的容养人数大大少于江南富庶地区,延安当时不能迅速容纳大量知识青年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曾经去过山西黄河边的碛口镇,那里与陕西吴堡隔河相望。碛口是清代及民国初年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经济往来的重要商埠,作为秦晋峡谷中的名镇,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誉,现在它已是非常有名的旅游地。当年却是国军、共军各自的重要防地,又是延安打破南京经济封锁的重要渡口。

站在黄河边上,你可以看到黄河在这里成为了一条天然屏障,自然迟滞了国民党的围堵,但是也成为了进步青年走向延安的隔断。

经过各种权衡和讨论,二十多人减到十几人。和舅舅一起出来的胡国瑞、胡友谋、胡仲初四人也分开了。胡国瑞和胡友谋去了延安,舅舅和胡仲初就留在了汉口。

他们是以怎样的标准去判定去与留的,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是这一次的分道扬镳却决定了他们所有人的一生。

去延安的人后来都进了抗大,胡友谋年纪小进了陕北公学。随后他们又走出延安,投入到民族解放斗争中,有些人还回到了江南。这批人跟上了时代的大潮,最终走进了北京。当年一起走出来的薛永辉回到老家太湖,担任了太湖游击队司令。解放后,成为了无锡第一任县长,并聘舅舅为第一届人大代表。但是,这时的舅舅的的身份已由当年的同路人成为了普通知识分子,那时的团结对象。

薛永辉,江苏无锡洛社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共青团,民国16年(1927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15~16年,在学校读书时积极参加进步活动,迎接北伐军。无锡沦陷前夕随无锡青年抗日流亡服务团,开始向内地流亡。辗转到达延安,入抗大四期学习,后历任新四军指导员、支队司令员、民抗部队司令员、太湖县委书记、总队政委等职。依靠太湖地区人民开展减租减息、锄奸反特、反敌征粮、反抓壮丁、肃清湖匪等工作,深得太湖人民拥戴。日伪曾悬赏万元缉拿新四军“太湖司令”。

新中国成立,薛永辉任无锡县县长。1956年2月调上海市化学工业局工作,任化工原料公司经理、化工局计划处处长等职。1962年担任吴泾化工厂厂长。1978年,为化工专科学校校长。1982年7月,任上海市化学工业局顾问。1984年12月离职休养。

关键词(Tags): #乡村 江南 抗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