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迈向蓝天(引子) -- 大兔子

共:💬170 🌺9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迈向蓝天(9)

2012年2月25日 晴

今天是第九次飞行课。今天也是我从开始训练以来天气最晴朗的一天。天气预报今天天气38度,早上起来当真是万里无云。今天终于可以把那已经拖延了好几次的Stalling給学习了。

我前一天晚上已经预习过书上的内容了,所以到了学校和Charles进行了简单的briefing之后,我们就出发去停机坪了。今天内容其实不算多,就是Slow flight和Stalling。基本上是感受一下在慢速飞行状态下的飞机操纵和失速(stall)时飞机的反应,以及学习失速的改出方法。慢速的飞行其实前面多多少少都已经练习过一些了,所以我也不算陌生,主要是失速还没有尝试过。Charles出发前还说我们去训练区域飞好Stall回来,可以再飞几圈circuit.

今天先破例罗嗦一点理论知识,简单介绍一下慢速飞行的特点,多慢才算慢速飞行呢? 请看下面这张阻力与空速的图表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图中对应于Minimum Drag的Airspeed,是一个重要的速度数值。以这个速度飞行时空气阻力是最小的,也就意味着如果飞机按照这个速度巡航的话,需要的推力也是最小的。而最小推力也就是最小动力设定,也就意味着燃油消耗量是最少了。燃油消耗少了,飞机带的总油量就可以让飞机尽可能的飞的时间久一点,所以,这个速度就被称为Endurance Speed。

从图表上的Total Drag这条线可以看出,在这个速度的两边,阻力的变化是不同的。当速度高于Endurance Speed时,阻力是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如果速度低于Endurance Speed,阻力却是随着速度减少而增加的。这个U形的阻力曲线,形成了飞机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速度稳定性。

当飞机稳定巡航在某个高于Endurance Speed的空速时,如果因为任何原因空速增加了一点点(例如从无风突然变成顶风),这时随着速度的增加,阻力也增加了,在发动机输出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的阻力阻止了速度的进一步增加,所以速度很快就会稳定下来。反之,如果速度突然减少,减少的阻力将会导致飞机加速,从而稳定在新的速度上。这种情况下,即便完全没有飞行员的干预,飞机也总是能够自己寻找一个速度的平衡点并且稳定在这个平衡点上,这个就是飞机的速度稳定性。

但是如果飞机是飞行在某个低于Endurance Speed的空速时,一切就都反了过来。当飞机因为某些原因空速降低了一点点,这时候随着速度的降低,阻力非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而增大的阻力又进一步的降低的飞机的空速,如此这般滚雪球下去,空速就会变得越来越慢,直到再也不能保持平直飞行。反之,如果速度变大了一点,也会产生同样的滚雪球效果,速度就会越变越大,当然,速度变大并没有变小那么危险。在这种状态下,飞机完全不具备速度稳定性,而必须依靠飞行员的及时干预,才能保持住稳定的飞行状态。

而慢速飞行,就是指飞行在Endurance Speed以下的速度,他们有时又也把他叫做“飞行在阻力曲线的后半段”,飞行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去干预飞机的状态,才能保持住稳定。

理论结束了,下来是实践检验理论的环节。

按照惯例,还是我自己爬上爬下的检查飞机,然后我们俩个人撅着屁股把飞机推出停机位。38度的天,坐在停着不动的飞机里那感觉真是跟坐在桑拿房里差不多,幸好还有个小窗户可以透进点气。这塞斯纳里全都是简配,连个空调也没有,我一直觉得172简直就是飞机中的桑塔纳。

今天风比较大,windsock都满满的飘着,看样子至少15节,不过倒是没有太多侧风,我们今天要飞到训练区域,所以用35L跑道向北起飞,然后转crosswind, downwind向南飞到训练区域。

我们俩爬进座舱,我开始启动前检查单,发动,滑行。我今天稍微改变了一点以往的作风。我以前这些流程上的操作,每个操作都会读出来,有的时候甚至有一点点依赖于教官确认后指示我继续,我才会继续。我打算从这次开始,不再继续每次都确认了,而是自己按照顺序完成流程。这些流程我也已经操作了不少遍了,所以我认为我已经足够熟练不再需要每次依赖教官的确认了。不过这还是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教官怎么想,反正我今天试试看了。

滑行到了Runup Bay停下来,我开始按照自己记忆中的的操作顺序进行起飞前检查单,调整通讯的频率,收听ATIS,然后进行引擎Runup,检查Control。我没有像通常那样操作以前都跟他确认,也没有每个操作都念出来,而是当成我自己一个人在准备起飞。所以当我检查完成后,Charles问我,你磁电机检查了么? 我估计他没听到我念出来,加上钥匙在左手最左边他不太看得到,他可能以为我忘记了。我回答我检查了,Charles又不放心的检查了一下Control yoke和rudder,看得出他对今天的变化有点不适应,但是他没说,我就继续咯。然后我又主动的进行了radio call呼叫了地面,得到许可后滑行到跑道,执行Line Up检查单,然后呼叫塔台,得到许可后起飞。

Charles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没说什么。我想我总是要学会一个人驾驶这架飞机,所以还是尽量一切都靠自己比较好。操作上的技能要多练习才能掌握,所以还需要教官帮我看着,但是这些流程上的东西,我认为没有道理现在还要依赖于教官的确认了。

起飞有点惊险,飞机刚开始滑跑,Charles就跟我说今天风力大,很快就到Rotate的Speed了。果然,没有跑出多远,就已经55节了,于是拉起来离地。刚离地,我就意识到今天其实不是个飞行的好天气。虽然没有云,但是风大,而且天气很热,地面附近的气流十分严重,颠簸的很厉害。努力保持住爬升的姿态,离地刚刚200尺,突然右翼呼的一下就沉下去了了。我条件反射的想要用副翼把右侧机翼拉起来,但是又想到现在这个大功率低速低空的爬升阶段,副翼用的太猛也许会失速的,对于飞机的性能心里没有把握,于是只敢小心翼翼的用一点点副翼保持住飞机不要倾斜的太离谱,但是也不敢很快把机翼拉平。飞机这时候开始往隔壁的跑道哪里偏,我们用的是35L,35R跑道就在右侧。Charles伸手推了推操纵,把飞机机翼从右侧banking15度一下转到了左侧15度,重新回到了跑道中线上,然后交给我拉平。他心里有底,所以他敢做出足够的动作,但是我对飞机的性能心里没底,所以我就不敢,还是经验阿。

然后下来过程就比较平淡无奇了,爬升,转弯,飞向训练区域。我依然主动地进行应该的流程,包括起飞后关灯,飞出Class D airspace以后调频率,改应答机号码等等,从心里上主动来完成这些事情,然后主动去想应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等着教练的指挥来被动地完成。

到训练区域爬升到4500英尺,然后Charles示意我们开始Stalling的练习。今天Stalling的练习其实让我有点失望。172这个飞机实在是太不容易Stall了。油门拉到底,然后拉杆保持高度,这时候空速就会越降越低,继续拉杆,同时用rudder保持航向不变,一直到杆拉到头,然后这时候飞机应该失速了,但是我们的172依然顽强的抬着头,就是不愿意低头下去。Stall warning在呜呜的叫,我也一直在等待它主动低头的那一刻,但是始终都没有等到。Charles示意我推杆进行recovery的操作,我推杆,加油门,飞机的速度很快就上来了,高度损失了150英尺,算是PPL要求的极限了。然后又尝试了几次,包括放襟翼的失速。但是我始终没有感觉到那个飞机抬头抬不住了自己低头的那一个确切的时刻。后来下来debriefing的时候问Charles这个问题,他说这些训练飞机设计的很安全,很多时候确实很难失速,所以我要是杆拉到头了,也就别等了,直接推杆recovery就是了。这个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喜欢呢,还是失望。另外,后来几次练习中,发现自己还是rudder用的不够好。Recovery的时候要推油门到全速,这个时候其实应该踩一点右舵来抵抗那个slipstream的往左转向的力矩,但是我没有踩够,所以我recovery好以后,方向往左偏了不少。这又是一个要练习才能掌握的东西,希望我后面还会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今天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就是练习了不少次水平转弯。因为训练区域边上有一个小型的GA机场,每逢周末都有很多跳伞滑翔的人。我们练习Stall,一是要避开人口稠密地区,二要避开这些跳伞的人,所以我们每练习几次,就要转几个弯拐个方向再继续来。每个转弯我都努力的练习手脚的协调,转弯的姿态保持等等,明显可以感觉到,我现在转弯的技术,虽然还十分粗糙,但是跟几周前刚开始的时候比起来,那是要好的多了。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我现在转弯的时候,居然可以左顾右盼,看看窗外了。刚开始的时候,那两个眼睛光看姿态,看Ball,看高度,就都忙不过来了。

练习了一阵子,Charles示意说我们差不多该回去了。于是给出指令,往这个航向,下降到1500英尺。我于是便用以前学习过的流程, 设定动力2000RPM,姿态调整,trim,设定为下降率500ft/min的Cruise descending。看的出Charles貌似也有点体会到我的意思了,所以他开始给出一些很“宏观”的指示,比如那个航向,到那个高度等等,我操作的过程中他也不再干预了。到了1500英尺level off了以后,我们向回场的reporting point “Carrum”飞去。我继续我自己的做法,按照以前的流程,主动的开始调应答机,打开ATIS收听,调气压表设定,进行着陆前检查单等等。进行无线电联络以前,Charles估计想确认一下我知道应该说什么,就问我:“你知道我们呼叫的时候应该怎么说么?”,我先读了一遍给他听,他看起来挺满意,但是好像还有点意外,大概他认为我还不应该能自己对付无线电通讯吧。

这一次进近和着陆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气流厉害点。很遗憾的是没有能飞成circuit。Charles说这个天气状况我估计还对付不了着陆,所以在我稳定的进近到离地面只有200尺的时候,他抢过去着陆了。我不无遗憾的问他,我什么时候才能在这种天气状况下着陆阿,他说我大概在接近GFPT考试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了,看来我还得几个月的练习。

Debriefing的时候,Charles特别指出了我今天独自应付了全部的无线电通讯,他说他很"impressed"。看来他对于我主动点的做法没有什么意见,看来我可以继续坚持我的做法。另外我还问了他起飞的时候机翼往下掉怎么回事,他轻描淡写的说,“那个阿,就是点地面效应加上点风切变阿”。看来他见怪不怪了,我倒是吓一跳。

到今天为止,第一阶段的基本飞行动作就全部教完了,我也飞行了9.8个小时了。从下一次开始一直到我第一次Solo为止,就都是练习飞circuit,把前面学过的东西融会贯通的揉合在一起,提高对飞机的“驾驶感觉”。预计这个练习要进行两个月左右。期待我能早日Sol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