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葡萄最近一系列文章的读书笔记及对葡萄发帖的总结归类 -- 月下

共:💬522 🌺4121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曾经
家园 这个怎么说呢,很多官员是短视的

如今的很多报告客观性值得考虑。铁路是一个体系,2008年高铁尚未成网,其效能自然是有限的,好比你指着一个孩子说,这孩子不行100斤担子抬不起。事实上到2011年,到京沪建成,各网络初步形成,高铁的协同力量已经显现,人流出行习惯已经养成,武广高铁的客流量增长超过预估。很快就能盈利。想象一下,如果个高铁网络用磁悬浮系统,估计磁悬浮也不会当玩具一样放在上海成为鸡肋,年年往里面填钱,现在骂磁悬浮瞎搞的人和2008年某部评估一样不靠谱。

今年春运,事实上是开通高铁的地方,票就好买,铁道部现在是猪八戒,体制内的想分肥,骂死他。体制外的,觉得搞了网络售票,还有高铁票贵就是歧视他们。得了好处的,都忙事情,没空上来给铁道部说话。

另外,关于今年网络订票这个事情,路内的人自己说,要事让张曙光管这个事情,不会让网络订票系统给钓鱼的。

大公共设施建设需要超前的,我们的官员的规划,搞出来没几年就炸掉或者没几年就扩建这种事情还少吗?当初沪宁高速建的时候,有人说两车道就好了,结果呢?后来要扩8车道。后来扩建的那4车道的投资费用远超当年一次性建成的费用。老百姓持家都知道远见,为什么现在的官员反而没远见呢,任期制吧。保自己太平管后面干什么。

对比铁路和公路,其实铁路的发展是滞后的,已经影响了中国的大局了。20年的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时多少?为什么高速公路建设像鸦片一样吸引地方政府上马,高速公路建设做到了资金来源广泛,参与利益主体多,所以这20年高速公路大建设其实造成了很多的浪费,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其他地方高速上跑的以大货为主,很多地方高速上根本没有车。要说浪费,高速公路的腐败和浪费远超铁路。那么高速为什么还是香饽饽。

一、投资主体多元,使得利益均沾,也使得中央财政不至于压力太大。

二、利益主体多元,各路英豪分肥,自然不吵不闹。

三、铁路的投资主体单一,使得中央财政压力很大,利益垄断,触犯众怒。

四、 权力集中,矛盾集中。

事实上跨越用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恰恰是他这个疯狂,给了中国后面的经济发展一个长远的动力。

美国当年的铁路狂潮造就了美国的强盗男爵,镀金时代的大佬大多来源于铁路狂潮。这样的建设,背后其实是大量的资源的浪费。哈,但是以市场的名义,以大众的狂热,没有问题。建好了后面拆掉没有问题。事实上美国70年代后铁路的衰弱和国家对铁路的管制有莫大关系。现在的美国铁路已经是很好的资产了,为什么第一,事实上的垄断形成了,第二,国家不管制价格。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巴菲特2008年就买入了美国铁路股票。

对比中国,铁道部的改革,我不看好。为什么?中国铁路已经是事实上的一个体系,自然垄断,这样的垄断,不是简单的拆分有用的,把其打碎,重新竞争的成本远高于管制原有垄断成本。跨越之前铁道部内部不是没有搞过路局的改制,结果是一地鸡毛。增加了交易成本。简单比方,人家是匹马,你非要把人家改成3头驴子,你以为你是孙悟空?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匹死马和一堆马肉而已。这种垄断体系的改造,国内失败例子就是电网、电站改制。看看每年的煤电大战,煤炭要涨价,电厂要挟国家要涨,不涨就成本不够,亏钱。但是电厂、电网的人的工资呢,人均10万,比所谓肥的流油的煤炭央企的人均工资高得多。垄断体系改革搞得好的就是电信体系的改革,但是电信体系的改革也是新技术的推动带来原有的体制的改变,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新规则改变才是电信系统改革成功的基础。反之,铁路系统的改革,有新技术后面的新规则推动内部改革吗?没有。

扯太多了,中国现在的很多改革是,拿起西方国家急于卸下的失败的包袱当经验,风险在20年后。

通宝推:某人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