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利比亚到叙利亚 -- 晨枫

共:💬126 🌺985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因为风筝的线在放风筝人手里。

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 GCC)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成立。其成员国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6国(2011年5月,海合会首脑会议宣布欢迎约旦和摩洛哥加入),是海湾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组织。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2001年12月,也门被批准加入海合会卫生、教育、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理事会等机构,参与海合会的部分工作。

这创始六国以及后来的两国都要一个特点:君主制。

其实阿拉伯国家一直分两派:君主制和世俗制。在苏联解体后,君主制日渐做大——因为基本上米帝支持君主制,苏修支持世俗制。

海合会的核心国家是沙特,其他五国基本和沙特一个情况,这些国家都有一个瓦哈比派的影子,瓦哈卜的宗教思想是吸取逊尼派罕百里学派的教法学说和伊本·泰米叶(1263~1328)的复古主义思想,并针对时弊,提出了瓦哈比派的宗教复兴的主张。他所著的《认主独一论》、《信仰基要》、《疑难揭示》等,奠定了该派教义学说的基础。主要传播于阿拉伯半岛,以及埃及、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并在世界不少地区都有影响。换句话说海合会六国和瓦哈比派的地域是基本重合的,加上20世纪初,沙特王室的阿卜杜勒·阿齐兹·本·沙特从科威特返回故乡,集结旧部收复利雅得,进而统一纳季德地区。1910年,阿卜杜勒·阿齐兹创建“伊赫万·陶希德”(即认主独一兄弟会)组织,大力传播瓦哈比派教义,并在军事、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进行改革。兄弟会发展成宗教、军事、生产的综合性组织,随着会员的不断增加,逐渐向纳季德的农业区迁移,组成了大量“希吉来”区,为新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1~1925年,先征服了拉希德家族的领地,后进攻希贾兹国王侯赛因的属地,先后占领塔伊夫、麦加、麦地那、吉达,后又兼并了阿西尔,阿卜杜勒·阿齐兹被拥戴为“汉志王和内志及其属地的素丹”。1932年9月,正式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立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瓦哈比派的势力日渐增长。

这些国家还有一个特点:富裕。由于大量的石油资源,海合会六国握有大量资金,所谓的阿拉伯贷款就是这些国家的资金,以这些贷款为工具,大量阿拉伯资金流入很多国家,从中培养“亲阿”人士和亲伊斯兰人士,比如“汉穆”——即改宗皈依伊斯兰教的汉族或其他非伊斯兰教人士——大量出现就是在这些资金流入后出现的。

而且还有一点,所谓“反美”。有个笑话,阿拉伯国家分两种-已经是美国走狗的和欲做美国走狗而不成的,前者代表是沙特,后者代表是卡大佐的利比亚。你可以举出本拉登的例子,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每当米帝想对某些地区干涉时,本拉登总是很及时的出现,比如苏丹、阿富汗和伊拉克。他们反美简直就是小丑跳梁。

至于为何米帝支持这么落后的制度呢?就是因为它落后,能够保持这些地方不会产生强有力的世俗政权,没有强有力的世俗政权,这个国家就别想强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