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略》创刊 -- 南渝霜华

共:💬336 🌺1489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年度策划】2011年度战略类图书推荐

本书目由《经略》网刊编委会及经略研究院评选,供读者参考,仅代表本刊意见,请勿作他用。同时,欢迎西西河河友补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文明·国家·大学》

作者:甘阳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2月版

《文明·国家·大学》是甘阳自从90年代以来一系列评论、访谈、演讲的精选集。本书在甘阳年届六十之时推出,可谓对甘阳思想体系的全面总结和系统展示。

甘阳试图将保守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以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这种努力在其“通三统”(即贯通以儒家为主轴的古典中国文明传统、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传统与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与个人自由为核心的新传统)与“儒家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得到了具体化。大学通识教育是甘阳为其中国文明复兴愿景找到的现实切入点。甘阳力图唤起中国大学的文明自觉,克服对西方的迷信,培养出对“文明国家”愿景有所担当的人才。甘阳是“知行合一”的学者,读者需要结合甘阳正在进行的通识教育试验来理解这本书的内在深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危险的边疆》

作者:(美)托马斯·巴菲尔德

译者:袁剑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

自从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一直面临着自我定位的问题。中国是个不同于欧洲“民族国家”模式的“文明国家”,是个很有洞察力的思路。然而,中华文明又很难仅仅用中原农耕地区的儒家文化来概括。但由于保存下来的史料绝大多数是以汉字形式存在的,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很难摆脱中原中心论的影响。巴菲尔德的对中国边疆史的人类学研究,结合田野调查成果,力图从游牧社会的内在经济政治组织形式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两千多年来边疆与中原的互动,令人耳目一新,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思考我们是谁,中国是哪里来的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当然,从题目就可看出,作者仍未摆脱将历史上的内陆亚洲游牧民族政权与历史上的中国并列的立场,阅读时应有所质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作者:汪晖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版

2008年,西藏发生了“314打砸抢烧事件”。之后,汪晖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一篇访谈,这是他第一次涉及西藏问题。之后,汪晖又将该文改写为一个长篇论文发表,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扩充后成了目前的书。汪晖不是藏学家,但他进入西藏问题的方式十分独特,即“如何理解西方社会对于西藏问题的态度?如何解释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西藏危机?如何看待海内外新一代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介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对立的反应方式都将焦点集中于民族主义,而对西藏危机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缺乏深入分析。”

正是从这个问题出发,汪晖的思考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对西藏的东方主义浪漫想象、建国以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汪晖注意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在西藏引发的宗教社会和世俗社会之间的紧张——市场化在西藏的效应如同全球化之在中国,是一个消除差异并从理论上取消了差异的正当性的过程。

一年多之后,在乌鲁木齐发生了“75事件”,起因与西藏问题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建国以来行之有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市场化改革的冲击之下,已经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宗教社会与世俗生活之间的紧张,已经变得十分尖锐。值得一提的是,汪晖在2011年下半年发表的文章《代表性的断裂——再问“什么的平等”?》中再次论及这一问题,并且明确提出了“差异的平等”,即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民族特色不应当被消灭,而应当得到发展的机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enry Kissinger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11.5

本书是专著与自传、历史与理论、回忆与反思的结合,既保有长时段的宏大视野,又充满对具体重大事件的条分缕析,力图对中国外交政策不仅知其然,更要把握其所以然。作者特别强调传统文化因素与战略思维之于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影响,突出了国际关系中与“美国例外论”相对的“中国例外论”、与西方象棋式战略观殊异的中国围棋式战略观,亦即不是通过一时的直接的力量碰撞而取胜,而是通过长期的间接的精妙迂回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本书背后的核心关怀无疑是21世纪的中美关系走向:双方是否能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共赢,避免再次因彼此误判而兵戎相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宅兹中国》

作者:葛兆光著

版本:中华书局2011年2月版

在这部论文集中,作者多年来行走国际学术界的切身体验,凝结为针对“中国”这一学术和思想领域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问题意识。葛兆光指出,中国周边如日本、朝鲜、西域、东海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在中国学界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但恰恰是这些文化差异相对较小的周边近邻,积累了足以成为中国学术和思想新增长点的丰厚史料、新颖视角和独特方法。他认为应该走出唯以西方为鉴的时代,“在多面镜中认识自我”。而以广阔的东亚世界为背景研讨中国,意味着在汲取新知的同时,需要对种种对中国的质疑乃至消解进行有理有据的回应,并寻求新的认同。这不仅会创造新的学术天地,也必然是中国经略亚洲不可或缺的一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危险的国家——美国从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

作者:(美)罗伯特·卡根

译者:袁胜育 郭学堂 葛腾飞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部美国外交政策史的研究著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国家发育史,因为20世纪以前的美国一直处于形成之中。作者也是力图以此来完成美国人的自我认知。

作者虽然愿意撕破美国扩张的真面目,但相对于“野蛮”一词,他还是选择文明得多的“危险”一词。美国国父之一华盛顿所说“土地是最永久的财产,也最可能升值”,完整地注释了20世纪之前的美国。以美国国父们所成立的各种公司为代表的对西部进行的噬血般扩张,说明了美国立国的机制,也揭示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根源。我由此发现,在那辽阔的温带荒原上,公司便能主导的血腥扩张,使得李维所谓的“自由人即野蛮人”披上了文明外衣。它也让我把这联想成20世纪披着“个人自由”外衣而其实是以“企业自由”为真正核心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事实性根源。所谓的“五月号”“代表权与税收权”“茶叶事件”等等便成了皇帝新衣的点缀。

作者力图用“领土帝国”与“海洋帝国”来区分美国和英国的对外动机。在我看来,前者是地缘型的,后者是业缘型的。严格地说,20世纪之前的美国,只是领土帝国国家化的过程。因背叛英国而具有的深刻原罪,强化了早期美国人对财产权直接作为宪政原则的英国政治传统的继承;国家化初步完成,美国也因此走上海洋帝国的道路。美国内战也就成了“领土扩张”这一过程中的国家化问题之一,是从地缘向业缘转变的代价。

作者自然也发现不了这一点;美国最终没有发展出非领土扩张型的地缘式帝国技艺,南美北美也由此成为南北问题的典型结构之一。在我看来,非领土型地缘帝国技艺与非殖民型业缘帝国技艺的适当结合,将是新帝国的真正出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转型中的监管型国家建设:基于对中国药品管理体制变迁(1949-2008)的案例研究》

作者:刘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本书认为,中国的药事监管失灵源于监管意愿、信息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危机,作者以“政企事利益共同体”为核心概念,梳理了中国药业质量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从指令性体制到发展型体制,再从混合型体制到监管型体制,以及在这些体制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监管失灵的结构性因素,为我们理解中国监管基本制度的建设过程和政经治理模式的变化做出了基础性的知识贡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作者:(美)利雅卡特·艾哈迈德

译者:巴曙松、李胜利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关键症结是国际货币体系出了问题。正如本期《经略》的专题文章《全球经济面临长期萧条》所分析的,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有关。但这种缺陷有缺陷的体系是如何生长出来的?这些缺陷又为何根深蒂固?答案就需要从一战后到二战前这段时间去寻找。《金融之王》一书主要讲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这段时期的国际金融史,通过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位中央银行家——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诺曼、纽约联储行长本杰明·斯特朗、德意志银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和法兰西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等人立传,讲述了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又是如何探索解决途径的,何以“最终,他们拯救了黄金,却毁了世界”。这本书是2010年普利策历史奖获奖著作,在金融危机水深火热的背景下,此书获奖不是偶然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金融战》

作者:赵亚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这是一部揭示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运行核心要素——哪些人、控制哪些资源、在做何种决策的书。尽管书名《金融战》显得与近年来流行的“货币战争”异曲同工,但此书却不是“阴谋论”著作。作者似乎有比较硬的“考据癖”,书中所涉及的故事、资料都可查到权威来源,可靠性毋庸置疑。本书从介绍华尔街大投行两大阵营的形成和斗争出发,介绍了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的逻辑,从美、欧大利益集团的角度分析了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的演化趋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金、美元与权力: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1958~1971)》

作者:[美]弗朗西斯·加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美元霸权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运作的?这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根本问题。实际上美元霸权的性质蕴含在从黄金到纸币、从英镑到美元的转换过程中,而这个转换过程显然不是可以通过一纸协议一蹴而就的,必然是长期、复杂的博弈的结果。那这个博弈过程是怎样的呢?当黄金不再是纸币的唯一抵押,美元又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取代了黄金的位置,成了国际经济体系运行的基础,从而导致整个世界被绑在美元战车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虽然美元在直接吸世界的血,但毁灭美元却可能使全球一起坠入深渊。美元本身成了美国最强大的武器,白宫也在时时加以利用,但这个武器过于精密复杂,华府有时也会失手。这些就是当前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黄金、美元与权力》是一部阐述这些问题、揭示美元霸权真相的严谨著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