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指责《狼牙山五壮士》事件的人们,你们真的明白吗? -- 碧血汗青

共:💬101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我们说的不矛盾,两个问题

首先我在帖子里说了,即使在修改过的课本里,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课本依然有为民族献身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总的篇幅并没有减少。

三,内容不再是单一的仅仅只有革命先烈,还增加了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四,在以上的基础上,学校还有“政治课”或者“品德课”这样的科目,而语文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与政治课并不一样。

有一点大家应该是都可以认同的,就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掌握母语的运用。当然,兼顾思想教育也是需要的,也就是你说的文以载道。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语文课和政治课或者品德课一样,只讲革命先烈和英雄吧。这毕竟不是语文课的主要目的,这不是政治课,而是语文课。况且目前语文课里的课文并不是没有具备你说的育人传道、文以载道的内容,从上面开列的清单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你所要求的“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主义”的内容,在课本重依然存在。而且,内容和比重还很大,

话说到这里,我想可以说课本是符合你的要求的,因为里面依然有不少篇幅是讲叙“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主义”内容的,也具备了文以载道的素质,而且我想你也不会说只仅仅因为没有了这一篇,这课本就不符合你说的这些要求了吧。

倘若真的有人如此认为的话,那这一篇课文担负的责任也过于沉重了,同时,我将可以因此质疑他说,是不是他认为如小英雄雨来这样的课文就不具备文以载道,不具备不畏强暴、誓死抗争的英雄主义的要求和内涵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一篇的课文的更改,我认为只是一个教改中的学术问题,而不牵涉编撰者的道德、人格,也不牵涉道政治意识形态。

第二,基于以上的原因,所以我认为这个替换课文的问题,至多也只需要讨论应该不应该替换,如果替换,应该替换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上去等等,进行学术方式的探讨。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大批人津津乐道于去揣测编撰者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是什么,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汉奸和奴颜卑膝的行为,并以此开始进行声讨。

我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简单地说,就是我反对仅仅以此就开始质疑对方的道德和人格,以及由此给人扣上汉奸一类的大帽子的行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