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體制只是現象,而非原因 -- aiguille

共:💬3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體制只是現象,而非原因

這篇文章是針對慧诚朋友對體制看法的一些回應

原本也可以直接回應在後,但其實思想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完成一個獨立的體系,而且我認為對體制的認知對國人有極大的影響性,所以獨立成文,還請多包涵

所謂的制度,指的是規範和指導權力運作的一套方法或理論。但制度不可能強制權力的行使,就像法律不能夠控制人心,不能阻止有心人犯罪是相同的道理。\n如果制度就是民主和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那行休克療法和民主改制的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照理來說應該會發展的更成功才對。而行民主集中制的中共政權,照理說會想方設法壓制民權意識的抬頭,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研究民主改革,縮減自身的權力

由此可證,實際的權力運作必定比制度規範的更加複雜,也可能存在著許多隱性的內外壓力和各種制約條件的影響。所以說,專制政府也可能存在著權力制衡。事實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擁有無限權力的君主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家庭、組織、社會、政府、國家,都是由人類所組織而成的。而只要是人,就會有慾望,人與人之間就會有利害關係。這種無形的利害關係,就是所謂的權力

同理,一個集權體制的君主也會有許多的制約,中國都有許多歷史明證:

好比說,帝王底下的臣屬可能隨時想奪權,想造反。或集黨結社,或對抗,或削弱,或架空,或操控帝王權力。或聯合眾人壟斷資訊,欺瞞諂媚帝王,使其成昏君。或私通外敵及造反勢力,或作間諜洩露資訊。帝王不遵從律法禮儀,失道背德,即失威信於臣屬,失民心於百姓。不理朝政,天下失治,國家無方向,則財政不靈。無法支付必要的行政與軍事開銷,官員易腐敗,人民易造反,外敵易入侵。群臣也會有意見分歧,於是集黨結派,互相對抗成黨爭之勢。就如同現代的政黨政治,左右分歧。

所以說,權力總伴隨著責任,也會有權力制衡,並不是當了君主就可以為所欲為。重要的是下面的憑什麼要支持或服從你

任何制度基本上都存在著勢力集團與利害的衝突,以及發展經濟以維持體制運作的成本的需求,所以並沒有非民主體制就無法制衡的道理

民主體制只是西方文化的延續,只是表面上的公開透明,並不能論證制衡的有效性

制度是經濟活動的顯性現象,而以文化的形式所表現,簡單的說我認為制度是果不是因,關鍵在於經濟的結構與利益分布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政治體制由獨裁到寡頭,再到民主與民粹混亂,然後從頭開始;羅傑斯即說最完美體現柏拉圖哲人政治的就是中國

那從中國近代史來看,毛太祖因為是帶領中國人打天下,打下新中國基礎的一代偉人,所以擁有無可動搖的權威,這就是體制的第一階段,獨裁的軍人政治,軍事統一是奠定主權和國家安全的基礎

而按照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規律,每下一代的領導班子,都比前一代的更缺少政績和發揮空間,也因此沒有人有絕對壓倒眾人的權威,在競爭權力的過程中也更依賴於市場與民眾中拉幫結派,建立自身勢力,也因此更民主更重視民權。這就是柏拉圖理論中的政治發展規律,是一種輪回和循環

中國因為天下一統,所以素來都有農民起義的傳統,革命勢力可以很容易將矛頭指向中央政府,這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現象。所以中國政府必須循天道,以家庭為核心,將家庭與家國的概念連結,政府的責任就是做萬民的大家長,因此中國人並不會假定政府必然為惡

相較之下,西方的歷史若非羅馬帝國的殖民霸道,就是各民族國家間的紛爭。在這種情形下,假設一國的農民起義,就會導致敵對國家有機會趁機入侵,到頭來還是給壓制,所以西方和日本沒有農民起義的天命傳統,也因此西方文化傳統上是不信任政府,並視政治為必要之惡

極端點來說,我甚至認為應該恢復君主制度,共產黨的國家主席只能五年連任兩屆,在我看來只比西方民主制度好一點點而已。也因此同樣可能有短視近利的問題

當然鑒於太祖是反封建反帝制起家的,國人很難認同我這種更加激進的思想。但太祖的所為只是因應當時時代的需要,就如同文革是鑒於時代所需,一但中國恢復往日的地位,我們也應該重新檢討,是否應該恢復往日的文化精粹

這不等於否定太祖功績,就如同破除傳統文化的太祖並非真的否定中華文化,而是著眼於更長遠的目標所進行的一時之計而已。國人切記要有靈活變通的思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