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决定全球金融体系命运之争日趋激烈 -- 联储主席
出处:花街日报专栏外链出处
已经很明显的一点是:2012将被两大敌对力量之间的争斗所主导。争斗的一方是由欧洲各国领导人组成的离心力量,他们试图让世界其他国家相信,他们旨在建立 “越来越紧密联盟”的努力仍在顺利进行。争斗的另一方是由市场所代表的向心力量,他们正在欧盟各成员国间打入越来越多得楔子,此举威胁的不仅是欧元区的未来,还有全球金融体系本身。
从目前情况看,向心力量显然正在上升。外国投资者大体上已经从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上消失了。意大利上周拍卖10年期国债时,市场需求几乎全部来自国内投资者,这令人不禁担心意大利通过市场筹集政府所需资金的日子还能维持多久。
同样地,美国和亚洲投资者早就抛弃了欧元区的银行融资市场。现在欧元区的银行体系正开始日益断裂为以各个国家为单位的碎片。虽然银行业的这种去全球化现象早就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但银行业当前的这种去全球化方式已经确保由市场力量所代表的向心力量远不仅限于在欧元区才能被感觉到。
去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是由银行业自身所推动的,因为他们纷纷采取去杠杆化举措以满足《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中的监管规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欧洲银行业由于无法从市场上筹集资本金,又背负着历史遗留下来的风险敞口,而这些风险敞口在资本金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已无法盈利,他们可能需要剥离价值1.7万亿欧元(合2.16美元)的资产,超过其总资产的5%。
这一资产剥离过程在法国银行业最为明显,鉴于法国银行业在欧元区外围经济体的风险敞口以及他们以往对来自美国的短期融资过于依赖,欧元危机对法国银行业的打击最为沉重。法国银行业正在撤离贸易融资、项目融资和飞机租赁等他们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业务,并且拒绝让非法国企业延期偿还欠他们的债务。但陷入这种处境的绝非只有法国银行业。以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为例, 该行在完成其最新业务发展战略评估后,有可能决定今后将专注于国内放贷业务,而汇丰(HSBC)和巴克莱(Barclays)这两家经营更成功的英国银行,目前也在撤离一些海外市场。
政府监管机构同样在变得越来越具有国家主义色彩。在2009年的20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上,与会各国承诺将制定新的全球性法规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但这种承诺正变得名存实亡:各国的监管机构由于担心银行去杠杆化有可能影响国内的信贷供应、并决心保护本国银行体系不受欧元垮台的冲击,正在越来越多地采取单方面行动,他们针对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内银行,还有在本国开展业务的外国银行。
举例来说,尽管裕信(UniCredit)第一级资本的充足率达到15.6%,但德国监管部门却在限制该公司从德国汇出资金以及从其德国子公司筹集资金的能力。与此同时,美国的决策部门已建议出台法规,要求在美国掉期市场上做生意的外国银行通过单独资本化的子公司来从事这项业务。
此外,美国方面还在考虑延长沃尔克法则(Volcker Rule),禁止任何一家有美国客户的非美国银行从事自营交易,即使这些交易发生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方也不可以,此举可能会使得海外银行不得不在保留美国客户和在世界范围内屈从美国规定这二者中选择其一。
过去20年,银行业的全球化基本上都是基于资金可自由跨境流动的假设,这让银行可通过信息不对称来套利,也就是说,它们可利用本应具备的对风险的更深认识去发现机会,在世界上能实现最高回报的地方配置资本。综合性银行一般是通过本土零售业务获得廉价资金(如存款和证券化),再到国际市场上把这些资金贷出去,实现更高利润。但这种业务模式的逻辑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如果银行事实上不得不通过各自为政的国别子公司来开展业务,那么很多本该有的协同效应就会荡然无存。
银行肩上的压力必定会不断增大,它们不得不考虑更为彻底的重组,而不是目前正在讨论的计划。由于资源被外国子公司占用,银行可能需要具备更高的资本和资金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银行可作为全球性银行成功运营。汇丰、花旗集团(Citigroup)、摩根大通 (JP Morgan)和高盛(Goldman Sachs)当然是符合要求的全球性银行,但巴克莱、巴黎银行(BNP Paribas)、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和裕信等规模次之的银行是否应继续扮演全球性角色呢?对规模再次之的大多数银行来说,调整业务重点使自己成为主要关注国内业务的贷款机构或专司放贷机构也许是可行之道。
这种改变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很多人坚持认为,把大银行分拆成专注本土业务的小银行会提高全球金融稳定性。实际上,如果欧洲各国的资产和负债能更好地相匹配,那么欧洲银行系统就能更好地承受欧元解体带来的影响。
目前不太清楚的是,银行业的去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更大范围的反全球化。有人说这不太可能。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经济学教授波兹(Richard Portes)说,学术研究表明,金融全球化带给实体经济的好处一直少得可怜,因此去全球化的成本可能也非常有限。研究表明,在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几乎就不会再产生规模经济,而且事实上并未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全球化的真正受益人是银行业高管,他们的薪酬随着银行资产负债表一路飙升。
话虽如此,但是银行业的去全球化可能会把之前被金融系统吸收的风险重新转移至实体经济中,推高资金成本。公司可能会发现防范外汇或利率风险的成本更高了,或说它们的海外企业更难获得运营资本,因为这些企业可能缺少与当地银行的关系。此外,是否能进行大规模跨境投资可能将越来越取决于流动性过剩的国家(如日本、中国和中东部分国家)的银行有多愿意填补西方银行撤出所留下的资金缺口。如果那些国家的银行也把为本土企业融资视为优先业务,那么全球化经济的面貌将出现深刻变化,或许会引发向心力的进一步反弹,其形式则表现为保护主义。
===================
逆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决定全球金融体系命运之争日趋激烈
🙂不知道这个对国内的资本市场有啥影响。。。只是资金变少了? 逍遥蜀客 字0 2012-01-21 08:33:07
🙂我想对国内主要影响是外资抽离 联储主席 字38 2012-01-21 11:57:30
🙂在中国向WTO开放金融市场后,会有什么变化? 愚弟 字45 2012-01-21 16:46:16
🙂我觉得这是问题不大 2 联储主席 字246 2012-01-22 01:23:02
🙂世界政治,气候与经济动荡重合,唉,变局真来了。 北疆 字0 2012-01-20 10:38:56
🙂在这种情况下,中资银行该如何制定、调整和执行国际化战略, bitiworm 字39 2012-01-11 13:47:19
🙂狭义的国际化的基础在于资本的自由流动 5 联储主席 字264 2012-01-11 14: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