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末代镖师回忆镖局和走镖生涯 -- click

共:💬3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镖局与镖客

镖局与镖客

       庞建堂

       

  一、镖客的前身是侠客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种人叫做侠客。侠客的特点是:他们能以自我栖牲的精神去帮助别人,一看见社会上有不平之事,往往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为铲除和击败强暴的势力而斗争,有至死不悔的英雄气概。所以,当他们看见贫者、弱者的处境悲惨,或为人欺凌,经常能以道义相尚,周人之急,济人之难。由侠客的这种精神面貌逐步演变,后来分为这样两种人:一种是所谓“刀客”,另一种则是本文要谈的“镖客”了。

  二、,镖局组织及其在各地的发展概况

  

  据传说,在明末清初社会上已有大量的镖客存在,但那时还无镖局这种组织。大致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尤其到了道光年以后,全国各地的镖客人数越来越多,每一批镖客拥一个镖头,而且又都各自收有许多徒弟。在许多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大小集团,为了彼此都能很好地走“正义之路”,不至“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识一家人”起见,以及在业务上“相互照应,各显神通”,于是才开始有这种镖局组织。

  镖局组织最早的地方,是在北方各省。当时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及东北各省都有此种组织。陕西成立镖局的时间较迟。各省的漂局成立起来以后,在北京西河沿也成立了东光裕镖局。许多人都叫这个镖局为“总号”,其实各省的镖局和东光裕镖局,都是各自独立,并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如果按内行话来说,只下过是“同气连枝”的关系而已。

各省的镖局,一般都设立在省会地方.在外县设立的很少。北方各省的镖局,以河南开封北土街的聚盛镖房为最早。而河北的沧县,则是出镖客最早的地方。俗话说“镖不喊沧”,就是因为沧县出镖客最早,路经这里,应有礼貌,以表崇敬。山西因有“盐运镖”,除在太原设有镖局外,在运城也设有分支机构。这些镖局开设的最早,其资格自然也最老,山东的济南有镖局,而在黄县、昌邑、潍县以及长山县的周村等地,则设了很多分号,这是一种例外,因为这一带的商人,主要和俄国人做大量的绸缎生意,每年的交易额特别大,所有流通的大批资金及利润,常常需要及时汇兑,必须托由镖局保护运送,以策安全,所以山东各县的镖局设立,就形成为一个特殊局面。

  成立镖局,是要向当地政府立案的。而镖局与镖局的关系,在乍一成立,彼此往往都要把自己的成员名册送给对方,以为互相联络的根据。在路上,或到了某一镖局所在地,则以行客拜坐客和递名片的方式打招呼,而且以先递名片者为大与有礼貌,这又是镖局之间的一种通常联络方法。

  三、镖局的业务

  镖局的出现是因为在那时交通异常不便,既无银行组织可以汇兑,也无邮电部门和交通机关负责保运,而那时使用的货币不是铜钱就是银两,银两笨重,要从甲地送到乙地,必须将所谓“元宝”钉在“银鞘”以内,装在大车里,由人押送。当时报解钱粮、运交军炯,都采用这种办法。“银鞘”是用三尺多长、五六寸宽的两块木头,将木头挖开坑眼,将元宝放在里面(有时也装碎银子),每鞘可装元宝20 个,每个50 两,计共重1000两。装好后用铁条箍好,并加上封条,才可托交镖局运送。山西的“盐运镖气当时起镖的地点,在河南灵宝的会兴镇)、陕西对甘肃省的“协晌”,以及商人大宗银两的转送,都需要通过这种手续办理。而长途跋涉,经过深山长沟,如果没有人负责保护,自然随时都会发生被打劫以致失镖的事情。镖局所保送的镖,计为两种;一种叫“硬镖”,即保送公家的公款和私人的货款;另一种叫“软镖”,则是保送土药局(清季经营烟土的机关)和商人所交保的大烟土。保硬镖年代久远,而且是镖局的正常业务,至于保软镖,则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事,其时间靠后多了。

  保镖要由双方订立合同,每送银千两,得利四两五钱,利之多寡,按总数核算。但在路途如有损失,则应照原数赔偿。按时送到,不得误期,要求是很严格的。

  

  四、镖客保镖所走的几条路线

  镖客本来是“无路不走”和“非路不走”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条大路线,即东大路、西大路和北大路。西大路以河南开封为中心,通往开封以南的朱仙镇、许昌的八里桥、唐县、南阳,直到湖北、湖南和云贵各地;东大路包括山东半边,即自山东的历城、枣庄,走向江苏的徐州、南京、上海,一直去福建、广东;北大路则包括东北各省和热河一带在内。以上所说的这些地方,都常有镖客的足迹,但不论走哪条路线,不仅面积很大,而且情形复杂,稍一不慎,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挡住去路。当年走热河一带,就有著名的八郎沟、八郎寨和塔子沟这些土匪出没无常的险要地方。其时,有这样一些传说:“八郎沟,八郎寨,三岁女孩会打劫”。又说:“八郎沟,,又郎寨,行人经过吓破胆,一过要有买路钱”。可见当时这些地方治安毫无保障。在清光绪二十年前后,热河省朝阳县境内塔子沟地方,曾出了一个很著名的草莽英雄,名叫康小八,他确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常常拦路抢劫客商,横行一时,弄得路断人稀。清政府为了捉拿他,费了很大力量,才予剿灭。京剧《 塔子沟》,就是描写这一段事实的。

  奔波于东西大路上的镖客人物,他们因所生的地域不同,在性格上显有分别。跑西大路的人,好成群结党,而跑东大路的人,则为数甚少或一人单干。一般说,跑东大路的人,人数虽少,功夫硬棒,中途遇上事变,既能打出还能打进,不愧是一些英雄好汉。但这却不是说,出门保镖,不该打也要打,硬找事和惹麻烦。凡是走江湖的人,第一要保持个人威信,除非到万不得已时,绝不轻易先闯码头,或闯山头。如果互通姓名就可以解决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所谓“玩儿的漂亮”,就是这个意思。

  五、镖客的成分及与各方面的关系

  镖客的成分,大都是农民出身。这些人为啥要做镖客,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农民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他们组织起一班人,练拳习武,就可以和这些恶势力作斗争,其次,他们学成镖客一套本领,还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走遍各地,广交朋友,到了某个时候,能患难与共,彼此协助;而为了发扬祖国的拳艺,自然也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至于想凭这一套来发财,还不是这些人的主要意图。

  镖客中也有另一种人,和官府发生关系,成为官府的警卫人员。北京西河沿东光裕镖局的镖客们,他们一面做镖客,一面也为清宫“下夜”。因为那时在九门提督指挥下的禁卫军,往往腐败无能,并不能严密地去保护清朝的统治阶级,而真正能负起这个责任的,反而倒是这些善于使用刀枪棍棒的镖客人物。镖客去宫内值勤,是轮班制,如果在值勤时间以为出了事故,还必须追究责任。镖客为啥这样做,也有他的企图和愿望。因为这徉做,可以和清宫发生亲密关系,同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与各衙门以及一些大官大绅接触联系,否则要想开展镖局业务,是很不容易的。

  六、镖客的人数和纪律

  搞镖客这一行业的人,大多产生于黄河两岸和运河两岸,别的地方是不出这类人才的。他们在各地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过去虽无精确统计,但合起来总共不下 几千人。另据传说,在清朝统治末期,曾对镖客作过一番调查,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并不见于任何记载。有人说,当时调查了解,主要是怕镖客人数多了发生问题,为饵隐患,不得不设法安擂这些人。其条件是:凡听话的,政府即给以生活出路;如不肯接受笼络,则坚决予以取缔和收拾。从后来有不少镖客为清朝效力,以及有许多官僚走马上任时,都要找镖客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来看,镖客是受这些统治阶级充分利用的。

  镖客在执行任务时,因负有重大责任,所以就规定有几条严格的纪律。简单地说,要极力戒除“酒、色、财、气”这几方面的事,总结起来,即是:

  l 、上路保镖,绝对不许饮酒,以免与人发生斗殴纠纷。

  2 、每到一地,绝对不准宿娼乱逛。

  3 、住在店内,不得离开镖车他往,以免因失镖而负赔偿责任。

  4 、除镖局所交给自己的任务外,尤其不得给其他客商捎带银钱货物,违者均须罚究。

  另外,镖客之间的团结,也是很强的。只要是同行发生事故、需要援助的时候,一经用“通传单”(等于农民所用的鸡毛传贴)号召,就都得准时前来。这种患难相助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异常强烈和齐心一致的。记得光绪二十八年,陕西的镖客在西安街上和一些人发生语言冲突,大抒出手,结果因人数相差悬殊,有几位镖客被打死和打伤了。镖局和镖客因忍受不下这口气,立即就发出了“通传单”,没有三两天工夫,就由数百里以外的各个地区,来了很有功夫的镖客400 多人,想见个高低,若不是当地人士调解得法,就会弄出大乱子。

  镖客在镖局应得工资,是按其本领大小来定高低的。工资大致分为三等,领头等工资的为“镖头”,也就是“舵把子”,其次称为镖师等。镖头在保护镖车时,负有完全责任,如有失镖事件,往往根据不同情况,和镖局共同负赔偿责任。

  七、镖客的送镖和喊镖

  镖客送镖所着的装束,看上去有些别致。他们一般都身着青色对襟服,头罩青帕,足蹬短靴或穿双梁布鞋,大有戏剧打扮意味。镖客的护身武器,初期都是刀枪棍棒,到清末民初,才带有洋枪。运镖的车,在北京、河北保定和山东济南一带,都叫“京滑子车”。陕西镖局为了送镖可靠,自己备有专车,专程往来,不作别用。有时临时车不敷用,也在桥梓口车马店(多为回民开设)雇用补充。

  镖车上路时,都插有镖局的三角旗帜,并写有镖局字号。每辆镖车,都由镖头和镖师押车起运。车与车紧紧相连,互相呼应,以防不测。镖客们坐在车上,都有他们的一定格式和样子,不能随随便便.这叫做“打镖腿”。所谓打镖腿,就是将腿部以左压右,以上压下,以外压里。这种规矩,是“内务性”的。内行懂得,外人不大明白。何以坐车要有这个样子,因为走在路上,如果有人来到车边,向押镖人一靠,试验能否“开腿”,如此坐法,是很要紧的一着。至于镖车前进的时候,镖客们为了防止坏人拦劫和耀武扬威起见,常常要出声“喊镖”,即喊号子。号子有长号子和短号子两种不同的喊法,短号子只喊:“啊… … 唔”两个字,嗓子喊得要高要长;而长号子,则把“啊,,字尽量拉长,而“唔”字落音,更要特别提高。这种做法,也叫做“撂牌子”,在撂出牌子以后,看对方会不会接牌子,如果能以同样声调还声,答个“唔”字,这就可以知道是“自家人”,否则就是来打抢的坏人,马上就得戒备迎敌。还有一种喊号子,是由最先一辆押车的镖客喊起,有多少辆车,都要一一接喊,一直喊到最后一辆镖头所押的车为止,同声答应,煞是好听。

  镖车住店的时候,为了弄清店里的情况,也要喊号子,用“啊… … 唔”二字一喊,如果店里用“唔”字还声,也就可以知道里面有同行的人,住在一起,绝然无妨。而且先到的人,还得帮后来的人照顾行李东西,这也是一种规矩。镖车在店里放置,必须车头朝内,车尾朝外,这也是规矩。内行不可不知。再者,喊镖时系按镖客所学拳脚分派,有少林、武当之不同,而一路上所用的“言子话”各不相同。又因师傅传授不同,所喊号子也各不相同。

  八、镖客的师徒制度

  

  开镖局用镖客,是雇佣性质。而镖师所教的人,则全都是师徒关系。换句话说,镖头和镖师所收徒弟,是为自己收的,并不是为漂局来收。镖头或镖师收徒弟,其手续并不简单,凡在收徒以前,先必经人介绍,收与不收,并不一定。经人介绍的徒弟,被引到师傅门下,往往还要经过师傅在各方面的极严格审查。其首要条件,要看投师的人诚不诚意,才能确定下来。旧时审查徒弟,有经过一两年之久的,这种详细认真,比功名考试还难。徒弟初进师门,名为“学徒弟”,而不是一进门就能给师傅当正式的徒弟,能不能成为正式徒弟,那又要看进步快慢而定。学徒弟有学三五年就可以出师的,但也有跟上师傅学了十年八年,还依然在学徒弟。再者,进了师门,究竟以学什么功夫为宜,这更不能由自己认定和要求,而是由师傅就其体格和资质来决定。在收徒弟的时候,都要行跪拜礼,并且一经认许,即形同父子关系。在出师以前固然如此,即在出师以后,自己保镖“撂牌子”,仍然要撂师傅姓名的牌子,而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这种限制是很严格的。另外,徒弟出师以后,所得工资,并不能随便由自己支配使用,而是应以所得工资孝敬师傅。至于孝敬的时间长短,也无一定,有的孝敬二三年即可,有的孝敬了十年八年,仍不能自己随便,在这一点上,是和旧社会其他手艺行道完全相同、毫无二致的。要想做一个著名的镖师也很不容易,这些人出了师.想自己在社会上有所表现,知名一时,其出路是:每年十月初一日,在直隶(河北)省顺德府,有一个“武术赛会”,开会时间长达一月,来参加这个会的人,都是在拳术上有造就的。你要自己显示本领,事先可以把自己所学的拳派和技能,以及师傅姓名.向这个会上去挂号,经过这个会的认可,到时就可以去亮本事,经到会的公众承认确有成就,并由这个会的主持人发给你一种凭证,证明你的成绩和一切本领,你就可以到全国各地去当镖师或者去卖武艺了。当时赶直隶顺德府这个武术赛会的,有河北、河南、山东许多省份练武术的人。因为规模太大,人上有人,所以常常因比赛闹出好多事情。后来这个会的主持者,为了避免纠纷责任,征得大家同意,定出了三条规定:

  1 、双方在比赛中,受伤的人,其医药费用,由受伤者自行负贵;

  2 、因比赛跌死或被对方失手打死,对方不负抵命责任;

  3 、凡获得优胜的人,由大会奖以红绸,披挂游行全场,作为光荣纪念。

  谈到这个会上所表演的各种技能,是一个赛过一个,各有独到之处。记得有一次,一个8 岁的小女孩,她表演翻铡刀32 道,并能上到八丈多长的高竿以上,观者无不咋舌称赞。举此一例,也就可以想见当时表演的惊险程度了,

  九、山东镖局的产生

  

  山东出镖客的县份很多,而临清州的武城、夏津等地,更是人才济济。我出生在博山县,博山县出现镖客是在我小时候(光绪年间)。博山原没有武学团体,到光绪年间,由北京雍和宫来了一位游方和尚,其法名我已记不起来了。据传说,这位和尚在未出家以前,家道富裕,只因脾性不好,打伤人命,才到雍和宫出了家。他在雍和宫习武达16 年之久,各项拳艺,无不精通。他来博山是风闻博山庙宇很多,特到博山游方。他初来时,一般人对他并不注意。他在街上一连转了20 多天,也无人理睬,最后他走进西大寺,寺内和尚以为他是“挂单和尚”,预备接待,及至知道他仅是游方,只让他在方丈室休息而已。

  这个和尚初住庙内,自备饮食,饭后打坐习静,一切尚能遵守清规。可是为时不久,他就和《 水浒传》 上的鲁智深一样,大动荤腥,甚至还吸大烟。经人了解.他的费用都从雍和宫寄来,并且还和清官有关。他平素不喜欢和人讲话,看去庸庸碌碌,无所表现。他的精湛功夫,被寺内和尚发现是这样的:在他座椅前面脚下有一块厚砖,因用脚摩擦,已成烂碎。寺内和尚得悉此事,即劝他收徒传艺,从此他开始在博山广收徒弟。第一批即收了100 多名,每人只要200 文油钱,前后收徒三批,计共有400余人。这就是博山镖客的根源。他的徒弟到现在还有傅颜申、李五有和李大姑娘等人健在,都是80 几岁的人了。家兄庞茂堂也是这个和尚的徒弟,而茂堂又是和陕西永庆等镖局很有关系的人。所以,不能不插叙这一段情况。

  +、陕西几个镖局的兴起和结束

  陕西设立镖局是光绪二十七年的事。在光绪二十六年,北方各省的义和团闹得很厉害,杀了不少“洋人”,八国联军借口进攻北京。西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八国联军快要打到北京的时侯,匆忙离开京都,向外逃奔。临时将宫内的四五十名镖客带着,为他们“保驾”。镖客们进入西安以后,一住经年,到了林两宫回奕”时,因为有了军队启从,不再管这些镖客的死活,镖客们不得不留在西安,用自己的本领开设镖局,为官方和商民保镖服务,以维持生计。

  陕西共开过三个镖局,即永庆镖局、宏泰镖局和宏发镖局。它们都设立在西安,没有在外县设分号。兹将这三个镖局的情况分述如下:

  (一)永庆镖局 永庆镖局设立于光绪二十七年,地址在梁家牌楼甘肃会馆对面东首第一家。最初这个镖局的负责人,为镖头老王师傅(不记其名,直隶河间府人),他于光绪二十六年跟随内府龙中堂护驾到陕。清朝官吏来到西安以后,适逢旱灾,老百姓俄死者很多,但官府追索钱粮,仍急如星火,供应难以为继,就派他到其他省份调运粮袜,以供应清室贵族和官吏的需要。 说到老王师傅这个人,他对清廷是有功的。当八国联军到达通州,还没有进攻北京以前,北京城内的秩序,已经混乱不堪。老王师傅在龙中堂的指挥下,用镖车运出了许多金银细软,如果论功行赏,是应该得到奖励的。可是清朝官僚们在危机一过,就把这些镖客忘记得一干二净,再也无人过问了。这些镖客就和清廷官吏完全脱离了关系,而走代了自谋生活的道路。

  老王师傅所开设的永庆镖局,生意不坏,维持了一批失业的漂客,使不至流落异乡。西安当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自光绪二十七年起,一直搞到宣统二年。永庆镖局最初只保硬镖,它和大清银行的关慕最深,其次是和山西票号经常有来往。在永庆事业兴盛时期,曾做过一桩大生意,即保送大清银行白银功万两,给甘肃兰州交“协晌”。这一次装的镖车达四五十辆之多,镖车由梁家牌楼直摆到西门以外,浩浩荡荡,络绎于途。沿街观看的群众,真是人山人海,像过大会一样。

  老王师傅自宣统二年告老回乡,病故以后,继续办永庆镖局的,是他的儿子王振东。王振东的本领并不高明,惟以许多镖客都是他父亲的故交与徒弟,所以大家只好捧王振东的场。这样搞到辛亥革命时期,王振东才撒手不干了。

  再一次接办这个镖局的,,是这个局的镖头王祥云。他是老王师傅的高足弟子,因他不忘师教,仍然用永庆镖局的老招牌。到了民国2 年,陕西都督府立意禁烟,这时保软镖(大烟土)的人大大减少,生意遂一落干丈,又宣告歇业。及到民国6 年,陈树藩做了陕西督军,为了敛财扩兵,强追农民大量种植鸦片,各省来陕西购运烟土的商人不断前来,带款运土,都需要由镖客保护,于是镖局营业又一时盛行起来。永庆镖局这次恢复业务,即迁到五味什字的山东会馆内,网罗了不少的武林高手。

  民国2 年张翔初任陕西都督时,曾经要我和永庆镖局,利用二月初二的传统节日,举办一次武艺表演大会。我们奉命以后,即从各地邀请来镖头、镖师120 多位,都是全国知名的人物。开会地点在“皇城,' (新城)内,来看的群众至少在万人以上,因人多过于拥挤,竟把看台都挤垮了,还砸伤好几个人,可以想见当时的热闹情况。谈到参加表演的镖头、镖师们的技能,真是各有特长,难分高下。由河间府来的一位张师傅能将一把粗的麻绳用手一扯,断为两段;他用头碰城砖,砖破而头不伤。又有一位老盖师傅,山东人,能将两三寸厚的板凳,用手一按折为两半。老盖师傅是个木工出身,他练此功夫近30 年。在清末他到兴平起过镖,因他穿的衣服土里土气,和农民一样,到茶馆喝茶,适与县衙一个差役坐在一条板凳上,衙役硬要蹲上板凳,盖认为不应弄脏板凳,二人便大起冲突,老盖师傅用手一掀,就把这个衙役送出一丈开外,摔得七死八活,被带到县衙打官司。知县是山东籍,听见盖为山东口音,就间为何斗殴,以及有啥本事,将人摔伤。盖回答他是镖客,不过只保内镖(即软镖),不保外镖(硬镖),此外再无任何本领。这位知县为了看看他的功夫,即命将板凳搬来,老盖师博将板凳一按一块,分为数段。经过这样的表演,他便以“按板凳的老盖师傅”而驰名远近了。

  永庆镖局最后停业的时间,已到民国六七年。这时陕西东西两路,土匪如毛,且都持有新式枪械,拦路行抢,镖客已很容易出岔子。出岔子的镖局必须按值赔偿,冒的风险太大,因而不得不停业。另外一个原因是永庆镖局搞来四五支枪以后,郭坚已做了陕西警备军统领,因不见容于陈树藩,陈就以调虎离山的手段,叫郭去打山西。郭在出发以前,组织了地方上的民团和刀客有两三千人。郭和我是朋友,他说镖局有枪,不能不向警备统领机关立案,事实上他是想把这一批镖客和枪也一齐带走。浅们同意后,郭坚将镖客编入部队,渡河而东、未几.郭坚全部被阎锡山派兵击败,损失惨重,郭只身逃回陕西。被带去的镖客,也阵亡了一部分,剩余的人泅渡黄河而过,跑在华岳庙,摆开摊子卖武。又过了一个时期,在外面坐码头的人,陆续归在一起,各自回家,永庆镖局从此就彻底结束了。

  (二)宏泰镖局宏泰镖局是民国六七年间,在永庆镖局结束以后不久成立起来的。负责人是老苗,小名三成,他是河间府人。苗三成亦是永庆镖局的老人手,他成立这个镖局,纯粹是出于“土客”的要求。在清末民初,山东省的烟台、青岛、沙河、黄县、蓬莱、潍县、昌邑等县的商人,大量地和俄国人做绸缎生意,资本额很大,每年获利也很多。当时人说,就是上述这些县份商人的资本,比山东其他各县商人资本的总和述多。他们既拥有这样大的资力,除运用于绸缎营业以外,就非再开辟另一方面的经营不可。他们看到陕西大烟是一桩获利更大的买卖,因而就用大量资金到陕西购运大烟,并要求苗三成开设宏泰镖局,专门为他们运烟土。到民国8 年底,宏泰镖局因坐地码头一律被匪徒冲散,就宣告停业了。

  (三)宏发镖局宏发镖局的经理郝得胜,河北沧州人,是个老镖师,原先也在永庆镖局工作过。此人在保镖这一行业内声价极高,其功夫也特别之好。他初到西安时,年龄已大,到永庆镖局结束,生活顿感没有出路,所好他有两个儿子,能继他的事业,所以就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开设此局。不过按当时环境,搞镖局已成强弩之末了,勉强来搞,其失败是可以断言的。宏发一成立,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