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慈不掌兵”才是大爱 -- 忘情
忘情老大,前两天在另一个帖子里解读了下温州动车事故的调查报告,不过回应甚少。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大能不能说两句。唵,俺的原则是就事论事,适当联想,技术探讨。
看来出事的首要原因是设备,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这台设备最初用于合肥,为了解决网络不通的问题。合武线用了光纤网,合宁线用了以太网。张骥翼为此丢官。这个俺要为老张鸣个不平。如果两段网采用不同标准是不允许的,那当年就应该改,而不是拖到现在,出事了再说不允许要处理。要是两段网采用不同标准是可以解决的是允许的,那今天也不能是处理老张的理由。合武线采用的是LKD2-T1的前身,LKD1-T型列控中心设备,必须加一个类似协议转换之类的模块,才能和合宁线的以太网通讯。对LKD1-T的升级,是由方块9陈锋华提出的。他作为通号院列控所所长,向上级通号院提出升级要求,是其职责所在,他的日常工作绝不可能是科研。
事实上铁道部的科研管理还是很严格的。看调查报告,就功能来说,这是给一个现成设备加一块通讯板,变成一个新型号的事。铁道部有一个技术预审查,共有黑桃A、红桃A、草花A、黑桃K、方块K、黑桃Q、红桃Q、方块Q等一把大牌都栽在这个“技术预审查”上,都是铁道部处级司局级和部级的领导。其实你想,他们根本不可能从技术上把握这个事情。铁道的“电”系统是“四电合一”,除了出事的信号系统,还有通信、电力、牵引等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一大堆类似的技术改造项目,他们既没有精力,也没有技术水平来给你一个个“预审查”,我估摸着到最后这些审查都是走过场。
好,下面说这个设备研发。调查报告讲到的没有固定团队,图纸缺失等。项目的负责人是黑桃8叶锋。以下是俺的一点推测。PIO板的程序里,有正常操作,有异常处理。比如现场传感器坏了,要使现场信号“故障导向安全”,全亮红灯。但是这个异常处理是需要资源的,比如中断啦,内存啦等等。这个老叶呢,他手头也有光纤网和以太网转换的现成程序,把它加到旧型号LKD1-T的处理程序中去,升级到新型号LKD2-T1,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段网络协议转换程序占用了PIO板的异常处理的资源,所以一旦PIO板检测到现场异常时,就不能转入合理的故障处理程序,表现在723当夜,一旦现场设备雷击损坏,PIO板不知所措,信号灯没有“导向安全”。
叶黑8之所以没有组织正规的项目开发组,或许是因为太简单了,网络转换程序都是现成的,拼上去就行了。调查报告中提到,他只是口头安排了一些人加了程序就完成了。至于这个设备的定型测试嘛,我敢肯定老叶没有把所有的通路按规程走全。所以嘛,事故隐患在08年建设甬温线的时候就埋下了。甚至更早,合肥也是个事故隐患。
读这个调查报告,最大的疑惑是:甬温线是谁具体安装设备的?验收签字的人又是谁?看报告,甬温线四电集成由通号集团和中铁电气化局联合中标。只看到方块J荣亚清是合武段的施工方项目经理。那甬温线的项目经理是谁?不知道,又是谁代表甬温线签字验收的?不知道。其实俺觉着吧,这两位应该也对设备验收要求、流程很清楚,责任仅次于设备研发的老叶。一般来说,新设备在安装调试阶段,会暴露出研制阶段隐藏的问题,软硬件会有一些改动,补丁就是这样来的。要不就是老叶自己既研发、又安装、又调试、又自己接受下来?
所以俺认为,责任第二的是甬温线的施工方和验收方。但是调查报告对他们一字不提,是不是俺的理解有误?
当然设备不合格不一定导致事故,如果操作正确一样能避免。谈到铁路使用方,既然设备通过了验收,操作人员一般都认为设备是符合标准的,也就是肯定是“故障导向安全”的,所以处理起来不那么果断及时。所以操作层面的责任,要小于设备研发这一块,和安装调试验收这一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同意!另外补充几句,不知对否。 2 airman 字230 2012-01-02 21:56:09
😜如果“领导的领导”能管得这么事无巨细 1 胡一刀 字59 2012-01-03 10:12:46
🙂“领导的领导”是负责在出了事以后处罚领导的呀~ airman 字23 2012-01-03 19:53:49
🙂歪个楼,就事论事解读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技术贴
🙂您完全被误导了,这个分析本末倒置 忘情 字18 2012-01-03 06:14:27
🙂好,其他的俺就不多说了,只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2 大头大头 字258 2012-01-03 10:55:08
🙂您还是被误导太深了 1 忘情 字94 2012-01-03 13:56:21
🙂严在什么地方,宽在什么地方很重要 烂喳王大军阀 字44 2012-01-01 1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