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学讲师之死引发的思考: 晏才宏与“唯论文论”谁不合时宜? -- 林小筑

共:💬34 🌺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愿中国教育体制打上晏才宏印记

愿中国教育体制打上晏才宏印记

消息源:新华时评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新华社近日连续播发关于上海交大讲师晏才宏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网友的话说得好:愿我国的教育体制会因此打上晏老师的印记。

教书育人取得优异成就的晏才宏至死没有评上副教授,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他的作为既是对

源于古代的孔子,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先贤教书育人优良传统的坚持,更为中国教育改革指出了一条合理的前进道路。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中小学如此,高等学校也不能例外。现在要理直气壮地提出:晏才宏悲剧显现出的中国高等教育轻教学重论文的致命伤,现在就要动手治疗。

高校人才评价体系中,能否采取晋升教授和研究员两个系列呢?记者本人在1982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奇怪地发现,很多科研有所成的老师并不热心上课,上课的多是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现在这一情况在很多高校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所谓“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考核体系”,演变成了以发表论文和出书为指标的考核体系。能否把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职称系列引入高校呢?让高校中教授与研究员两种系列并存,教授就应当以教学为主,不擅长教学而又确有研究才能和成就的,就进入研究员系列。

减轻教师出论文、出书压力,可从根本上减少科研中的注水现象。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国外很多学者只因一本很薄但确实影响一个学科的小册子而誉满全球。相反,硬性规定评教授要有专著等,使很多并没有什么新思想、发现的人为评上职称而出书;使认真教学但不愿硬着头皮出书或无暇顾及出书的教师如晏才宏等,被不公地拒之高级职称之外。这种现象应当画句号了。

对于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时尤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满意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既教好书又育好人是教师的高境界。有的学生说,晏才宏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那种人,所以怀念他。在学生中享有如此声望的教师,就应当在全社会被尊重,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释放出更大、更长久的能量。(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