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本次韩国海警死亡事件的相关评论 -- 史老柒

共:💬403 🌺2512 🌵1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海洋捕捞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你纠结错了

这个回复链接出处里我说过,渔业协定的影响,渔获量的相关性不是最大,从划定渔船的那一刻起,渔获量就会有个跳水似的下降,之后的数据就不会变化太大,因为渔场的产鱼量是大致不变的。你给的数据中黄海从345万吨减少到约300万吨,东海从550万吨减少到440万吨左右,总共有上百万吨的渔业产量损失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已经说了,渔获产量在协定签订的一开始就会有个跳水似的下降,之后变化不会太大。因为渔场的产量是变化不大的,协定是直接把一块渔场划分出去,那么那一部分产量就永远也得不到了,所以你列再多数据没用,相关性不大,2001年6月开始执行协定,半年的影响已经让2001年的渔获量相比2000年有了几十万吨的下降,因为过渡区的存在,2005年后还会有个下降。

但是,从头到尾你都纠结错了。用八股文来说,就是

大量渔船要从传统作业渔场撤出,将损失上百万吨渔业产量和几十亿元渔业产值,几十万渔业劳动力和近百万渔业人口的生活将受到影响,同时还将带来相关产业的萎缩,
,问题的关键不是渔获量少了这么一个简单问题,凭这个不能简单判定我们让步的利益有多大,问题的关键是
外部渔场的丧失,大量渔场(八九成)都要推出外渔场,全部涌入内渔场,这将加剧内渔场的竞争(这也是提到的为什么渔获量有个跳水似的下降之后,变化不大这,一块蛋糕,中韩各分一半,分家时有减少,分过后我们就只能争半块了,不能再像以前争一块。而且我方还少分了点,但双方都故意忽视了当时双方的渔船数目比,这就是坑爹所在),因此渔民们要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这对内渔场的自然循环是无比的考验,这个冲击的结果就是农业部不得不考虑转产转业的问题,减船3万艘,解决当时就立刻被下岗的近十万渔民的再就业问题,以及生活受到影响的百万渔民的生活问题,这就是转产转业两转问题

外交部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是入世的成就

国际渔业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双边渔业合作取得进展,多边渔业合作与竞争有效进行。《中日渔业协定》于2000 年6 月1 日生效,《中韩渔业协定》今年6 月30 日正式生效,《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去年12 月25 日正式签署。这三个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标志我国周边海域新的渔业管理框架的形成,海洋渔业管理正在逐步向专属经济区制度过渡。在正确处理双边渔业关系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渔业合作与竞争,积极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渔委会、亚太经合组织、“大西洋金枪鱼委员会”、“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等世界性和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中西部太平洋跨界和高度洄游鱼类管理机制的谈判,维护我国的渔业权益,发挥我在多边渔业管理机制中的作用,为广泛开展国际渔业合作与交流、发展渔业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

至于问题,跟当年朱的国有企业政策多么像,事实是这也的确是朱主导的一系列入世的协定之一。。。

留给农业部的问题就是,渔民们打不了鱼了啊,要下岗了啊,那好啊,你们转产转业啊。。。

所以说,这个协定,对渔民的利益的损害是不争的事实,外交部无论怎么说,这次都得大力营救程大伟,不为什么,前辈们造的孽,后辈们敢不承担吗???

外交部的不愿多提李滨什么的,那是外交部的耻辱,所以也能想象为什么外交部在这次问题上发言多有语焉不详、包庇我方渔民之嫌,就是因为外交部他理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