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远去的背影----纪念斗士阿拉法特和勇士拉宾 -- ★kg90

共:💬34 🌺111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远去的背影----纪念斗士阿拉法特和勇士拉宾

缘起:前面发了一贴,揭露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侵略和暴行,得到绝大部分河友的鼓励。同时有河友则提出了质疑,鄙人十分受教,受益匪浅。但有些质疑纯粹是歪曲历史,甚至撒泼打赖。还有人认为我本人是穆斯林、收钱发帖、屁股问题,举报投草,不一而足,一笑而过。

=============================================

这一贴是为了纪念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两位先行者--拉宾和阿拉法特。也为解决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历史视角。下面是俩人的简历。命运把这两人的人生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同时也可以看做同一时代任何巴以人民的经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感谢“扶不起来的熊”河友提供拉宾照片

伊扎克·拉宾 (Yitzhak Rabin) 1922年3月1日生于耶路撒冷,在特拉维夫长大,曾在农业学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受过教育。拉宾1940年底加入“帕尔马赫突击队”(犹太人秘密武装组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亚西尔·阿拉法特 (Yasser Arafat) 1929年8月出生于耶路撒冷,是一位逊尼派穆斯林。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开始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斗争。

拉宾在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任“哈雷尔”旅旅长,在耶路撤冷前线作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年轻时的阿拉法特

20世纪50年代,阿拉法特在科威特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及其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

拉宾是第三次阿以战争——1967年“六·五”战争以方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

1969年2月,阿拉法特开始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并从1971年起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

1974年拉宾当选为工党领导人,同年5月出任内阁总理,1974年至1975年曾兼任交通部长。

1984年9月至1990年在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组织的联合政府中,拉宾担任国防部长。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次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从此,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民族的象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

巴以之间不断的流血冲突让人们认识到,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已经陷入暴力死锁状态,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1992年2月拉宾再次当选为工党主席,随后工党在以色列大选中获胜,拉宾就任总理。拉宾就任总理后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93年9月以巴双方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一项旨在实现以巴永久和平的框架性协议(土地换和平进程)。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身边,拉宾与阿拉法特握手的情景也定格为历史的瞬间。根据协议,以色列政府首次正式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巴解组织同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

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共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可以想象,拉宾和阿拉法特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把手握在一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参加特拉维夫一个10万人参加的和平集会后遭一名以色列极端右翼分子的枪杀,经抢救无效身亡,终年73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沾满拉宾鲜血的《和平的祈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刺客伊加尔·阿米尔

懦夫!

阳光照不进你被囚禁的地方!

虔诚的祷告拯救不了你肮脏的灵魂!

-------------------------------------------

拉宾死后,中东和平进程彻底搁置。随后上台的利库德集团奉行强硬政策,巴以不断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阿拉法特的官邸也被以军包围。在美国的默认和纵容治下,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拉姆安拉的官邸内,人身安全一度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政府也对巴民族权力机构施加了极大的压力。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导层”,这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

  为了推动巴以和谈,巴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3月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然而,随着巴以冲突再度紧张,以色列再次把责任归咎于阿拉法特。9月11日,以安全内阁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绊脚石”为由,决定“原则上”将阿拉法特驱逐出巴勒斯坦。以政府官员甚至声称,杀死阿拉法特也是一种选择方案。

  2004年以来,以色列政府不断向阿拉法特发出威胁。继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兰提西被“定点清除”后,以高级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阿拉法特可能成为以下一个袭击的目标。沙龙也多次宣称不再遵守与美国商定的不伤害阿拉法特的承诺。9月22日,沙龙表示将在适当时机用对付亚辛和兰提西的手法对付阿拉法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面对以色列的威胁,阿拉法特表示:“没有人可以把我赶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军炸毁部分阿拉法特官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色列国旗插上阿拉法特官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雄最怕迟暮,风烛残年的阿拉法特被以军围困了三年,坚持了三年,重病缠身。这位为巴勒斯坦人民奋斗一生的斗士病了,累了。他不得不离开他眷恋的土地,前往法国治病,逝世在法国。

1947年巴以分治方案规定,

“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56%;“巴勒斯坦国”面积为1.115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的43%;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当时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国家拒绝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年前还不具任何建国可能性且人口远少于巴勒斯坦人的犹太人获得大部分地盘,且“巴勒斯坦国”还被分成互不相连的几块。但“巴以分治”决议十分诡道的是,在划分的“以色列国”地盘上有109.5万人,其中巴勒斯坦人竟达49.7万,这样给世界的映像是“以色列国人口多,所以理应占地盘大”。可是,在“以色列国”的阿拉伯人亦即巴勒斯坦人至今被“依法”排除在“国家管理者”范围之外,基本上没有政治权利,完全是“二等公民”,被“禁止购买、租用或以其他方式拥有土地”,其地位和境况与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无异。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以色列控制地区达2.07万平方公里,比“巴以分治”决议“分给”他们的土地增加43%,也就是从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前他们占有6%的土地扩大到占有76.7%,而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又减少了一半,只剩下“名义”上22%的土地。可令人倍感无奈和悲哀的是,阿拉法特和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的奋斗目标亦即执行“奥斯陆协议”的终极目的就是真正拿到这22%的土地。以色列和法塔赫还都曾反复重申以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为巴以未来边界。这也是哈马斯反对奥斯陆协议明确的“和平进程”,且认为法塔赫出卖、背叛巴勒斯坦人利益的主要原因,更是后来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大选并代表巴勒斯坦主流民意的关键。

到2000年前后,以色列通过多次对巴勒斯坦人的打击,又控制了巴勒斯坦人“名义”上22%土地的一半以上,以色列的面积达到2.5万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地区的93%;巴勒斯坦人通过与以色列的艰苦和谈,陆续收回了仅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这些土地是150多块大大小小几乎互不连接的地块,平均每个地块面积只有13-14平方公里,且巴勒斯坦人只能在这些地块上实行有限自治,只有民事管理权。名义上现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巴勒斯坦人自治,可实际上以色列仍控制着约旦河西岸60%和加沙地带40%的土地,还控制着90%的水源。在这样的地理和“自治”条件下,加之铁桶般、窒息式的封锁,巴勒斯坦人要发展什么产业是不可能的,更不能建立什么防务体系,要建立国家那更是做梦。这也是以色列曾仅派少量士兵,就能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地把阿拉法特围困在他的办公室,将其与外界隔离的主要原因。

总之,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无法使巴勒斯坦人作为一个民族生存,即便“奥斯陆协议”得到全面实施,巴勒斯坦人仍将面临严峻的生存空间问题。巴勒斯坦人不能承受这种历史和现实,不会接受把自己引向灭亡的“和平”。与其不能生存,巴勒斯坦人的必然选择就是“邀请以色列的占领”,把“死亡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要公正合理地解决巴以问题,消除这一威胁世界和平的重大隐患,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必须痛下决心,采取强制措施,以当年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为基础解决巴勒斯坦人土地问题,进而解决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水资源分配等其他问题。愿巴勒斯坦国早日得以建立,让多灾多难、濒临绝境的巴勒斯坦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可这一切,是多么的遥远!

 

PS:欢迎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通宝推:不会飞的鱼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