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萨爹和中国导弹潜艇 ?C 和小平唱反调 -- 萨苏

共:💬35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直在算这回可真是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说邓小平的话就是摸着那个小胖孩的脑袋说的。从图上可以看出来,用的大概是苹果机。说明当时国内已经有微机了(想来科研单位应该引进的更早),并且有一部分青少年用上了,虽然很少。要说国外,当时微机的普及已经如火如荼了。

邓小平当年一句话,泽惠颇广啊,因此培养出来一批电脑精英,如今正是当打之年。

转一篇 http://lit.eastday.com/eastday/wxhg/xslztj/node31033/userobject1ai508085.html

邓小平在上海过年(10)

  10.“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83年6月,在科技界教育界专家的支持下,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成立了,王颂赞老师担任第一任的主任。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面向少年儿童、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校外辅导机构。当邓小平同志1984年2月16日来参观孩子们的计算机操作表演时,王颂赞老师已经带着他的小学员,把有些“编程”项目操作得相当熟练了。

  那天上午10时多,邓小平同志在王震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成果汇报展览现场。王颂赞老师带着他的两个小学员,被安排在展台的最后一个位子上。这两个小学员男的叫李劲,女的叫丛霖。小平同志尚未来到他们展位前,两个孩子还有些紧张。王老师启发他们说,前些天,彭真爷爷等中央领导来参观,你们不是都表演得很成功吗?不要紧张,王老师信任你们!

  邓爷爷一路参观过来,走到了他们的展位前。两个孩子一齐迎上去,向邓爷爷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丛霖说:给邓爷爷拜一个晚年,祝邓爷爷身体健康!小平同志慈祥地笑着,连声说,你们好,你们好!

  两个少年开始为邓爷爷表演计算机操作。他们熟练地按动键盘,电脑屏幕上显出了“热烈欢迎”的中、英文字样。丛霖随着录音播放的音乐,用计算机编排团体操的队形变化。李劲编排的程序则是一个机器人歌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犹在耳畔,一枚镌刻着“中国制造”的巨型火箭,呼啸着冲向天穹。这时屏幕上显示出的字样,喊出了中国人的心声:“中国,飞向宇宙!”

  小平同志在一边看得兴致勃勃。一位市领导请他坐,他为了看得更清楚,坚持站着看。

  李劲又为邓爷爷表演“与计算机博弈”。这是李劲自己动手编制的程序,可以用来供人们与计算机下黑白棋。邓爷爷对下棋很有兴趣,就让李劲跟计算机真的“杀一盘”。李劲摆开了阵势,与计算机下起棋来。邓爷爷脸上含着笑,在一边看得十分仔细,还对着计算机屏幕不住地指画。下到最后一着时,邓爷爷很内行地说,计算机胜了。

  原先说好,两个孩子为邓爷爷表演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可单单是李劲与计算机下一盘棋,就花去了3分钟。显然,孩子们在计算机领域的活动引起了邓爷爷的关注。

  表演结束后,邓爷爷问李劲,你几岁了?李劲说,13岁。邓爷爷又问丛霖,你呢?丛霖回答说,11岁。

  邓爷爷笑容满面,一边摸着李劲的头,一边对在场的领导同志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这一句话,给了科技界、教育界等许多领导同志极大的启发,成为后来中国计算机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这句话,更给了在现场倾听小平同志指示的王颂赞老师极大的鼓舞。二十多年来,王老师一直做着这一项在娃娃中普及计算机的工作。他说,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他说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不仅是对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的重要规划,也是对信息产业后备军的重要规划,体现了他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远大目光。

  那位当年给邓爷爷表演与计算机下棋的李劲小朋友,后来成了真正的电脑专家。他在王老师的计算机中心一直学到1987年。这一年,李劲刚读完高一,就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进入了该校电子工程系学习。后来李劲又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两年毕业,留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接着他又提前一年半,进入博士学位的学习。1994年,23岁的李劲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这时,离当年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他表演计算机操作正好十年。现在,李劲在国外从事网络多媒体技术前沿的研究工作,是同龄人当中屈指可数的电脑尖端人才。李劲与中福会少年宫的启蒙老师王颂赞依然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当年邓爷爷摸着他的头说的那句著名的话――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成为李劲在万里之外惦念祖国的永久标记。

 选稿:一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彭瑞高

注:胖头娃李劲现在微软研究院,在计算机科学界算不上顶尖人物,但也是一流高手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