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自恋的民主

人们关于这十年的分裂反应至今依然在耳边回响。为什么六十年代如此重要呢?为什么发生在区区几个地点、参与人数寥寥的区区几个事件会占用电视、杂志、网络辩论与日常谈话当中如此之多的时间呢?我们简直如同自闭症患者一样对于当年图景一再重复翻检,从Mini车到迷你裙,从披头士到Biba(1),就好像那段时光当中依然隐藏着尚未解开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隐藏着尚未显露的范式有助于理清历史的头绪。事实上我们从未离开六十年代,我们只是一再重复而已,生于六十年代之后的人们也无法免俗。六十年代的音乐、购物与名人文化早已不仅仅是最初发起者与参与者的专利,而扩展到了几乎全体国民头上。

二十一世纪初期英国文化的实质,从毒品的泛滥到摆脱不掉的背景音乐,从痴迷于名人的媒体到变化飞速的时尚,从装出来的无阶级社会到对汽车的依赖,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植于1958-1968年之间。我们依然过着六十年代的生活,起码是六十年代精英人士生活略显疲软的副本。七十年代中期这种生活遭到了短暂的政治干扰,按照有些人的说法当时英国完全无法无天,朋克摇滚大行其道。但这只是个插曲而已。随着八十年代的经济复苏,六十年代的基本要务——逃避主义、个人成就以及购物——就开足马力杀了回来。这是大众消费文化初次登陆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自恋民主成形的时期。刚露头的时候它自然还比较新鲜,探路者的清纯气质后来人总是学不来的。正是这群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为未来创建模板的人们创造了六十年代的文化。

披头士与奇想乐队(2)的早期流行歌曲并不像日后的大路货一样首先是包装整洁的商品。玛莉官(3)一开始开店的时候只是一个经营不善的女商人。真正的乐趣在于服装当中,对于金钱如此不上心的买卖不可能有玩世不恭的气质。当抗议诗人们发出第一声嚎叫,或者艺术家们编排即兴表演的时候,在短短的一刹那人们似乎真的看到了变革的希望。这种纯真的想法甚至还将各种错误囊括其中——例如相信毒品可以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而非更加龌龊与危险,或者相信高层楼房可以为城市工人阶级带来透亮的未来。此外它还进一步催生了对于替代性生活方式的急迫搜索,其中包括无政府主义乌托邦,荣格精神分析,东方宗教,极端女权主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以流行音乐改朝换代的速度跌跌撞撞地急速前进。这轮“反文化”已经不再时兴,被人抛在身后,成了苟延残喘的亚文化残片。但是它们对于消费时代的伟力依然做出了活力十足且扣人心魄的反制。从那时起一切想法就都不再新鲜了。

在当时,六十年代的确只是少数人的运动。1965年的国王路与宫廷和一般英国人之间的距离就像1765年那时一样遥远。大多数过来人对于那十年的记忆都以正统的都市或者乡村生活为主。尽管城市中心已经天翻地覆,从曼城造型可怖的休谟住宅区(4)到托特纳姆获得政府奖励的布罗德沃特农场住宅区(5),新建筑正在取代旧楼房,但是英格兰工业城市中大部分工人阶级市民依然居住在老式的联排砖房里面,在格拉斯哥与丹迪则是合租公寓。道路上已经出现了色彩更为亮丽的新款汽车,但街头的主流车型依然是五十年代出品的黑色、奶油色或土褐色方盒子。人们的口袋里的确有了闲钱,但这些钱的流向依然是巴特林连锁度假村以及海滨而不是放荡的派对。制造业最后几个丰年所催生的英国中部工人阶级大繁荣也只不过是便宜了西班牙的度假产业。威尔逊的确许诺要发动一场白热化的技术改革,但英国各工厂依然和几十年来一样粗枝大叶,肮脏不堪的流水线依然是阶级斗争的中心。对于儿童们来说,战时的权威形象依然以留着短发、脾气暴躁的教师与父亲的身份占据这他们的视野。学校依然采取体罚政策。母亲们依然在家操持家务。那个书架上骄傲地陈列着丘吉尔战时回忆录的英国,那个在电影开场前奏国歌时观众集体起立的英国,并没有在林戈.斯塔尔(6)第一次留起那性感的小胡子时凭空消失。

所以从一个方面来说所谓“六十年代”的故事仅仅属于精英分子。一小群为数不多的音乐家、企业家、作家、设计师以及其他人创造出了我们其他人研究谈论至今的一切。假如你从未在卡文俱乐部(7)刚开门那几年听过那里的演唱,从未在怀特岛上体验过鲍勃.迪伦的电嗓,从未在格罗夫纳广场(8)躲避过骑警的棍棒,从未在阿尔伯特大厅听过与亚德里安.米切尔(9)与艾伦.金斯堡朗诵诗歌,或者从未提着装满奇装异服的亮色购物袋从集市上满载而归……那就对不起了亲爱的,你已经永远错过了,再也赶不上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赶上——要么生不逢时,要么生不逢地。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多数人也都没赶上从西进运动到法国大革命,再到所有成为专有名词的历史事件。

但是尽管参与者只是一群小众,这股新文化本身却与精英主义相去甚远。塑造这一文化的人们都是工人阶级以及下层中产阶级出身,此前从未拥有过这等文化影响力。以利物浦为首,包括纽卡斯尔与曼城在内,英格兰的北部城市正在将自己的子女送上征服之路,尽管征服的对象只是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现在要想再想起这一点已经不大容易了,但是当年披头士的歌声以及动物乐队(10)的纽卡斯尔口音对于六十年代中期英格兰中部大都市的听众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骇人。卡车司机、码头工人、清洁工与售货员的孩子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豪华夜总会里的偶像并得到了女王的接见。

一路狂奔的消费主义与流行音乐民主的结合与针对六十年代的旧辩论一样意义重大——六十年代究竟是解放与自由的时代,还是权威崩溃的恶魔十年。我们目前置身其中的消费者市场要求持续的改头换面,不断地抛弃还算新潮的旧事物来为更新潮的新事物让路。从深层次来看,消费者市场的浅薄是必须的。它还要求所有人的参与。消费者市场即造成了浅薄化也带来了民主化:看看我们的身边就明白了。与之相比,六十年代流行音乐与叛逆青年一代的政治意义基本可以忽略。这充满傲气的几年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英国,但其目的并非是为了推进一个无政府-社会主义天堂,再往里面塞满体毛茂盛、身着连裤衫、吸食迷幻剂、纵情于自由恋爱和家庭菜园的野人。不,那个充斥着军事传统、上千个工业及乡镇发展死角、种族主义、阶级与地理分化的旧英国已经被推到了一边,这样基于购物与追星的今日民主才能顺利地登堂入室。人民将不再依靠阶级斗争来解放自己,而是通过物价斗争,不像嬉皮士那样群居,而是在大胃王连锁店(11)大快朵颐。甚至就连传统的男女定位都成为了享乐经济的阻碍。雌雄莫辨的时尚,长发,避孕药,对心灵生活的兴趣——不妨称之为明目张胆的多愁善感——这一切都是六十年代的标志。英国在这一时期变得越发女性化。而女人最喜欢干什么?当然是购物。

平权运动与女权运动此刻还未深入,路程依然漫长。许多夹枪带棒的回忆录里面都提到了早期摇滚歌星赤裸裸的性别歧视,他们身边“小妞”的天真无邪以及男性革命学生领袖的虚伪。避孕药的确即将面世,堕胎法案界的确即将于1967年获得通过,但是此时的怀孕少女依然会用毛衣针自行流产,社会依然将未婚母亲视为耻辱,醉醺醺的男人依然无所顾忌地肆意实施家暴。男女同酬依然遥遥无期,许多工作岗位都明确拒绝女性求职者,从报社到工程设计,从律师到公交售票员。六十年代初期以及中期的平等主义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变革——正如许多其他变革那样——而首先是一场哲学变革。改变的核心在于正派做人的定义。禁欲、坚忍以及服从等等美德正在撤退。恭顺的传统、中世纪土地所有权所派生的阶级等级,工业资本与帝国政府,一切的一切都开始摇摇欲坠,面目全非,最后出现得是一个一个掺了水的、遍体孔洞的、不为难自己的社会。这并非因为坏人腐蚀了好人,或者按照“亲六十年代”观点来看因为崇高的革命带来了个人自由的时代,而是因为这符合新的经济体系。

作为代表性的标志,Biba承诺要为女性带来解放,但想要解放先得消费。它的创始人芭芭拉.呼兰妮基(12)是一户流亡波兰人家的女儿,生于战前的华沙,长在英控巴勒斯坦,直到她身为联合国协调员的父亲死于犹太复国主义恐怖分子之手。她也是个圈外人,一位波西米亚作风的姑妈将她在布莱顿抚育成人并对她造成了极大影响。后来她不可避免地考取了艺术学院并与自己的丈夫一起开办了一家邮购成衣订做店。Biba一词来自她妹妹的名字,这一品牌将人们对魅力与廉价的新兴迷恋结合到了一起。呼兰妮基曾经对奥黛丽.赫本如痴如醉(“她的身材,修长的脖颈,小巧的头颅,真是完美无暇”),而她的第一件热卖作品是仿照碧姬.巴铎(13)在婚礼上的穿着设计的粉色方格布洋装。

她的时装精品店内部是个黑暗而混乱的空间,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每周常新的时尚款式,顾客在这里可以信马由缰地挑拣、试穿、抛弃、收集、甚至偶尔还可以顺手牵羊一小下。每周好几次伦敦东区赶工完成的时装都要风风火火地送到店里来。周转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很快各界名流就要为了抢购Biba时装而与下班的打字员和放学后的女生们大打出手——米娅.法罗,小野洋子,安妮公主,拉蔻儿.薇芝(14),甚至还有巴铎本人。一位Biba购物体验的追捧者认为,Biba“打造了购物体验这一概念,购物从此成为了年轻人的休闲方式。”*13* 爵士歌手,作家以及职业花花公子乔治.梅利将Biba称作民主版的玛丽官,而呼兰妮基本人则说,“我一直想把价格降下来,向下,向下,再向下,直到降无可降为止。” 在昔日的旧英国,上百万户家庭都自己动手解决穿衣问题,从Woolworths百货店购买成衣然后手工或用缝纫机加工,还自己编织厚实的毛衣运动衫或者羊毛外套,廉价而近乎一次性的Biba服装对于这个国家实在很有冲击力。

这就是买了就扔的消费文化与服装业的第一次接触,尽管日后饱受道德拷问的纠缠,但是在六十年代初期这一点看来依然为上百万妇女带来了自由。Biba风格中特有的奥黛丽.赫本式腼腆尤其着重反映了这一点。这些服装的受众是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少女,尚未为人妻母的少女,即将开始服用避孕药的少女,都市里的职场少女,以法国革命派哲学家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体验自由的少女。Biba的最终关门一方面是由于爱德华.希斯带来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胃口过大的经营范围扩张,接手Biba的新老板既贪心又玩世不恭,认为BIba不过是众多大型商店中的一家,于是将其扩建成了一家百货商店,里面从餐饮到Biba牌烘豆无所不有。可怜的Biba,不但得不到左派的理解,正如下文所述,而且大企业对其也一样不理解。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ba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328.htm

(3) http://baike.baidu.com/view/2115019.htm http://www.china.com.cn/info/men/2009-09/11/content_18504179.htm

(4) http://www.exhulme.co.uk/

(5) http://www.douban.com/note/173118036/

(6)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941.htm

(7) http://fashion.enorth.com.cn/system/2008/06/16/003404275_10.shtml 披头士出道之地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osvenor_Square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Adrian_Mitchell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7200.htm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ppy_Eater

(12) http://www.bundpic.com/2011/07/15161.shtml

(13) http://www.haibao.cn/star/3293/

(14) http://ent.sina.com.cn/2004-07-21/0906449961.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