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欣赏】陈赓日记 -- 685r

共:💬12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由《陈赓日记》想到的

  看到光明网上有人写关于《陈赓日记》的文章,首先就想到了陈赓将军。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军事家,曾经救过蒋总裁的命,蒋委员长也因此而宽宏大量。论打仗,解放南中国时的表现,林彪也不得不佩服。他不仅打仗在行,人格与气概也都是令人钦佩的。

  我读过的名人日记不多,能说出的只有《陈赓日记》。十几年前读过的东西,具体的事情,现在全都是模糊。就说这《陈赓日记》吧,里面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件事。陈将军的夫人好像叫傅涯,而原来的夫人王根英,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王根英是一九三九年在打日本鬼子的游击时,为鬼子包围而牺牲的,如果还活着的话,是名符其实的老革命。陈将军日记中得知王根英牺牲时的记述,想起来令人肃然起敬。记得大致是:“某日得某电,根英于某月某日在某地牺牲。”现在一时翻不到《陈赓日记》,因此也就不好去查验原话,不过内容也就如此而已。

  我想陈将军不是无情无意的人,不会对妻子的死,去无动于衷的故意轻描淡写。只是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中国人一天能被杀多少,将军心里还容不下对妻子那么多的牵挂;日记里还在思索打仗的事,更写不下对死去亲人的长篇追悼;更没有时间去找到埋葬妻子的黄土,祭奠一下地下的亡灵。这短短的一行字,凝结了特定年代和特定时间里多少无言的情感。联想到今天生着舒服、死去热闹,这是多么大的反差与不同。“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王根英悲壮地为国捐躯,尽管在丈夫的日记里只有淡淡的几笔,可她是重于泰山的;今天有的人死了,那样地热闹排场,虽不能用轻于鸿毛来比喻,论论轻重,充其量也只是块石头。

  由此又使我想到,当时的陈将军虽还没授大将军衔,可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何以自己的夫人没在身边,而且还在前线拿着刀枪与敌人拼命。这可以让人去想象,那战争的无比残酷与艰难;也让人从中领略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和真正共产党人的伟大。

  由此还想到刚过去不几天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当时浏览了几个诗歌网站,竟没有找到一首写七七事变的诗。最后看到一首《七月七日》的诗,打开一看,竟然是在摸索着写自己的日记。宛然不知七月七日是个什么日子。这不能不令人长叹。我不想从中国诗坛的一角,去想象整个中国诗坛的现状。今天写日记的人,与陈将军写日记的时代相比,不知道要增加了多少倍。这么多的日记都写些什么,是个人隐私,也不好去猜测。但是,国人中的诗人如此地歌唱时代,不仅仅是诗坛的悲哀,也折射出一代人的意识,当然也就隐含着一代人的某种悲哀了。

  《陈赓日记》,我一定抽时间再看看,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也希望更多的人都抽空看一看。(高伯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