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最近的一点思考(1) -- 井底望天

共:💬365 🌺3994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再谈儒家

这里讨论得激烈,那么还是把观点都寄放在井兄的楼里吧。

1.君臣父子体系

儒家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此,可是这套体系究竟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以及他是否可以代表儒家?

葡萄兄举了一个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典故,似乎坐实了儒家就是自古讲究这个的。如果孔老夫子在儒家真的有这么大的话语权,他说过的话都可以有“圣经”一样的威仪,那么我们早就可以只谈论“儒教”而不是“儒家”了。

如果真的仔细研究过儒家,那么其内部这样自相矛盾的地方多得不胜枚举。而这就是兼容百家的代价,当很多东西靠典籍无法解释的时候,那就淡化,一如今天911里,尽量别谈五角大楼和7号楼。

儒家的确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他并非无条件的,他推崇这套体系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保证话语权的统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想“崛起”,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可是,我们又都知道一种情况,那就是“政令不出中南海”。阳奉阴违的手下,鉴别很麻烦,成本高到天文数字,你能想象每天每件事都要去考虑各个环节人员的忠心度问题吗?而儒家的这套君臣体系,一旦洗脑成功,就可以把成本缩小到可控的范围。因为“父”这个地位的人,力量不如儿子,却相对来说更具备“理性人”特征,支撑了父权,自然也就支撑了君权,两者高度相关。臣子乱政欺君,他儿子也几乎必然有样学样,会在他力量衰弱时,把他的威严也给踩在脚下。所以中国人常说,“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有一天你的子女也会怎么对待你”。

君臣父子体系,是儒家和统治者合作双赢的结果,而并非说这个体系是儒家凭空创造的,这一体系在今天,也未必彻底丧失其土壤。父权与子权的冲突,我想今天中国任何一个家庭都经历过。所以要想进一步根除儒家,那就必须解散传统中国家庭,将亲子关系重塑(孩子16岁后彻底独立,成邻里关系)。这个问题,不知道葡萄兄会是什么想法。

君臣父子体系,在国家崛起时,是个好帮手,但在崛起后,则正性作用显著下降。这就是很多人口中说的“阶层固化”,老人总是倾向于保守,以不变应万变。偏偏这个世界没这么轻巧的事,不变的代价就是被淘汰,搞不好还会被开除球籍,这一点儒家早就知道。孟轲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世纪时,满清土包子+蛮子却不知道,看到君臣父子体系这么强大,于是无条件强化强化再强化,专心致志闭关锁国了。

2.孔、孟、程、朱、陆、王

儒家理论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越靠前的越务实,越后面的越玄学化。其实任何一个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统治思想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比如说今天的西方经济学和所谓的“资本”,就已经玄学化了。

一套理论要想吸引人,就必须务实,抢夺话语权的过程中,容不得太多虚头八脑,一切实力说话,你要解释半天还没人听懂,那机会自然就是别人的了。可是真的把话语权争下来了,那就面临排排坐分果果的问题,此时再靠拳头动粗,恐怕是下下之选,汉初就经历过惨痛教训,异姓王同性王闹得不可开交,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儒家很好地顾及了排排坐分果果的问题,没有对诸子百家赶尽杀绝。同样的情况,西方就处理得比较烂,因此他们异端盛行。

但是吸纳百家并非没有代价的,儒家理论从此不停地打补丁,为了让各门各派斗而不破,玄学化也就成了必然趋势。实际上,理论的玄学化,就是尽量以智力斗争取代暴力斗争的过程,谁的人才多,构筑的架构巧妙,谁无疑就能吸引更多的聪明人来玩自己的系统,聪明人多了,自然就能造成大的影响,也就容易把别门别派给踩在脚下,于是话语权不费一兵一卒顺利交接,避免了流血,也显得极为“高贵典雅”。

现在我们知道唐诗宋词其实都是“填字游戏”,宋朱熹开始玩理论玄学了,聪明人也就不搞诗词了。文字游戏就开始升华为思维游戏。近代的各种西方哲学,大体也都透着这个调调,弄的越高深,越只有聪明人能看懂,而聪明人看懂了,自然也就明白自己可以得到什么好处,于是进一步弄得更高深。好一个“坑人”的游戏。

喝口水,想到了再写别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