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4断章取义 一 -- 桥上

共:💬42 🌺2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例如:后面增加一段如下,帖子也已修改

公元前六一四年(晋灵公七年,鲁文公十三年,卫成公二十一年,郑穆公十四年)的晋国,实际是赵盾掌权,晋灵公只是个小孩子。赵盾上台时间不长,赵氏家族根基不稳,晋国也四面受敌,所以赵盾追求以德服人,对各个小国采取宽松的政策。抓住这样的机会,这年冬天,鲁文公前往晋国,寻求重申两国的盟约,以得到晋国的支持。当时从鲁国到晋国,先要经过卫国,再过郑国,然后北渡黄河前往晋国的首都。当鲁文公经过卫国时,卫成公专门去见他,请求他替卫国说好话,让卫国也能够与晋国达成盟约,鲁文公完成了卫成公的嘱托,晋国答应了卫国的请求。结果,郑穆公听说鲁文公为卫国争取到与晋国达成盟约,等鲁文公回来路过郑国时,也去见鲁文公,为他举行宴会,也想让鲁文公为郑国争取与晋国的盟约。在宴会上,郑国的大夫子家(公孙归生)就唱道(子家赋《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小雅鸿雁之什鸿雁首章》)他用的是最后一句“哀此鳏寡”,是说您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倒霉的人,帮我们说说话吧。这时候鲁文公的助手季文子(季孙行父)却回答说:“我们的国君也和你们是同病相怜啊。”(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这里的“鳏寡”本意是老年失伴,子家这里用来比喻可怜的境地,可季文子想要回避郑国方面的请求,所以假装没听懂子家的意思,故意不提帮郑国说话这回事,而回答说我们的国君也很倒霉。然后季文子唱了(文子赋《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小雅谷风之什四月首章》)是说我们在外长途跋涉,已经归心似箭了,这说明季文子其实是听懂了子家的意思。这时子家就又唱(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诗鄘风载驰四章》)是说晋国这样的大国,只有您才说得上话,求求您了。估计鲁国方面也经过了协调,所以季文子就又唱(文子赋《采薇》之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小雅鹿鸣之什采薇四章》)这里面有一句“岂敢定居”,就算是鲁国答应了郑国方面的请求了。于是郑穆公下拜感谢,鲁文公也答拜,鲁文公就又回头去向晋国请求,晋国也答应了郑国的请求。鲁文公返回鲁国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没过多久:“六月,公(鲁文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由赵盾主持,八国共同盟誓,晋国接纳了此前一度倒向楚国的郑国和陈国、宋国。以上可见《文十三年传》:(p 0598)(06130501)、(p 0598)(06130502),《文十四年经》(p 0600)(06140004)。

这里当鲁国方面没有决定是否答应郑国的要求时,季文子虽然明白对方要说的是什么,偏不依对方的意思来理解对方唱的诗,而故意打岔,为己方的协调争取时间,等协调好之后,季文子再唱的诗就明确表明了态度。由此可见,当用诗来交流时,一方的意思很容易被对方歪曲。

又例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