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0)扬基佬的实力

1962年古巴危机将世界推向了核战边缘。之前经过麦克米伦的允许,美国人在苏格兰的圣湖部署了核潜艇。当地居民很快就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程度,因为他们在半夜突然被一阵从未经历过的寂静惊醒了。长久以来伴随他们入眠的引擎低鸣突然停了下来,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美军潜艇已经悄然离港,准备对俄国进行核打击去了。历史学家彼得.亨尼斯相信此时在白厅麦克米伦正准备召开内阁会议,批准执行将政府成员转移至地下掩体的行动。人们对核弹攻击可能造成的后果不抱任何幻想。1955年,一份关于氢弹威力的秘密政府文件中指出。“(氢弹)对人口密集区域造成的破坏无法估计,只能在事后进行评估。目前很难说英国在经历一轮全面核攻击之后是否还能继续进行任何程度上的作战行为。”*51* 彻底消灭英国的军事实力需要几枚氢弹呢?1961年,赫鲁晓夫与英国大使弗兰克.罗伯茨(1)之间曾进行过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对话。当时两人在莫斯科一座芭蕾剧院里恰好碰上,聊着聊着就谈到了上述的话题。赫鲁晓夫让罗伯茨报个数字,后者为了尽一切可能限制苏联攻击计划的规模,回答说6枚氢弹就能摧毁英国。赫鲁晓夫告诉他苏联东德指挥部里的“乐观主义者”们认为9枚核弹应该差不多。事实上,据赫鲁晓夫称,苏联总参谋部对于英国的抗核打击能力有着很高的评价,因此特批了“几十枚炸弹”专门用来关照英国。*52*

面对着如此恐怖的可能性,英国政府修建了大量地下掩体,并在里面贮藏了食物与水,紧急发电机,防化服以及其他应用物品,好容纳大屠杀之后残余的国家机构。成立地区性指挥中心的计划与授权军队枪击抗命平民的军事法律——被人称作克伦威尔式的军事独裁——纷纷出台。60年代初期,麦克米伦已经组建起了一套废土政府机制。白厅内定了210人来管理核战后残存的国家,从参谋长与情报官到文书与打字员一应俱全。他们会被人送到一个代号“旋转门”的地方,这是英国最为机密的地下工事,地道全长60英里,深埋于科茨海姆的格洛斯特地下。至于其他人,包括这210人的配偶与子女,只能留在地表面对核弹的烈焰与辐射。日后的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罗德里克.布雷斯韦特(2)谈到这些计划时说,“这是无法回避的,这是必须的,这也是疯狂的。”

这种由宿命论与狂想交织而成的思潮促使接连几届英国政府坚决不肯放弃非独立的英国核武器,最后时刻的一点依仗。我们之前已经看到艾德礼与丘吉尔时期的英国如何奋力打造自己的核威慑力量,以期在美国面前维持自己的独立。有那么五六年的时间,贝文对英国独立核力量的信仰的确成为了现实,但是到了麦克米伦时期,这一切都变了。令人震惊的是,通过独立核武器为英国政客对华盛顿施加特别影响力提供手段的论点居然会土崩瓦解得如此之快。影响力与依附性完全是水火不容。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这一论点已经土崩瓦解,但却没有任何人重新审视英国的核政策,偌大的政府里似乎没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皇家空军集结了一队数目众多的V式轰炸机,意在飞往俄国上空投掷非制导式的核炸弹。和核弹一样,这些轰炸机也是在阿德马斯顿自行研发出来的。它们的破坏力与日俱增,巨大的粗短金属管上安装着机翼,还起了诸如蓝色多瑙河、黄日以及红胡子之类的名字。但是V式轰炸机群已经有些过时了。所以为了应付形式,1958年麦克米伦允许美国人将6枚硕大的“雷神”导弹作为过渡措施部署在英国。英国自己的“蓝光”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是液体推进剂,必须与弹体分离储存,因此发射前准备时间过长,无法满足应对核危机的需要。英国的战略人员们相信如果苏联当真朝英国发射导弹,那他们至多只有两三分钟的反映时间。为了在灌装燃料期间保护导弹,就必须开掘60座导弹井,对于白厅来说,这个项目昂贵得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两年之后的1960年,苏联击落了美国的U2间谍机,这款飞机的飞行高度远远超过任何V式轰炸机,这也意味着核轰炸时代的终结。一开始这一势头还不甚明显,麦克米伦还着手与美国人就购买空基天弩导弹的问题进行谈判,当时人们认为可以让V式轰炸机搭载这种导弹从安全距离向苏联发动攻击。在华盛顿郊区马里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度假地戴维营,麦克米伦最终敲定了这笔买卖,英国将获准购买天弩,而美国人将获准在英国建立一个深水基地,用来安置其最新研制的秘密导弹系统:潜艇发射的北极星导弹,美国人原计划就在同年对其进行测试。但是麦克米伦又一次落在了历史进程后面。天弩不过是个幌子,或者说至少对美国人来说不够可靠。核潜艇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为了在竞赛中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英国也需要北极星。核潜艇在水下可以连续巡航好几个月,期间基本无法追踪。核潜艇携带16枚导弹,每一枚的破坏力都超过二战所有炸弹相加之和。北极星是名副其实的末日怪鱼。多亏了麦克米伦在戴维营付出的努力,美国人的北极星基地驻扎在了格拉斯哥的附近,一开始麦克米伦只与艾森豪威尔讨论了在苏格兰修建基地的可能性,尽管位于英格兰与威尔士的基地选址也在考虑之列。从一开始就十分紧张的他在日记里写道“很容易想象苏格兰全境沦为焦土的可怖景象”*53*。不过美国海军一心只考虑实用性,他们认为北部高地过于偏远,相比之下更合适的地点是靠近格拉斯哥的圣湖,一个一面倚靠悬崖的海湾。这里有便于航行的足够水深,潜艇可以轻易混入进出克莱德的密集海上交通里面,而且这里距离苏格兰唯一的国际机场普勒斯特维克也很近。麦克米伦对自己的许诺越来越担心,他对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信说,“在英国规模第三且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附近设立一个如此重要的核打击目标绝对是一个错误。只要我们一宣布基地落成,马林诺夫斯基(时任苏联国防部长)就会将导弹瞄准格拉斯哥,这样一来不仅失败主义者与反战主义者会发生骚动,就连普通民众也会感到紧张。”

艾森豪威尔对此十分不以为然: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在讨论一个苏格兰军事基地而已,不是吗?细节上的事情交给海军方面处理就好了。但是麻烦也就在这里。皇家海军也迫切想要拥有自己的北极星。此时皇家海军的地位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核打击体系,那么在皇家空军称霸将近十年之后,海军将终于再一次迎头赶上,成为最重要也最有资历的军种。因此海军的说客们极力坚持让麦克米伦在圣湖问题上宽容大度。麦克米伦陷入了困境。英国政府建议与美军共同管理位于苏格兰的导弹基地,这一要求也遭到了否决,海军又一次站在了美国人一边。麦克米伦不得不硬吞下了这枚苦果。于是此时已经名不副实的圣湖就对美军核潜艇敞开了大门。第一艘美军核补给船到达克莱德时,船长看到了寥寥几名苏格兰CND成员划着皮筏子与划艇在海面上示威——船长称他们是“倒霉催的爱斯基摩人”。他的座船普罗特斯号(3)以及第一批驶进克莱德的核潜艇成为了抗议者的目标,有几名抗议者还设法爬到了甲板上,着实吸引了一把眼球。格拉斯哥市里也举行了抗议活动与前往美军新基地大门的游行,但是CND用皮划艇阻止潜艇前进的计划遭到了雨水、海面波浪以及干劲十足的地方警察的共同挫败。

几年之后,麦克米伦又做了一笔交易,这次与他打交道的是肯尼迪,而皇家海军也如愿得到了梦寐已久的北极星舰队。英国将在巴罗因弗内斯与伯肯黑德打造自己的核潜艇并生产自己的核弹头。但是北极星的弹体依然要依靠美国人提供。1963年,一座全新的英国核潜艇基地在法斯兰动工,这是自1909年以来第一座新建海军基地。古巴危机已经充分表明,世界末日如果当真到来,那只能是因为美苏之间发生了误判或者意外。其他所有国家,无论有核与否,都唯有围观打酱油而已。而且所谓的独立核力量根本算不上独立,非但无法给予英国任何针对美国的影响力,还令其不得不俯仰美国的鼻息。那么为什么英国依然如此执着呢?麦克米伦与休姆五味杂陈的动机包含许多因素,一方面掺杂着对于英国世界大国地位的丘吉尔式狂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隐隐约约地感到西方联盟中应当包括一个以上的有核国家。俄国是货真价实的威胁,如果核威慑当真有效,那么英国自然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有这方面的需要。由于英国在莱茵河畔驻扎着大量军队,而本土又位于苏联先发制人核攻击的第一线,英国的政治圈子一致同意要拥有印着米字旗的核潜艇与导弹。民调与投票也显示,尽管反核人士发动了各种活动,大部分国民依然认同这一观点。工党从未反对过核武器,尽管很多工党支持者都满怀热情地投入了CND当中。

六十年代早期的英国摆出了一副呲牙咧嘴的凶相并坚持到冷战结束。她也曾经叱咤全球,向无数民族发号施令,现在她又不动声色地地为自己的毁灭做准备,深挖地穴,藏匿后手,只为在彻底灭亡之前能发动最后的报复。她正从帝国时代的外壳当中一点点挣扎出来,很快帝国的痕迹就将基本消失。她是美国的不沉航母而不是独立的欧洲大国。她全心投入抗击共产主义的大业,与类似国家相比投入远远更多。这要求人们在心态上进行极大的转变,但是这一转变当中两大主要党派都有份,对他们来说这并不轻松。艾德礼时期这意味着维持金融体系并制造英国自己的核弹,在丘吉尔的夕阳政府里这体现在丘吉尔单枪匹马劝解美苏缓解关系的努力当中,艾登遭受了苏伊士危机砸向他的当头棒喝,而麦克米伦在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发现,即便是对于独立的最微不足道的表示,例如圣湖问题,都会被扫到一边。十几年来军力的稳步下降并没有阻止英国在世界其他角落开战,而且任何自1945年起回顾这个岛国历史的英国公民都会承认我们正在享受历史上持续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但是如果从外部审视以及从机密角落解读,故事就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

(1) 外链出处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dric_Braithwaite

(3) Proteus一词的释义是变形杆菌,不知谁这么有文化给战舰起这种名字……

通宝推:潮起潮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