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最近的一点思考(1) -- 井底望天
以及法墨的联盟,儒家的缺陷并不是本文的着力之处。你说让我指教,实不敢当。自问还没有指教别人的水平,以下三篇旧文,权当个参考吧。
法墨的联盟这一篇,其实是引自我以前关于电影里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的一点小思考。
■“文科思维”这个说法被抗议很多次,我也觉得这个说法其实不那么准确,现在内地的文科生不同于过去的文人,在高中之前,文科生和理科生接受同样的基础教育。所以,文科生不一定就会养成“文科思维”。
或者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思维方式”?更准确点来说是“中国儒化后文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中国儒化后文人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与西方思维方式相对应的东方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思维好像一个立体构造的框架,而传统中国人的思维好像一个变化的平面太极。”
西方思维:立体的,本质的,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
东方思维:平面的,表面的,形象的,感性的,辩证的……
东方的思维方式:一个不断变化的平面太极
西方的思维方式:一个稳定精密的立体框架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不同于中国人的东方思维方式,缺少辩证,但同样平面。
日本虽然由明治维新起系统学习了西方,引进西方的制度,严谨的细化、量化标准,并通过入侵本朝完成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我再三强调过,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个要工业化基础,二个要现代人的人,虽然日本在二战后本土受创不小,但国民已然完成现代化,人才基本保留下来,这才是日本二战后得以腾飞的真正原因。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进行强迫性的大规模改造,因此日本人始终只会是一个模仿者,以前模仿中国,现在模仿西方。走在最前沿的始终是欧美,日本最主要的工作是完善他们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不可能处于日本这个位置的,从我们的历史和自尊来说都不允许。为了重新成为“中央之国”,唯一的方法就是彻底改造自己。
■从艺术上说,一个平面的思维,难以把想像化为让人信服的“真实”。
西方思维方式所创造的艺术就是西方思维方式的表现:高度的写实。
有人会说,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不过是东西方审美观的不同。我说,才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你要写实就能写实得很吗?如果没有透过表面抓住内在的规律、人体的构造,怎么写实得很?
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塑作品,米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从真实——创作——艺术的“真实”,仅仅是东西方审美情趣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吗?
西方艺术的背后站着的是什么?——科学理论。
你以为它是艺术,其实它还是技术。
■艺术里的科学
西方古典美术里高度的“写实”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写实”的背后是什么?首先是几何,是透视。一个个立体几何平面几何就是西方艺术家透过物体表面现象所看到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西方艺术家在用“科学的头脑和眼睛”去分析观察解构事物,从而高度还原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并且总结成规律。
静物写生,几何和透视
在越来越真实的3D人物背后呢?还是几何,还是透视。
再对比东方绘画,内在有立体几何吗?有透视吗?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一直到学习西方美术之前,东方绘画掌握到几何透视了吗?不需要几何,不需要透视,不需要西方总结的那些美术规律,东方绘画也能同样让人感受到西方绘画一样的立体感,东方绘画是可以做到与真实无异的“真实”而不屑为之?
对比画面马上就能感受到了,这从艺术上反映出来的差异难道不是思维方式差异的体现吗?
西方的绘画,所描绘的物体是有一个内在的几何体结构在支撑着,而东方却没有,这与我所打的东西方思维体系的比方是一致的,立体框架和平面太极嘛。
■西方思维:立体的,本质的,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搞艺术的时候,也自觉寻找着艺术背后的逻辑,理论,科学,再把总结出来的逻辑,理论,科学运用到艺术中。
即使在平面上,也运用着各种方式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西方的油画
西方油画的后面是摄影,再下去是电影。
西方的电影就是那一幅幅的油画,你所看到的,就是西方人一直迷恋的光与影。
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好莱坞如此执著于3D技术呢?因为立体本来就是他们的思维特征之一。西方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可以完美地复制出一个真实世界,更进一步创造出一个具备真实感的完全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背后,是3D技术,是科技。
■日本也玩3D,但是他们有好莱坞的“真实”感吗?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受启于黑泽明,卡梅隆推崇押井守,但是最终实现电影革命的不是日本人,是美国人。日本人最瑰丽的幻想和最高技术,只存在于ACG之中,无法转变为真人电影。
不管是日本印度,都无法对好莱坞形成真正的挑战,能对好莱坞形成真正挑战的只会是中国人,准确地来说,是经过思想改造的中国内地人。
当一个世界是构建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之上时,不想落后,不想被抛弃,那就只有主动地改造自己。
■哲学上所说的“抽象”跟很多人所以为的并不一样,儒化后的中国人欠缺的恰恰是抽象的思维能力,为什么中国领先几千年,四大发明如此早,但现代科学理论基本与中国人无关,其原因就在于儒化后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缺乏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何谓抽象思维,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西方科技正建立于这一思维模式之上。
分析是指用思维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从而便于形成各个概念或便于确定概念间的关系的方法。
归纳是指思维找出多个特殊性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性的方法。
综合是指思维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用形成的各个概念分别代表,形成原来的整体事物的概念或确定这些各个部分的概念的关系的思维过程。
演绎是指思维从事物的一般性返回到事物的具体的个别性的方法。
西方人,实验——总结——综合上升至科学理论——演绎,根据理论去发明创造。
中国人,不缺实验,不缺总结,缺的就是综合上升至科学理论,然后再进行演绎的能力。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乃形象思维,阻止了中国人由实践往科学理论上的进一步提升,在实验——总结之后中国的发明采用的是类比思考方式。
比如说解释什么是“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力……这就是一个非常抽象脱离了具体形象的概念啊!
我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儒化后”呢?因为中国很大,人很多,各地差异很大,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儒化前中国还存在着另一种与西方思维方式相近似的思维方式,代表就是——墨家。
墨子是这样说“力”的:“力,刑(形)之所以奋也。”
墨家最后的寄身之所是——秦。
兵马俑就是秦的思维方式的艺术表现
■有人把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尽数归咎于“清朝的愚民统治”,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没“清朝的愚民统治”,中国又如何,就可以不闭关锁国,就可以放开手脚学习西方,于是就不会有近代的落后挨打?
这么个想法的立脚点其实还是“中国人落后了,需要学习西方了”。
中国人的落后,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思维方式。
不能进行立体的本质的抽象的理性的逻辑的哲学思考,无法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坦率地说,这基本就是宣判了“旧中国人可以自行建立现代科学体系之路的死刑”,也就是说依靠中国人儒化后的思维方式,根本构建不出我们现在可以享受到的现代化的一切。
不管你厌恶好憎恨好,现实就是我们活在一个西方思想主导的现代体系下,不适应这个体系,要么灭亡,要么落后,要么屈居人下,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子民,骄傲在骨子里的中国人,哪一样都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改造自己。
为什么日本人模仿,香港人西化,结果最后只能当个西方文化二贩子,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抓到问题的核心,不懂得重新构造一个新的思维体系。
重新构造一个新的思维体系关键在:哲学。
这就是TG最厉害的地方,准确地说,这是主席最厉害的地方,他抓住了改造中国人的核心。
传统思维方式的文人,不是崇洋媚外,就是守残抱旧。回到现实就是一个要搞“全盘西化”,一个高呼“老祖宗万岁万万岁”。这两类人,实际是一类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没有变,本质就没有变,虽然表面他们一个在抱残守旧的极端,另一个在全盘西化的极端。
这类人没有建立新的思维架构,于是钻故纸堆的觉得老祖宗最NB了,接触现代理论的就唯西方马首是瞻了。当你理解中国人原有的思维模式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太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容易走极端,想走出极端的圈子,只有新思维体系的建立才有可能。
为什么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思维体系,一个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西方的思维体系,那是为了超越过去超越西方,让未来的中国人也有一种“创立科学理论的能力”,让世界不但有牛顿三定律,爱恩斯坦相对论,还有中国人命名的科学理论。
中国人现在是在追赶西方的步伐中,总有一天会追赶上的,到那时就要轮到中国人去领导世界前进的方向。如果仍旧是过去的老一套思想,怎么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就好像日本,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当追上美国的一刻,他们迷茫了,很快被美国抓住信息技术的革命浪潮抛离了。
你认为那些倡导着把儒家刷个漆就能再拿用来的人能建立什么新的思维体系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谢铢钱 夜雨儿 字136 2011-08-16 06:31:05
🙂独辟蹊径,豁然开朗。推之必也! 友直友谅友多闻 字0 2011-08-14 19:42:38
🙂我正在写这样一篇东西 猪啊猪 字65 2011-08-14 11:21:02
😮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点小玩意,重点在墨家
🙂一事不明,为何要“重新构造一个新的思维体系”呢? 2 心文连博 字1650 2011-08-21 00:23:53
🙂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中所展示的思维实践方法 冷眼看天下 字15 2011-08-16 22:34:01
🙂您的说法不够准确(兼论东西方思维) 52 达闻奇 字2645 2011-08-16 19:26:37
🙂拍案 3 青山碧水间 字304 2011-08-21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