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41—1943年苏联红军在克里木地区的争夺战 -- 苏芬以北

共:💬25 🌺1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1941—1943年苏联红军在克里木地区的争夺战

本文拟题作《黑海的怒涛——1941—1943年苏联红军在克里木—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战》,准备在《舰载武器》杂志上发表(这可是人家编辑主动跟我要的稿子呀,紧张兼兴奋ing……),特先发在大牛辈出的河里指望收获几块板砖把我拍清醒点,好把稿子改得更满意一些。希望诸位仁兄前辈莫要吝啬你们的意见哟!兄弟先在这里道谢了!

已经约稿,谢绝转载,谢谢!

一、不得不为的反击——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初期,由于希特勒妄图攻占莫斯科的“台风计划”来势汹汹,苏军最高统帅部被迫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北方,而对战线南端的防御心有余而力不足。基辅会战结束后,丧失主要力量的西南战线形势急剧恶化,至1941年冬季,除塞瓦斯托波尔仍在苦苦支撑外,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均已陷落,德军距离苏联腹地——高加索地区仅隔一条狭窄的刻赤海峡,对库班河流域的粮食产区和高加索的格罗兹尼油田、迈科普油田等重要战略资源产地产生了极大威胁。更致命的是,一旦德军就此占领高加索,那么苏军就有转入内线作战、被半面包围的危险。

对此局面苏军统帅部当然不能容忍,12月5日莫斯科会战结束后,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牵头制定了南部战线的反攻计划。而这次反击计划关键的第一枪,选择在刻赤海峡打响。

年底苏军外高加索方面军(12月30日起改称高加索方面军)在红海军黑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的配合下发起了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

苏军最高统帅部直接制定了战役计划。战役企图是,先以一部在刻赤半岛东端实施登陆,尔后趁德军主力被吸引到半岛东部再从位于半岛颈部的费奥多西亚地域实施登陆,以达成解放刻赤半岛的目的,打破德军进攻库班河流域及高加索的企图,间接为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减轻压力,并取得解放克里木乃至南乌克兰的前进基地。

战役第一阶段首先由51集团军(辖两个师又两个旅)在刻赤半岛东北部发起。经查明,登陆部队的当面之敌是德军第42军46师和罗马尼亚第8骑兵旅以及一些营级的守备分队,共约20000人左右。

1941年12月25日,51集团军224、398步兵师及第12步兵旅开始行动。这些部队分成五支登陆队从北高加索的捷姆留克和库丘古雷出发,冒着德机空袭和七级大风,于12月26日拂晓至上午10时30分,先后在刻赤北面的塔尔汉角、赫罗尼角、久克角登陆成功,共有2830人、6辆坦克和17门火炮成功上陆并建立登陆场,随后部队转入防御。

与此同时,302步兵师也从塔曼搭乘刻赤海军基地舰船出发,并于晨5时和5时20分在卡梅什布伦、埃利季根登陆成功,在卡-埃一线共成功上陆2174人。

此外,26日晨0时30分,44集团军236步兵师,从黑海岸边的阿纳帕出发,当日拂晓抵达刻赤半岛南部的奥普克角附近海面,计划在此登陆,但因风大和沿岸薄冰没有实施。部队返回到新罗西斯克,改为加入到28日的第二阶段登陆行动当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大风和海面浮冰的缘故,苏军的登陆分队人数很少,初期只有5000人左右。德42军军长斯彭内克中将急令德73师和罗马尼亚第4山地旅、第8骑兵旅前来增援,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把登陆部队赶进海里。但红军顽强地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此后亚速海区舰队一直没有停止向刻赤登陆场运送兵力和技术装备,至31日又运来后续兵力17000余人,红军在此站住了脚跟,并发动了反击。

南北两路苏军的成功登陆已对刻赤形成了夹击态势。为避免在此覆灭,12月30日,守卫刻赤的德军部队沿铁路向克里米亚强行军撤退,51集团军随即解放了刻赤。

当德军还在为围剿刻赤的红军登陆部队而焦头烂额时,更致命的打击到来了。28日夜8时,第二阶段登陆战斗开始。登陆费奥多西亚的编队代号为“А”,而增援卡梅什布伦的编队代号为“Б”。 向费奥多西亚进发的44集团军А登陆编队(157、236步兵师、63山地步兵师)23000余人编为两个梯队共四支登陆队,分乘黑海舰队作战舰艇和9艘运输船,中途遭遇德军空袭,目标最大的“红色克里木”和“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均被击中十余次。但登陆部队毫不畏惧,继续按原定计划航行,并于29日晨3时50分进至费奥多西亚港外。

经过十几分钟的火力准备后,载运第一梯队预备用来抢滩的强击群的护卫艇队冲进港内,随后载运其他登陆先遣部队的驱逐舰和扫雷舰也相继进港,没有受到岸上火力的射击,遂开始登陆,至晨9时15分,第215山地步兵团和633步兵团上陆完毕。由于上陆较为顺利,且拥有黑海舰队主力舰只强大的火力掩护,故44集团军当日即夺回费奥多西亚城并继续向西、向北发展。

第二梯队与31日凌晨1时30分在费奥多西亚登陆,进一步加强之前登陆的157步兵师。海军方面,黑海舰队派出的破坏队于30日晨2时45分到达海岸附近,以火力协助陆军击退罗马尼亚第4山地步兵旅并攻克科克捷别利。

卡梅什布伦方向上,44集团军Б编队也在28日夜间将236步兵师一部载至登陆场,加强了51集团军的力量。

这次登陆战中,苏军还实施了一次规模不大但是非常漂亮的空降作战,由空降第2军一个营450人为主承担这次任务。原定该营在刻赤西面的实施伞降,以占领桥头阵地,掩护登陆部队。但由于亚速海结冰拖延了登陆部队行动,空降兵遂改变降落地点于半岛颈部的阿拉巴特峰腰部,目的是切断德军逃回内陆的道路,协助44集团军歼灭敌人。

12月31日夜,空降兵们乘Дб-3型运输机,从克拉斯诺达尔机场起飞,在预定地域降落后迅速投入战斗,他们夺取了附近的一个敌军炮兵阵地,并多次以伏击和突袭方式打击敌人,空降兵组成的破坏群瘫痪了敌人的通讯与交通联系。由于其活动范围很大,给德军造成了苏军实施了大规模空降的错觉,造成军心动摇。登陆部队解放费奥多西亚后,空降兵即与之会合并撤回塔曼半岛。

另外,在营主力投入战场前一周,数个携带电台的侦察小组就已先行在刻赤半岛伞降,对敌军的布防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并将情报发送回司令部。高加索方面军在登陆前对敌军情况的掌握多是来自这个途径。

51集团军在解放刻赤城后开始追击敌人。其中在刻赤登陆场上陆的部队攻克巴格罗沃,并沿铁路和公路之间尾随撤退之敌进攻,29日到31日期间经历一系列战斗后抵达弗拉基斯拉沃夫卡与阿克莫奈之间地域与之前在此战斗的空降兵会合;卡梅什布伦登陆场上陆的部队在击退了德军向埃利季根的反扑后亦进行追击,相继突破了马尔福夫卡和乌尊阿亚克东南地区德军的防御,30日进至费奥多西亚湾,与第二阶段登陆的44集团军部队会合。

在战役中,黑海舰队派遣各种大小舰艇组成了数支火力队负责对登陆队进行火力掩护和对刻赤敌军的压制,计有黑海舰队巡洋舰两艘(“红色克里木”和“红色高加索”号)、驱逐舰6艘(“塔什干”号等)、3艘浅水炮舰、5艘扫雷舰以及其他船艇40艘,亚速海区舰队出动3艘浅水炮舰、扫雷舰5艘、鱼雷艇护卫艇等40艘,其他上陆工具船只162艘。其中,“红色克里木”和“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既为登陆队提供了有效的火力保障,还直接装载兵力参加了费奥多西亚登陆作战。黑海舰队还出动了数艘潜艇对费奥多西亚登陆船队实施了护航保障,分别是在费奥多西亚湾东南海域的“Щ-201”、“М-51”号潜艇和科克捷别利海域的“Д-5”号潜艇。

此外,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援的还有部署于丘什卡沙咀、图兹拉沙咀的炮兵群,以及方面军航空兵飞机500架、黑海舰队航空兵飞机161架。

苏军勇敢坚决的登陆作战使德军和其帮凶国如罗马尼亚等国军队措手不及,向后撤退了100~110公里。至1942年1月2日战役结束,苏军已在锡普什湾沿岸到科克捷别利一线建立并巩固了一条弧形的战线,在此与敌军的两个师又两个旅进入对峙相持状态。

据统计,在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役期间,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经海路共向刻赤半岛(刻赤、卡梅什布伦、费奥多西亚三个登陆场)运送官兵261506人、军马25416匹、火炮1596门、坦克629辆、装甲汽车217辆、弹药55806吨,而这么巨大的运输量全部是水兵们冒着德机无日不为的轰炸扫射以及岸炮和舰炮的轰击完成的。在渡海而来的数十万官兵和大量技术装备及物资为主的基础上,苏军组建了克里木方面军(辖44、47、51集团军,编成内还包括仍在进行着英勇防御的塞瓦斯托波尔地域,以及黑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半岛中部的列宁斯克。

二、虽败犹荣的退却——克里木防御战役

在刻赤-费奥多西亚战役完成后,为了引开围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德军,同时为刻赤半岛登陆部队减轻压力,1942年1月5日,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半岛西南海岸的叶夫帕托里亚又发动了一次登陆作战,由一个经过加强的700人的海军步兵营承担这个任务。1月4日晚23时30分登陆兵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发,5日晨3-6时上陆完毕。水兵们勇猛地扑向城市,上午11时控制了整个市中心。德军大惊失色,急忙调集刚刚赶来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105步兵团、22师侦察营和工兵营进攻叶夫帕托里亚,试图把登陆兵赶下大海。海军步兵坚持了三天英勇战斗,一部向克里米亚内陆的草原突围继续进行游击作战,一部坚守海滩阵地直至最后一息。

克里木方面军组建后,苏军开始了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但是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1942年1月初德国曼施坦因上将的第11集团军重新攻占费奥多西亚,俘虏苏军一万余人,迫使苏军战线南段后退了40公里左右。3月13日,苏军集中8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发动进攻,迎头遭遇加强了第22装甲师和第28步兵师的第11集团军的反击,激战至4月11日苏军的三次进攻未能取得突破,只得全军就地转入防御。

虽然苏军的进攻没有成功,但是曼施坦因非常清楚,只要有这支20多万人的强大力量在自己的翼侧,不要说攻克塞瓦斯托波尔,就是11集团军本身也时刻有被苏军“包饺子”的危险。于是曼施坦因向希特勒进言:先取刻赤,再攻塞瓦斯托波尔。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计划,并且为第11集团军调来大量的航空兵用以支援向苏军的进攻。

而此时,拥有兵力和技术装备上优势(除航空兵外)的苏军却犯下了一个大错。在不懂军事的大本营代表梅利赫斯的布置下,苏军把多达15个师的兵力密集部署在了直接与德军接触的一线防御阵地上,其防线正面只有16公里的宽度。在二线防御的13个师(旅)虽然配置较一线松散,但是距离第一道防线还是太近了(第40坦克旅甚至距离一线的398步兵师只有10公里左右)。最后在宽大的半岛中部却只放了三个师。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如此密集部署的军队可能是阻挡来犯之敌的铜墙铁壁,但在空地协同的现代化火力战中,这样做则无异于会把兵力白白的消耗在敌人的炮火中!方面军参谋长托尔布欣将军见此情景心急如焚,一再向梅利赫斯进言,但梅利赫斯自恃大本营代表的身份,是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哪里听得进去,反而解除了托尔布欣将军的职务,把他发配到了斯大林格勒军区。

就这样,兵多将广的克里木方面军却迎来了一个凶险的结局。5月8日,德军集中两个军(30军、42军)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又1个骑兵旅的兵力,在大量航空兵的不间断支援下开始进攻,当日即突破苏军防御阵地。由于部队没有料到德军的突然进攻,防线之间缺乏纵深配置,更没有预备队,苏军在战斗一开始就伤亡巨大、阵地一冲就垮且很难弥补,只能一退再退。但是红军将士顽强战斗、步步抗击,屡次被突破阵地又屡次组织起新的防线:

8-9日,德军利用苏军左翼(南部)薄弱的弱点,一举从此突破,苏军被迫改变战线向北部收缩;

10-11日,47集团军、51集团军、44集团军沿西-东南方向建立起新的防线。德军22坦克师从中央突破了51集团军的阵地,但旋即就被苏军55、56坦克旅和236步兵师在基耶特附近重新阻挡住,56坦克旅还组织了几次反冲击;

12日,44集团军和47集团军在阿斯塔班-列宁斯克-阿迪什麦尼德一线附近建立防线;

13-14日,德军突破了半岛中部的“土耳其沙堤”一线苏军防御阵地并继续向东北方向进攻,苏军三个集团军被压缩在了狭小的刻赤半岛东北角地区。与此同时,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4月20日两只舰队奉命脱离克里木方面军建制)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式的运输行动,将处于危急中的44、47、51集团军剩余部队和随军撤走的群众运到高加索和塔曼半岛。

15日,德军占领刻赤,而克里木方面军的部队也大多乘船离开了刻赤。至20日,刻赤附近已无战事,至此德军重新占领了刻赤半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战苏军损失极其惨重,牺牲和被俘人员达16万,第51集团军司令员ФН利沃夫中将牺牲,另有2万余人受伤。经红海军运输撤回的官兵及群众共计175434人,另有伤员72434人、战马832匹、各种火炮迫击炮99门、坦克108辆、弹药854吨。

鉴于克里木方面军首长在战役中的失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最高统帅部撤销了大本营代表梅利赫斯和方面军司令员科兹洛夫中将的职务,并将两人降衔发配,再也没有重用过。

克里木方面军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该部的行动吸引了绝大部分德军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兵力,进而延缓了其进攻高加索的脚步。同时,撤回塔曼的44、47及51集团军余部经过补充后又编入了新组建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在1942年夏季的艰苦战斗中又立下了殊勋。

三、战场主动的易手——高加索防御和进攻战役

1942年5月19日,最高统帅部撤销了克里木方面军的建制,参加克里木防御战役的三个集团军撤回塔曼后于20日划归新组建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同时为方便指挥作战,再次把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地域、黑海舰队、亚速海区舰队和刻赤海军基地划归方面军指挥。

7月4日,在孤军奋战、顽强坚持了长达250天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终于被德军攻陷(但隐蔽在阿吉姆乌什凯采石场的部队又借助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10月31日)。这样,德军便再无后患,德国“A”集团军群司令李斯特元帅便挥2个装甲集团军(第1、4装甲集团军)、两个合成集团军(第17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以及第4航空队,共16.7万人、1130辆坦克、4540门火炮迫击炮、近1000架飞机的强大力量,由顿河下游向高加索地区开始了进攻,著名的“高加索会战”爆发。苏军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共11万人在兵力和技术装备均处劣势的情况下且战且退,逐步向高加索山区靠拢。虽然在夏季的交战中先后失去了克拉斯诺达尔、斯塔夫罗波尔、迈科普等要地,但在这期间苏军组织了阿尔马维尔-迈科普防御战役(8月6日-17日)、新罗西斯克防御战役(8月19日-9月26日)、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防御战役(9月1日-18日)、图阿普谢防御战役(9月25日-12月20日)和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防御战役(10月25日-11.12日)这五次防御性战役,最终德军被阻止在奥尔忠尼启则(今弗拉季高加索)接近地一带。德军损失十余万人的有生力量,丧失了进攻能力,被迫转入防御。

1943年1月1日,外高加索方面军(此时原北高加索方面军因战略态势改变而改编为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和重建的南方面军发动反攻。此时因为德军机动兵力已全部被抽调至斯大林格勒战场上,德军A集团军群只能孤军作战。苏军已经摆脱了会战初期的被动局面,兵力和装备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共有三个空军集团军支援这次进攻。2月9日,苏军发起克拉斯诺达尔战役,战役结果是德第17集团军和坦克第1集团军被迫退到了库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岛,在那里组织起了“蔚蓝色防线”,才顶住了苏军的猛烈攻势。

克拉斯诺达尔战役前期,黑海舰队运载兵力约15000人在新罗西斯克西南海岸登陆,登陆兵上陆后顶住了德军的反扑,守住了梅斯哈科地区并将登陆场扩大到约30平方公里(2月15日)。这块被称作为“小地”的登陆场在苏军手里坚持了六个月,直到苏军发起新一轮攻势——新罗西斯克-塔曼进攻战役。

为保障“小地”的安全,削弱强大的德国航空兵部队,派驻北高加索方面军的最高统帅部代表、苏联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元帅决定进行一次决定性的空战战役,即库班空战。他从统帅部预备队中调来大量歼击机和轰炸机共三个军的兵力以加强北高加索方面军航空兵(空军第4集团军)部队,由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司令员维尔希宁空军中将直接指挥战斗。这样虽然苏联空军的主要出动基地克里斯诺达尔机场距离梅利哈科航程较远(几乎是德军飞机航程的两倍),且航线要经过地形复杂危险的高加索山脉,但凭借更加高明有效的指挥以及逐渐加强的数量优势,苏军渐渐地把制空权拿到了自己手中。

其时集中优势兵力的和火力的德军向梅利哈科登陆场疯狂进攻,并在小地东南方向取得了一块阵地,德军妄图借助航空兵的掩护将这块阵地与主力阵地连接起来,进而分割并消灭苏军登陆部队,但苏军挫败了德军的图谋。4月20日,歼击航空兵第3军、轰炸航空兵第2军等部一面与德机空战夺取制空权,一面对德军战斗队形展开数次编队突击,在夜间又得到了黑海舰队航空兵的支援,继续对德军战斗队形和机场进行袭击。战役后期,由于德军从各处调集了超过1400架飞机,苏联空军一度处于被动,但第4空军集团军及时调整战术,将强击机和轰炸机采取大编队方式单独执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而把抽调出来的歼击机用于与德军争夺制空权。同时歼击航空兵还扩大了防区范围,并积极组织小编队对德机展开游猎作战。从4月17日到6月7日,经历50天激烈的空战争夺,苏军以一半损失于德军的代价击落击毁德机1100余架,从而取得了整个高加索和克里木上空的制空权。

库班空战的胜利不但使苏军的头顶取得了安全,并且也进一步削弱了德军。而放眼卫国战争的全过程,红军也正是这样通过艰苦的战斗一点一点消耗着敌人,最终达成了对曾经不可一世的敌人的优势,并最后转化为胜利。

四、胜利反攻的前奏——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

1943年9月,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德军已被基本肃清,只有德军“蔚蓝色防线”所庇护的塔曼半岛仍没有解放。这样,攻破“蔚蓝色防线”,彻底驱逐和消灭德国第17集团军(下辖第49山地军、第5、44步兵军和罗马尼亚第5骑兵军及第4航空队一部)的任务就提上了日程。

北高加索方面军部署了第9、56、18集团军和空军第4集团军,于9月9日在“蔚蓝色防线”的北、中、南三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了进攻,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开始。这次战役体现出了苏军首长日臻成熟的高超军事艺术。战前苏军在物资调运、政治宣传和兵力部署上均考虑周全,第18集团军军事委员会还对官兵发出号召:“战友们!从敌寇手中解放塔曼半岛的时刻快到了。你们要发挥巨大作用,全国人民将紧张而满怀希望地注视你们的战斗行动。”

“蔚蓝色防线”能够顶住苏军长达半年的攻击,从而保住第17集团军的苟延残喘是有其道理的。早在1943年1月,出于对红军强大攻势的畏惧,撤到塔曼的德军就驱赶当地群众为其构筑了由战壕、反坦克壕、掩蔽部构成的绵长的防线(由彼列科普沙咀到梅斯哈科的海边,贯穿整个塔曼半岛),以及与这些工事相连接的、可以供装甲部队和野战部队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及若干个较大的抵抗枢纽部。防线有宽达6公里的纵深。而在“蔚蓝色防线”的后面,还有几道防御阵地。

经过五天的激烈战斗,苏军各部均达成了各自的战术目标:第9集团军突破了红十月村附近的德军防御,继而解放了库尔干斯卡亚,然后和经由亚速海区舰队运送的登陆部队协同解放了捷姆留克。第56集团军突破了德军重点设防的克雷姆斯卡亚镇,一举从这个敌人最寄予厚望的地区向深远发展40多公里,又相继解放了格拉德科夫斯卡亚、斯塔加耶夫斯卡亚等地,其下属的第2近卫步兵师由于在突破克雷姆斯卡亚的战斗中建立的英雄功勋而被授予“塔曼师”称号。第18集团军从格连吉克出发搭乘黑海舰队舰艇在小地登陆,迅速解放了新罗西斯克,随后在上巴坎斯基击败了罗马尼亚第5骑兵军,继续向阿纳帕挺进。

9月20日,第56集团军解放库丘古雷;10月3日,第18集团军解放塔曼,德军撤往克里木。至此,塔曼半岛和库班河下游地区全部解放,整个高加索的敌人清除完毕。

接下来北高加索方面军准备发起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目的是在刻赤半岛上夺取一个前进基地,以便接下来配合乌克兰第4方面军发起解放克里木的攻势。计划刻赤为主要方向以56集团军(1943年11月20日起改编为独立滨海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在刻赤东北和东面、埃利季根为次要方向以18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师分别登陆,建立登陆场后发起向心突击,从而夺取刻赤半岛东部和卡梅什布伦港。登陆战役由黑海舰队派遣的16个快艇队、2个炮火队和2个支援队及空军第4集团军、黑海舰队航空兵飞机1000余架负责运输和支援,此外还有76m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667门、火箭炮90门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持。

敌人当然清楚红军的这次登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毕竟,这已经不是1942年年初了。冬季斯大林格勒的惨败耗尽了德军进攻实力,而在北线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交战则标志着卫国战争的攻守已经易位了,德军全线都在收缩,唯独缺乏实力的南线却还孤兀地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暴露着。日耳曼人意识到,现在处境险恶的人是他们了。

为了推迟覆亡的到来,德军倾尽全力进行防御和反扑。在登陆作战开始前夕,北高加索方面军炮兵司令员АК西夫科夫中将就在炮兵观察所被弹片击中牺牲,苏联军人承受着敌人最后的疯狂认真地进行着战役准备。

10月31日傍晚,登陆部队分三个集群(第1、2集群计划在刻赤上陆,第3集群计划在埃利季根上陆)上船出海。由于海况恶劣,原定先行登陆的56集团军未能按时在刻赤上陆,遂改由18集团军318步兵师先行于11月1日凌晨在埃利季根登陆,先期登陆的是第318步兵师一部和一个海军步兵营。上陆后部队抢占了一块正面宽5公里、纵深约2公里的登陆场,并在得到塔曼半岛炮兵和空军第4集团军航空兵的支援后巩固了埃利季根登陆场,直到11月2日德国、罗马尼亚海军封锁埃利季根海域,苏军仍然坚持向埃利季根登陆场输送部队到11月3日,共计登陆9418人和67门火炮迫击炮。此后埃利季根登陆兵抗击德17集团军的反突击长达36昼夜,牢牢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趁敌人无暇顾及之机,亚速海区舰队遂运载56集团军登陆兵在刻赤东北的茹科夫卡、马亚克一线登陆。登陆部队顺利发展,肃清了刻赤东北郊的敌人,将战线推进到了阿吉姆乌什凯和布尔加纳克附近,在此巩固了阵地,一支坚守这块登陆场至1944年克里木进攻战役开始。

埃利季根登陆场坚守到12月6日德军的反冲击攻破防御外围,1500余名登陆兵奉命向刻赤南郊突围,试图与刻赤东北的登陆部队会合。他们出敌不意地徒渉穿过卡梅什布伦东北部的沼泽地,12月8日攻下了刻赤南郊米特里达特山主峰,另有一小股苏军兵力甚至穿过刻赤敌人的封锁,成功地与56集团军登陆部队会合。为了支援这群勇敢的登陆兵,苏军于12月7日和9日分别又在刻赤南郊沿海实施登陆,把海军步兵83旅送上滩头,试图支援米特里达特山上的守卫者们。但是德军大量的装甲兵和航空兵压迫着援军无法继续前进,鉴于增援无望且难以坚持,10日至11日苏军把米特里达特山的部队和刻赤滩头的增援部队撤往奥帕斯纳亚,用以支持有希望的刻赤北面登陆场。

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的意义在于苏军在德军重兵防守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牢靠地楔进了一颗钉子,为1944年4月苏军发动的南线大反攻——克里木进攻战役取得了可靠的前进阵地(战役中苏军独立滨海集团军即是从刻赤登陆场上陆并向克里米亚半岛内陆发动向心突击的),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反攻的前夜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从1941年那个苦苦支撑的冬季,到1943年充满胜利热情的冬季,苏联红军走过了不平凡的两年。但是正如从黯然撤离克里木到干净利落地反击回来那样,这块险要而又洒满了英雄热血的土地始终默默诉说着一个真理:天道好还,正义必胜!

关键词(Tags): #卫国战争#战史#登陆战役#克里米亚通宝推:光头佬,北纬42度,mezhan,妖猫drake,p3p2p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