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我对跨越和高铁的看法 -- 达雅

共:💬305 🌺2831 🌵1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直以为达雅是个右派,现在又多了个文章证据。右没什么不好

,可也没什么好----倾向人人有,但因为自己的倾向,影响了自己的理性与逻辑,实在是挺令人...

因为有中华之星在,那就有个比较,万一引进的动车比输了呢?事实上从十年二十年的周期来看,动车还真有可能比输,因为技术没拿到,维护修理的成本就会高很多。当然了,铁道比航空还是强不少的,至少是自己能生产动车了。

无论如何,达雅的文笔流畅,读起来有“飘逸之气”,真是花团锦簇,做的好文章!

【丘浚】 〔字仲深,号琼山,孙贤榜进士。最号博学强记,洛阳刘少师健戏之曰:“丘先生是有一屋散钱,却少一条索子。”公闻之曰:“刘先生有一屋索子,却少散钱。”盖报之也。其所作史论,必以呜呼起之,人遂称为丘呜呼。〕

----出自《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

刑部尚书王质,始由教官荐授御史,历升参政、布政、侍郎,俱才一考,或未及者。在蜀以廉称,出巡惟蔬食而已,蜀人呼为「王青菜」。在山东有惠及民,召拜地官,舆论欢然。及迁刑部,僚属不乐,言行或少变於前,未几,以失囚左迁。其学甚博,为文或滞,论者谓如蜂采花,不能酿成蜜。-----出自《天顺日录》 (明)李贤(《古穰杂录摘抄》也有此说法)

对于上面这种思想价值,与文学价值的背离,历来有很多高见,至少我上学时曾看过几次对此的讽刺。

丘浚是明中叶的名宦,也是戏曲作家,代表作《五伦全备记》可算是传奇史上反面教材,盖主题陈腐,情节说教,人物刻板,艺术价值几乎一无可取之处。但是他学问其实倒是很高的,下笔不仅有道学气,也有学者气,情节人物至少也在为主题服务,中规中矩在有意识为戏曲,为什么写不出好作品呢?如果一概以“封建思想过度浓厚阻碍了文学创作”未免太拘,《琵琶记》何尝不是一部主题思想不甚高明的说教作品?因此这个笑话其实倒反而更为中肯说中了丘浚的弊病:缺乏一根“才学的钱串子”。

----【读史札记】5、才学的钱串子 作者:zhibeiyou

本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逻辑思维的问题,却如何强烈影响了一个文人的作品价值,没有比zhibeiyou 网友这段话说的更妙的了。

在达雅身上,我却看到西西河右派的一个典型特征----漂亮文章,烂理论(逻辑/论证)。

当然,比起南方系的文章,还不够煽情,让人觉得“嚎丧之人”不可过责,不是有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嘛”!

所以呢,达雅还是个好同志,并非以漂亮的文字,来煽情感人,仅仅是真的以为

中国的技术工作,尤其是长时间连续生产的技术工作,例如化工、铁路、航空,瓶颈一般都不在技术

引用上面的几段,绝非讽刺,请达雅勿生气。

仅仅是这类文,本身是极具讽刺意味。

如果类比,只能拿龙应台这种文人来做靶子,能在西西河里面待的,都不配这个待遇----毕竟,河里的人,无论左中右,都自视站在老百姓这一边的,龙应台这类,是不把大陆普通工人农民之类,当人看待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