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80 🌵12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京剧没落的根本是现代化的中断,这在今天的大环境下是必然的

现在回头来看,前三十年无疑是京剧史上发展的最高峰,无论是从京剧的传统化角度,还是京剧的现代化角度。

从传统的角度,第一,中国革命的胜利将与婊子并称的戏子重新定义为演员甚至人民艺术家,虽然与此同时京剧也随之“降格”为人民群众艺术,而不再是八旗子弟达官贵人把玩的国粹。这种人民主体性的回归或者向草根的靠拢不仅使得京剧极大改善了本行业人才的来源和渠道,而且一下子获得了一个超大基数的观众市场。这对京剧发展的实质意义远远大于梅兰芳博士在国外表演获得的惊艳称赞,那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自信的民族在艺术领域再一次向洋人的邀宠,外国人客气了两句,反成了自立于世最权威的招牌与文凭,怪事从来有,今天还依然。

第二,前三十年特有的举国体制将诸多优秀的人才集中到了京剧领域,这种人才的集中,不仅是说,国营化打破了过往梨园行业内门户林立戏子相轻的状况,从而才有了类似60年代四郎探母大汇演的盛况,而且这种人才的引进与集中包括了从编剧、唱词、唱腔、伴奏、舞台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对梨园之外的人才的引进对于京剧的体系化和多样化是功不可没的。须知,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向来视戏曲为下九流之类,偶尔把玩一下尚可,专心打磨则就无暇为之了,更不必说将其作为一个学科专门研究。举一个例子,有一些旧戏的唱词十分类似90年台某些港台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读起来就不知所云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写唱词的不过是混碗饭吃,如果个个都有编写牡丹亭西厢记的本事,那既便不去科举应试,做个清客门人之类也要有面有钱的多了

-------------先歇歇:)------------

通宝推:Emy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