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来到这样的阵地上,懦夫也会变勇士。 -- 桃源客

共:💬13 🌺3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载]来到这样的阵地上,懦夫也会变勇士。

近日,《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志愿军老兵边震遐。尽管当年未能亲历最激烈的战斗,其回忆依旧震撼人心,特此转载如下:

边震遐退休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文学编辑。他是上甘岭战役刚打完后,第一批冲上上甘岭进行报道的战地记者之一。但要他说起那段经历,老人总觉得不合适,认为比起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战士,自己算不了什么。

  1953年春,17岁的边震遐作为一名部队摄影记者,入朝参战已2年,按规定需轮换回国。边震遐遗憾自己还没有火线采访的机会,反复向上级请求,终于在摄影组长王纪荣带领下,来到了大战刚刚结束的上甘岭。

  “随手抓把土,就可以找出弹片。在交通壕外的任何地方,随手扯一个衣角、一截皮带,就可能拉出一具遗体甚至一串遗体。”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如此惨烈场景,边震遐还是难受得发懵,“按照敌我死伤人数统计,当时每平方米土地上,倒下了9个人”

  第三天清晨,在敌人炮击间隙时,边震遐目睹了一位上海籍文化教员处理烈士遗体的情景。他已经完成了260多具烈士遗体的处理,立过二等功。在敌机敌炮昼夜轰击下,阵地上无处可以掩埋烈士,开头刚埋下就被炮弹和航弹重新炸出,惨不忍睹。如果运向后方,通过敌机敌炮封锁,有时为一具遗体得赔上两名战士的生命。后经上级批准,不得已采取唯一可行的办法:用背包带套住烈士双脚,集中拖进山坳,随后借助敌机敌炮轰炸翻出的松土滑落山坳,自动掩埋烈士。边老回忆说:“我问过这位文化教员:执行这样的任务,心里怕不怕?他说:‘怕啥?都是亲人。只是环境太特别,委屈了战友。’”

  在上甘岭采访,边震遐27天没洗脸。当时,战役虽然结束了,但零星战斗还在继续。他有次卷袖子,突然一枚弹片掉了下来,原来不知不觉自己已经 “中弹”,万幸没伤到皮肉。还有天晚上,边震遐登上山顶,拍摄我炮兵夜袭敌阵的场面。回主坑道时,遇上敌炮还击,他因震动滑下山坡。如果滑到山脚就必死无疑,不是炸死就是被流土活埋。他本能地张开双臂,想拉住什么,结果拉住的是一只手臂,救了一命,“照明弹下,我看到这只手臂已经干枯发黑,从手指上套着的五个木柄手榴弹的拉火环,能看出是我军的烈士。关键时刻,烈士的手救了我一把。”

  “比起那些十八九岁就在战场上牺牲的年轻人,我很幸运了,多活了好几倍呢。”边震遐说,在上甘岭清理阵地时,他见到刚出土的两名志愿军烈士,连着一挺轻机枪,一前一后倒在一起,前面的战士双肩扛着机枪腿,后面的战士握着机枪把,显然是在向山顶冲击时同时牺牲的。

  “像黄继光一样用身体堵敌人碉堡射孔的英雄,光在597.9阵地上,就有7名之多。”边震遐说,“在烈士面前,我热血沸腾,却强忍着不落泪。来到这样的阵地上,懦夫也会变勇士。”

  边震遐说:“那场战役,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有最优良的传统,只要为正义而战,总能走向胜利。”

参加上甘岭战役的第15军,回国后编撰了一部该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书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有的战士抱住敌人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有的战士用不装刺刀的卡宾枪筒扎进敌人的脑壳,足见当时战斗之惨烈。遗憾的是,这些烈士在投入激战之前,为保密需要,将身上所有的部队番号和姓名都清除干净了,牺牲后也就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

边震遐在上甘岭期间,还曾目睹神枪手张桃芳一日毙伤4敌。他拍摄的张桃芳创造毙伤敌人第82名纪录时的形象,后来见诸国内多家报刊。

张桃芳所创造的辉煌战绩,实际上也包含着战友们付出的生命代价。边震遐回忆,在拍摄照片的次日,敌因连续遭到我狙击袭击,调动两辆坦克抵近射击进行疯狂报复。张桃芳的战友——副班长张余福和战士魏国清同时牺牲。“只隔一夜,两位生龙活虎的狙击战士,就在我们眼前永远消失了。”

阵地上的清水是徒步运输员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没法洗脸洗澡洗衣。回到机关,脖子上的污垢能像锅巴似的揭下来,脱下棉衣时,边震遐还发现棉絮中带回了两块炮弹片。

边老后来著有《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Tags): #军史钩沉通宝推:乾道学派,饭饭之辈,艾义,乡谊,猪头大将,dahuahua,梓童,菜菜丛,日月光,船长阿道克,Alarm,方恨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