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文革 -- 史文恭

共:💬1222 🌺12097 🌵36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们通过时间轴来看,会比较明了(涉及国家比较多)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一系列文件,结束了法国试图重新占领中南半岛的战争,并规定了中南半岛三国既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有通过选举自由选择国家前途的权力。这个协定被当时竭力阻挠会议进程的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称为“自由世界”的灾难。也正是在日内瓦协定中,中国政府对越南承诺:为保证与争取(日内瓦)协议彻底实施,为刚维护和巩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而努力。这个是,第一份以国际公约确定中国在中南半岛三国权力和义务的国际公法,对美国当时全面遏制新中国这个基本策略而言的确是个灾难,而对新中国而言是一次无可争议的胜利。

1954年9月,旋即做出反应的美国,由杜勒斯牵头组成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试图以联合行动的方式介入中南半岛事务。尽管,此前美国和英国一度达成协定承诺以和平方式达成越南的统一。但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日内瓦协定后承认,如果在1954年就举行大选在80%的人一定会选择胡志明。于是,美国政府在日内瓦协定规定的300天自由迁徙的时间窗,大量迁徙北部天主教教徒南移。并最终,选择吴庭艳政权对抗北方的越共。其实,早在法国和美国就越南问题达成一致的1954年,当时的法国总理孟戴斯.佛兰斯就直接说,吴庭艳是一个完全负面的选择,他从没有接受美国和法国任何一项建议,他只会把局势拖入灾难。最后迫于时间,美国还是选了吴庭艳。这个迫于无奈的临时选择,是美国最后在越南失败的开始。

1956年3月,吴庭艳政权在美国全力援助下破坏南北协商宣布独立,同年9月美国通过外交文件NSC5612/2的方式正式予以确认。对此,中越两国政府断然拒绝。此时,赫鲁晓夫刚于1953年上台不久。出于国内斗争的需要,开始在国外政策上走三和路线。这,埋下了中苏分裂的阴影。同年,南越方面开始全面搜捕和杀害异见分子,南北越关系开始逐步走向全面对抗。

1957年,1月赫鲁晓夫公然建议,南北越南双方作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加入联合国。同年,胡志明让黎笋出任越共第一书记职务,开始准备对南越武装斗争事宜。而此时,中共中央在研究当时形势后称,此时对南越武装斗争时机尚未成熟,因待机而动。到1959年,吴庭艳政权在南越激起越来越多的农民暴乱后,越共认为开展武装斗争时机已经到来。在1960年6月中越领导人协商之后,确立在城市以政治斗争为主,在农村以武装斗争为主的方式开展对南越斗争。到1960年9月,在中国做出有关承诺之后越共在9月中央大会上正式确立推翻南越政权最终统一越南为目标的指导方针。而此时寻求美苏媾和的赫鲁晓夫在中苏分裂后得到了印度这个盟友后并没有修改既定的国外政策,此时寻求苏联援助的胡志明只得到了数千条二战老式步枪的回应。对此,胡志明说这些破烂可以去博物馆了。

在这个时候,老挝局势的变化打开了整个中南半岛的局面。中南半岛上的老挝,一直在艾森豪威尔时期,被称作中南半岛的瓶塞子。中南半岛问题的重中之重。即使在肯尼迪政府上任之后,退休的艾森豪威尔还一而再的提醒肯尼迪政府不能忽视老挝。其实,在1955年之后,美国政府就认为老挝问题不可能通过政治来解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指导思想,使美国通过在老挝扶持一个象吴庭艳那样的不得人心的政府来对抗与遏制共产主义。实际,也正是这样的不得人心的极右政府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为所欲为,迫使包括中间派甚至保守派人士无差别倒向左翼。出于策略的谨慎,在中左联盟推翻老挝极右政府后。中共公开承诺不对老挝输出革命,这样以中间与保守势力出面组建的老挝政府试图在大国博弈中以温和的中间姿态寻求独立于和平。但是,这显然不符合美国人的战略目的。1960年,在老挝中左右反复博弈中,中间派的梭发那.富马政府在被极右翼推翻后重新夺取政权。在这之后,梭发那.富马政府立刻就着手改善中、苏、越关系。同年十月,在美国特使试图迫使梭发那.富马政府同极右翼合作失败后,美国政府决绝承认梭发那.富马政府中断美援。梭发那.富马马上转身寻求中国和苏联帮助,老挝内战全面拉开。在以中越为主的援助下,到艾森豪威尔离任前,他已经开始承认,老挝的“沦陷”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1961年,肯尼迪政府在拉开新政府新气象的面具后。开始公然表示,即使没有盟国支持(英国和法国此前全力反对,通过《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干涉中南半岛事务)也将独立执行干预政策。同年3月,老挝内战中美国支持的极右翼武装惨败,美国在老挝的局势已经面临全面失败。同时,作为美国盟国的英法两国坚决不承认美国支持的老挝极右翼政权,并反对派兵进入老挝。此时,美国五角大楼提交的报告称。美国在当年只有派遣6万人的武装力量,才有可能赢得在老挝的优势。但是,如果东南亚美国派遣军队超过一万,一旦其他地区局势紧张,美国将无兵可调。碍于局势和现实,3.23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南,在冲绳美军进入战争状态根据1960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制造中美日紧张态势之余,派遣500美军象征性的进驻泰国。以此来挽回在老挝内战失败后,在中南半岛最后的颜面。同年,美国在古巴的猪湾行动失败后,沉重的挫败了肯尼迪政府干预老挝的信心和决心。终于在1962年七月,美国中国和苏联在内的19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定(老挝中立协定)。但是,在越南局势恶化后,美国的继续干预,在1963年老挝内部再次分裂最终导致老挝废除君主制建立以富马为首的联合政府执政维持共和体制至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越南了,后面的事情可以简写。在老挝的失败之后,肯尼迪政府认定在老挝那样的灌木丛灭火式的行动(小规模武装干预)失败后,应该全面检讨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这个思路,为后面越南局势全面升级以及美国最终全面干预越南战争埋下了种子。简单点说,因为在老挝的失败。美国把南越政府看做在中南半岛最后的防线,为守护这个最后防线在汲取老挝失败的“教训”上,大规模武装干预成为必然的和唯一的选择。

1962年,是微妙的一年。这一年,中印边界冲突发生。此时,北越明确站在中国一边。而在中国打开局势的老挝,苏联在介入后。于柏林,美国和苏联在西柏林地位问题上陷入僵局。赫鲁晓夫,此时需要一个切入点来打开局面。鉴于,中印问题以及北越的立场,很显然赫鲁晓夫对中南半岛局势的扩大化并不关心(直到1963年,北越在中苏公开论战中批判修正主义和和平主义的有关党刊文章中,公开支持的是中国。)。对此,赫鲁晓夫在面对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有关苏联是否会选择介入越南战争中的问题时候这样回答:骑士不会让他的马代替他思考。赫鲁晓夫试图选择打开局面的地方是古巴。

到1964年,鉴于北越对中国的一面倒态度。苏联不仅直接削减对越武装援助,前面说的几千条二战德国破枪的事情就发生在1963年。在1963和1964两年,迫于战争形势急需重型机械设备的北越从苏联的进口设备分别下降了20%和30%.到1963年,美国声称对北越的军事与经济援助,中国派驻人员已经高达80%,而斯苏联则从大林时代的60%比例下降到了15%。因此,美国政府判断。长期保持对北越的强硬姿态,最终会使得北越的内部局势比南越更不稳定。此时,在南越美国武装人员已经上升到了1.6万人。

其实在1963年,在南越由兰德公司策划的针对北越渗透凤凰计划极大的激化了南越社会矛盾和南越人民的激烈抵抗。因此,连吴庭艳政府都开始秘密和北越接触试图缓和紧张局面。而对此,美国政府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因为,美国政府默许了南越军人政变推翻吴庭艳政府。不巧的是,在1963年11月吴庭艳政府后20天,肯尼迪遇刺。

随后,在1964年南越局势日益在内外矛盾中激化。仅仅在1964年同一年,南越就爆发七次政变,此时南越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但是就在1964年,美国政府炮制的东京湾事变,极大的改变了美国公众与国会对越南事物的冷漠态度。8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东京湾决议》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展开包括轰炸北越在内的军事干预行动的授权。而同年十月,尽管赫鲁晓夫在古巴危机后被政变赶下了台。但是,苏联新任领导当局没有改变对华的既定战略到1965年中国公开拒绝承认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公开分裂。美国在分析中苏分裂后的事态后,也开始正式开展对越正式军事干预行动。早在1964年11月翰逊政府就已经完成对北越大规模轰炸的作战计划。而随着中苏分裂的明朗,到19653.2日,美国大规模轰炸计划“雷鸣行动”全面展开。同年底,美国美国驻南越司令请求派驻南越的武装人员从此前1.6万人4急升到17.4万。美国队越南战争从特种作战正式升到有限战争。战争区域从南越扩展到老挝。

早在1964,中国面对越南局势的恶化于同年八月正式提出大三线计划。并在第二年,紧急扩军至500万,在随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防建设被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此时此刻的苏联对于越南局势,还处在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在柏林问题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挫折后,苏共当局对美国的姿态日趋强硬。同时,鉴于美国在越南大打出手的姿态有所顾虑。但是,无论出于对中国问题的考虑,和对美国战略的考虑,苏联此时对北越的支持已经趋于明朗。在1965年到1967年之间,中国对北越的援助已经不局限于物资与技术援助。1965年6月,罗瑞卿和到访的北越总参谋长文进勇的会晤中就承诺,在美国出动海空力量干预北越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出动海空力量予以协助。当,美国地面部队直接参与对北越入侵行动时,中国也将派遣地面部队如越协同作战。同年6月到8月,中国第一批志愿部队工程兵及高抛61、63支队抵越支援。在同年的2、3月,越南人民军和南部武装已经开始针对美国大使馆和军事基地展开积极的和让美国震惊的袭击。到1967年,中国领导人承诺,一旦美国在越南使用原子弹,中国也将向北越提供核炸弹。事实上从1964到1967年,美国驻越军队超过了50万,而此间中国在北越志愿军认识也达到了15万人。随着战争军事的急剧升级,苏联此时的物资援助急剧增加最终远远超过中国,并派遣3000名军事顾问指导战争。越南战争此时已经远远超过了优先战争的范围,而濒临总体战争的边缘。而后面么,对于美国来说,越南既然不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事情应该结束了。

其实话说到这里,我们看看这段历史中涉及的不仅是中南半岛局势,还勾连着中苏从同盟到分裂的历史,美苏从冷战到短暂的媾和再到全面争霸的历史,还有贯穿其间的世界其他地区局势的博弈。总体来说,对于越南的援助,最早于斯大林时期中苏达成了默契。并以此为后盾,越共赢得了对法国的胜利。但是,在1954年日内外协议签订后,因为对于中南半岛的战略利益远近所至,中国和苏联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中苏两国,本身利益而言这对于双方都无可厚非。大体可以这样看,在斯大林逝世后的赫鲁晓夫时代,出于赫鲁晓夫在执政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对于中南半岛以及越南的援助,有一个明显的逐步下降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主动的利用中南半岛局势逐步打开了局面。尤其是在,越南问题一时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灵活的利用了在老挝发生的变化逐步掌握了在中南半岛局势的主动。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越南的步步紧逼,尤其是在老挝失败与万隆会议中国国际影响空前高涨后。美国迫于形势,终于决定在中南半岛放手一搏。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和美国媾和缓和国内外矛盾实现苏联社会转型的赫鲁晓夫,在柏林危机和古巴危机的挫折后备转型触动利益的苏联军工产业利益集团发动政变赶下了台。这个利益集团尽管没有改变对中国的基本策略,但是在越南局势出现重大转变后。尤其是,北越当局在中国积极支援下主动出击,逐步在实战里把美国政府一步步拖入战争泥潭的情况出现后,苏联政府通过压倒性的物质与技术援助有力的支援了越南统一战争的进程。从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看到,出于各自利益的实际考虑。中国的积极,与苏联在中南半岛逐步打开局势后的逐步的援助升级。都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大国之间除利益无他尔。

不过,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中国不仅经历的是一段叫一五计划的美好回忆,和在大跃进与三年自然灾害留下关于饥饿的深刻记忆,还有中苏从论战到最后决裂背后中国国策之争,这样的争端背后有中苏分裂和最终的中美握手。中间的过程里,不仅是在1965年的三线和国防需求第一的指导方针改变了很多人生活水平。也不仅是中苏分裂之后的毛刘之争。还有,从文革开始中国从向苏联一面倒到向美国的一面倒中,既有我们利用美国在越南陷入泥潭后的局势运用,还有毛和林在国策问题最终走向陌路。这里,还有文革。

世界是复杂的,利益是现实的。而我们今天如何看这段历史三十年周期,不止是你选择相信什么的问题。还有一个,你如何从各种事物与利益的关联做取舍做博弈的选择。

面对当年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内外局势。我不禁一次次问自己,换我能比毛做出更好的选择么。起码到目前为止,我自问这个答案依旧是毫无疑问的否定的。不仅仅是对那些细节的敏感,还有事对大势的把握,和对未来的规划。这样的规划说到底,对中国、苏联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未来前途的认识与规划。反对走向苏联红色贵族式僵化和美国做生意要用又红又专的新人,这些事情背后又什么样的细节起了微妙的作用。那都会是后面一代又一代人始终想弄明白的。

而把这段历史和当时的国内外事件决然的割裂。把国内问题仅仅看做一场场传统的宫廷斗争的肥皂剧,恐怕可以娱乐自己无聊的时间,却是不能对认识历史问题与面对现实问题有任何实际的帮助的。

通宝推:唐斩非,流浪行者,飒勒青,avalon,鹦鹉螺,aiyoho,黄世仁,天涯无,唵啊吽,老虎五,大高个子,heraclus,p3p2p1,苍野,米爹,西瓜子,scanning,查查,乡谊,刘枪枪,ljsqt,熊茂成,仲明,长林石室,妖猫drake,路过幸福,box,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