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逝去的乐土

从老年艾德礼的工党政府垮台时起,到盛气凌人、妙语连珠的哈罗德.威尔逊率领工党卷土重来为止,在此期间的英国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一片逝去的乐土。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期则是灰色的,因循守旧的,被执政无道的托利党“浪费的十三年” 不管怎么说,当时的英国都与今天大不相同。当年的那个英国今天已经找不到多少痕迹了,当年你可以开着奥斯汀雪尔兰的汽车(1)造访米兰银行(2),买两份《新编年》或者《画报》,点一根绞盘牌香烟(3),一边在心里盘算周末坐着有轨电车去看泥地自行车赛。当时的人们还可以尽管想象以另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来成为英国人。翻阅一下当年的报纸杂志,很容易就可以意识到当年人们对未来的描绘与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多大差别。例如在当年人们的想象中,“未来”的英国街头自然是英国国产汽车的天下,这些外形笨重古拙的汽车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陌生了——布拉德福德的乔沃特汽车公司(4)不遗余力地为“标枪”与“土星”牌汽车打广告,当然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再好一点还可以“开着沃斯利,生活甜如蜜”。当年正是英国汽车时代的开端,谁也不会想到蓬勃向上的英国汽车业很快就将惨遭灭顶之灾。话说到这里,当年也没几个人能想到“道路自由”的理念将会被一大堆迷宫般纠结的交通管制条例所取代。专用机动车道与郊区限速还没有出现,人们依然在考虑客运直升机场的可行性。

人们的外观也与今天不同。上学的男孩子全都戴帽子穿短裤,砸人家玻璃或者撒谎肯定会遭致父亲大人一顿藤条抽。女孩子们都穿着家纺的套衫,人们都衷心希望她们从未听说过床弟之事。所有的妇女看上去都像家庭主妇,胸衣与女帽依然流行而女裤则基本没人穿。男性视丝般顺滑的八字胡为把妹利器,活领子依然畅销,法兰绒外套依然散发着烟斗的气息。

最重要的是,英国依然是一个军事国家,尚未在思想上摆脱二战的影响。将军们是知名公众人物,喷气式轰炸机是国民自豪感的来源。在六十年代沦为嬉皮士搞怪道具的军装此时在街头巷尾依然十分常见,1947年出台的国民护卫队制度取代了战时征兵制并于两年后全面实行,一直到1963年。超过两百万英国年轻人将会参军入伍,大部分都是陆军。出身高低有别的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当中被聚集到了一起,接受严格的训练与实用的教育,物资匮乏是家常便饭,生命危险也时常降临。青少年要练队列,剪短发,擦皮靴,叠衣服,一遍又一遍。时机到来之时他们当中有些人将会为英国而走上位于远东、巴勒斯坦、埃及或者非洲的战场,而剩下的绝大多数则将会在英国或者德国的军营里度过无聊至死的一到两年。还有一些人会死。在国民护卫队时期英国一共参与了超过50场海外军事行动,共有395名士兵因此牺牲。据说还有几十人在维尔特郡的坡顿丹(5)进行的秘密化学武器试验中丧命。还有人成为了英国原子弹开发的人体试验品,事后有些早已了无生趣人选择了自我了断。国民护卫队整整纠缠与调教了战后英国一代男性,奠定了时代的基调。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反权威的怒火与讽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民护卫队,但是擦皮鞋、注重着装、服从权威的习惯也是由此而来的。总而言之,这一制度将四十年代的氛围延续到了下一个十年,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在其他国家——德国,法国,俄国,日本——四十年代带来的创伤与破坏依然令其疼痛难忍。在英国,最后一批战俘已经释放回家,轰炸遗址上已经重新建起了更为实用而没原来那么富有情调的房屋,但是人们还在努力消化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当年还是孩子的人们自然将五十年代视为正常的时光——对于他们来说,英国从来就是如此,以后也会一直如此。人们渴望着宁静的家庭生活,妇女在家做果酱织毛衣,男子则工作稳定、工时有限。这是对1939-1945年期间痛苦与动荡以及随之而来的核恐怖的有意识回应。宁静的家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解放。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回忆中的战前岁月是一段有秩序的时光。1951年丘吉尔的重新上位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一观点,即英国可以回归到此时在人们心中只剩下依稀印象的等级社会。直到1963年这一时期结束为止,英国上下依然有将近25万人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女仆,女管家,贴身随从等等——还有600名全职男管家。英国依然有幸拥有31名公爵,38名侯爵以及区区204名伯爵。*1* 许多私人公司的上层都给人以军队化的感觉,最上面是充当军官的绅士,往下是中层执行人员。工作场合之外的公众生活被底气十足的官员、医院顾问、护士长、主教与护林员们密切监视着,以今天的标准衡量这些人的权限几乎有点无法无天。绞刑,体罚,反堕胎与男同性恋的强硬法律,一切的一切共同组成了一张控制之网,这张网在五十年代初期基本上无人触动,尽管少不了私下的小动作与暗中破坏。当时的人们大都是顺从的公民而不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消费者,爱国主义还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鸣大放地进行宣传,这一切很快就会变得难以想象。

五十年代中期的英国依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大型英国公司在石油、烟草、海运以及金融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帝国尚未远去,尽管英联邦一词已经家喻户晓。皇室成员依然出访海外,新闻广播与每周杂志依然会耗费大量篇幅报道充满异国风情的土著代表团。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是媒体口中的度假与移民胜地——阳光明媚,富饶而空旷。它们就是英国的加利福尼亚,英国的新边疆。旗帜招展的商务航班在南汉普顿等待升空。此时的英国远非一个闭关自守,排斥外国影响的国家,但是来自意大利或者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与来自美国的影响似乎一样强烈——咖啡馆,丹麦设计,轻便摩托以及一种在广告中被称为“意大利式威尔士干酪面包片”的食物(后来改称披萨饼)都是这方面的明证。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早已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但是在那几年里,人们依然相信英国不但可能,而且可以强大而自信地独立于美国的文化影响而存在下去。再怎么说,英国在人均层面上也依然是世界第二富有的国家。

在公众场合,国家自信的排场依然十足。1953年新任女王登基之时,人们都在谈论——尽管大多有口无心——一个新伊丽莎白时代的到来,一个由音乐家、艺术家与科学家组成的新国家。即便在时过境迁之后重新审视,这一切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从拉尔夫.沃恩.威廉斯(6)到本杰明.布里顿再到迈克尔.提皮特(7),这一时期的英国并不缺乏世界级的音乐家。W.H.奥登(8)与T.S.艾略特也足以与当时最杰出的诗人比肩。雕塑家亨利.摩尔(9)与画家格雷厄姆.萨瑟兰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世界级的大师。丘吉尔在五十年代最初几年重新成为首相时的确有些高龄过度,但他依然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级伟人之一,一位年迈的巨人,他笔下的作品源源不断,他对历史的看法在公众心中留下了如同印章一般的痕迹。他将和五十年代另一位知名作者威廉.戈尔丁一样获得诺贝尔奖。在流行文化领域,电视的稳步普及至少在一开始使得传统的上层社会价值观步入了千家万户。这是安迪宝宝(10)与园艺窍门的时代,是乔伊丝.格伦菲尔与诺尔.考沃德的时代。这也是罗杰.班尼斯特打破一英里长跑四分钟极限的时代(11),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时代(12),赛艇与足球夺冠的时代。即便在探险与竞技界,英国也是一马当先。英国科学界则捧回一座座诺贝尔物理与生物学奖,当时的英国科学家们还没有集体前往美国发展的迹象。

在今天我们这些早已惨遭剧透的当代人眼里,这段时光到处都是社会变革的迹象。从满腹怨气、刚刚成为社会话题的青少年,到马耳他、意大利以及英国本土犯罪集团的发迹,再到第一批圆瞪两眼,喜气洋洋的加勒比移民。厌倦于挫折感同样无处不在,英国的工人阶级的确变得更加富裕起来,但住房条件依然恶劣,除去一小部分极其聪颖且幸运的精英之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工作也是既艰苦又无聊。各种矛盾终将爆发出来,但是身为一个英国人依然值得令人感到骄傲。甚至就连街头的混混都带着本土因素。泰迪男孩(13)身上的奇装异服,天鹅绒领子,长外套与宽松的大衣,完全就是爱德华时代服饰的翻版。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stin_Sheerline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dland_Bank

(3) 即我国所称的白锡包,外链出处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wett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rton_Down

(6)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Tippett

(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c67b01000bl3.html

(9) http://baike.baidu.com/view/990709.htm

(10) 外链出处

(11) 外链出处

(12) http://xmwb.news365.com.cn/ygb/200908/t20090815_2431507.htm

(13) 外链出处

*1* Anthony Sampson, Anatomy of Britain Today, Hodder & Stoughton, 196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