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似血年华——刀锋下的春秋往事 -- 龙啸九天

共:💬27 🌺1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七)致命的软肋

(七)致命的软肋

但拿郑国祭旗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很困难。

因为力量的差距。

和悬殊。

的确,在春秋的江湖上,说到底是力量搏出位的时代。而郑国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经济繁荣昌盛,军事实力雄厚,这样的牛逼的国家,卫国可以撼动吗?

石厚认为可以撼动。

石厚之所以认为可以撼动,是因为他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打仗和打架一样,群殴永远比单挑胜算大。

他收起指向郑国的那根手指,狠狠的伸出其余四根。

这四根手指代表了四个国家——陈、蔡、鲁、宋。

州吁也认为石厚的联合四国的计划听起来很美。

但仅此而已。

原因是联合的成功率太低。

成功率低的国家不是作为卫国铁杆喽啰的陈、蔡两国,而是处在大国地位鲁、宋两国。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实在没有任何理由让鲁、宋两国来趟这摊浑水。

石厚给出了理由。

一个水到渠成的理由。

石厚对州吁侃侃而谈:首先,鲁国当家的公子翚是坚定的拜金主义者,只要贯彻“有钱能使磨推鬼”的原则,鲁国参战不是问题。其次是宋国,当年宋国前朝老大宋穆公死前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将位子交给公子冯,他为了报答哥哥宋宣公传位于自己,便破例传位给宋宣公的儿子,也就是现在宋殇公。一怒之下,公子冯跑到郑国寻求东山再起,宋殇公一直都担心公子冯会回来抢班夺权,所以利用这层关系说服他出兵也不难。

州吁再次恍然大悟。

很快,便按照石厚的指示向四国发出联合伐郑的书信。

联合伐郑的书信出现各国领导人的办公桌上。

等待的是最终的签字同意。

但最具含金量的签字出自宋国老大宋殇公的手笔。

春秋的江湖上,宋国是个大国,是强国,也是这次战争的核心力量。

在那个年代,要成为大国、强国是件难事,而要成为宋国这样外姓的大国、强国更是难上加难。

从这层意义上讲,宋国老大宋殇公对世事的眼神总是睥睨天下的。

但睥睨天下眼神的背后,却时常隐隐流露出一种不安。

很多人都不知道宋殇公为何会不安,毕竟宋殇公在国中的地位那叫一个呼风唤雨。

宋殇公知道自己的地位一点也不呼风唤雨。

抑或说,很不稳固。

因为一双恶毒的眼睛在窥视他的地位。

公子冯的眼睛。

不错,是公子冯的眼睛。

自机缘巧合的坐上宋国老大位置后,宋殇公提起公子冯时总是一脸神经兮兮,并且嘴角伴随着不由自主的抽动,无数个夜晚,宋殇公习惯性的被公子冯抢班夺权的噩梦惊得春梦了无痕。

于是,公子冯成为宋殇公人生的软肋。

唯一的软肋。

致命的软肋。

很不幸,宋殇公的软肋被一个人察觉了。

宁翊。

宁翊是石厚大力举荐下的卫国说客,他来宋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宋殇公随卫国共同伐郑。

一般来讲,说客这种职业除了要犀利的洞察力,还有有犀利的嘴皮子,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说客们才能过着舌尖上舔血的日子。

宁翊素有辩才,所以他被推荐到宋国以利害说之。

应该说,当宁翊以说客的身份出现在宋殇公的面前时,宋殇公的眼神依旧是睥睨天下的。

他想不通自己干嘛要上杆子参与伐郑,难道就凭宁翊的嘴皮子吗?拜托,这年头,已经不流行单口相声了。

宋殇公把身上的佩剑拔进拔出,大有一副“相声说不好,就砍掉舌头”的态势。

宁翊没有汗流浃背。

相反,他开始舞动口中的三寸不烂之舌。

他用一种很淡定的口气对宋殇公进行了提问:大王,您难道不知道公子冯在郑国吗?

宋殇公果然慌了神,但作为大国领导人,他决定把装B进行到底:在又怎样,关我鸟事儿。

宁翊笑了,笑的胸有成竹:地球人都知道,由于传位的事情公子冯对大王心中早有怨恨,公子冯如今在郑国左右逢源,迟早有一天,他会借助郑国的力量杀回宋国。到那时,宋国上下必然会拥戴公子冯,大王您说,这些关不关您的鸟事儿呢?

宋殇公沉默了,他被宁翊的三寸不烂之舌点到了痛处。

宁翊继续发力:当下之势,卫国联合四国伐郑,这可是为大王清除后顾之忧机会啊,希望大王可要审时视度,关键时刻不能站错队伍啊!

三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宋殇公结束了沉默,甚至喜笑颜开——他深深爱上这张一针见血的嘴皮子。

以及他的主人。

州吁也喜笑颜开。

因为宁翊成功的说服宋殇公加入战局,摇身变为伐郑的带头大哥。

而其余三国也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齐聚一堂。

当卫、陈、蔡、鲁、宋的五国领导人在春秋的天空下信誓旦旦的喝下象征结盟的血酒时,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呼之欲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