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随便聊聊抗日根据地军火工业和地雷 -- 妖猫drake

共:💬44 🌺2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随便聊聊抗日根据地军火工业和地雷

P.S 猫开了博客,两边一起发,算是在国内留个巢穴,万一哪天GFW发威,不至于找不到大家。俺的博客外链出处微博 外链出处

这算是旧日本工兵器材那篇的一个补,之前有朋友批评俺说除了你丫这样的技术装备呆子之外,谁会关心鬼子的铁丝网钳和高压电网探测器?想想也是,呵呵

那就顺便聊聊手头有关中国地雷战的一些东西吧。家中正好有人是原化工部的,因此总会看一些化工部老干部的回忆录,他们或者是抗战年代的军工战士,或者是山东山西的勇敢民兵,各解放区的都有,装备水平也参差不齐,但都在尽力用自己的武器和智慧去消灭中华大地上的侵略者。

我一直很佩服聂荣臻元帅,能打仗也能懂建设,解放后主持全国的军工和科技工作,“科技元帅”和两弹一星一起震动了世界。其实在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的军火生产搞的就很很好,聂帅在给化工部原副部长张珍的信中回忆“晋察冀的军工生产,......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不仅能生产步枪子弹、手榴弹和地雷,还能生产迫击炮”。

应该说与陕甘宁、晋冀鲁豫、晋绥和胶东等根据地的军火工业相比,晋察冀边区的火药生产起步更早、发展也更快,这主要归功于晋察冀边区拥有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夏天,陕北公学和鲁艺等三校合并,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并迁往9月到达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县城南庄。

现在鲁艺和陕北公学等都是以培养革命的艺术人才闻名,但是在抗战时期,TG的军工科技人才大多不是搞过炸药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普通大学生甚至不是学习化工出身,比如晋察冀军区的大安沟化一厂,最初就是几位大学生照一本残缺不全的《化工大全》研究土法制造火药技术的。

在这种情况下,晋察冀军区靠着华北联大,至少拥有比其他解放区更好的人才储备。另外,工农运动出身的TG,也需要逐渐学习如何指导和管理科研工作,因此1939年晋察冀军区成立工业部之后,不断的从华北联大抽调教职员工支援军工部和化学厂,这些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大都担任了技术和领导工作。相对于一般的工农干部,这批华北联大的人员无疑更适合管理和指导军工生产工作。

关于投笔从戎的莘莘学子和晋察冀军火工业的故事黄河老大黄河故人:【原创】两弹元勋炸鬼子(一)的帖子写的更详细更清楚。

另外,聂帅本人也是比较注重军事技术的,早年曾在比利时学习化工的经历,加上1928年总结广州起义发现军事技术人才缺乏是广州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等一系列经历,使得聂帅很重视军工人才和军工生产。而且,长期从事政工工作使得聂帅精于宣传和鼓动,懂得如何调动军工生产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聂帅在晋察冀边区工业部成立之初就指示:“斗争日益深入,军械弹药供应是个大问题,必须自力更生,加强军工生产。”并指出了发展火药生产是为了攻击敌人的堡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河北唐县青虚山(A点)和大岸沟门村(B点)

所以,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很快就设立了技术研究室,专门研究土法研制火药。1940年上半年,技术研究室拿出了第一屏合格的土法制取的浓硫酸,随后在7月份,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在河北省唐县青虚山脚下的大岸沟村设立了第一化学厂,开始生产浓硫酸、硝酸、酒精、乙醚等火药原料。

在解决了原料问题之后,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技研室开始研究土法生产火药,在1941年,第一化学厂已经能够制造脱脂棉、硝化棉,并能够使用醇、醚混合溶剂塑化硝化棉,制成硝化棉单基无烟药。关于我军手榴弹的一个著名的说法是1942年以前的黑火药手榴弹扔出去最多能炸出十几块碎片,个别的干脆就只有两三片碎片,杀伤力极为有限,42年以后,我军的手榴弹装药改进,破片数量达到150块左右,杀伤半径达到15米左右。

这种爆炸威力的提升就得益于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化学厂研究出了土法制造硝铵烈性炸药的工艺。硝铵炸药是由硝酸铵,TNT和少量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来的,常温下比较稳定,属于中等威力炸药。

到1943年晋察冀军区已经建造了三座小型配套的化工厂,一厂就是大岸沟厂,生产硝酸、硫酸、脱脂棉、硝化棉、硝化甘油、雷汞雷银等,二厂在唐县蟒蓝村,负责生产酒精乙醚等溶剂,并将化学一厂生产的硝化棉制成单基无烟发射药,化学三厂在阜平井儿沟村,负责生产钙皂,再从中提取甘油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缸、风箱和陶瓷夜壶,这样的设备水平,却能生产硫酸

在战争年代,在敌人的封锁和围剿下,能够完成如此复杂配套的军火工业建设的确是很不容易。比如晋察冀边区的硫酸生产,采用了一种称为“缸塔法”或“罐塔法”的方式,也就是用老百姓储水的陶瓷大缸作为吸收塔,用陶瓷管子代替钢管,用农村铁匠铺的大木风箱代替鼓风机。稀酸循环泵则用了陶瓷夜壶加上滑轮提升,就在如此简陋的设备条件下,经过改良工艺,1942年晋察冀军区一年生产了一顿半的硫酸。

其他诸如用银元为原料制得的雷银和纸壳制作纸质引信,还有用煮饭铁锅熬制钙皂,用瓷盆作为容器混合搅拌制作硝化甘油的“盆式硝化法”等,用氯酸钾粉混入TNT在定量的植物油中浸煮,制成氯酸钾混合炸药,这些土法上马的化工生产方式对TG的军工技术人员健康损害极大,支气管炎、鼻中隔穿孔、龋齿,乃至于脸部定期脱皮都是常事,但共产党人绝对不会像国军因工人感不适就停止生产,从39年筹建个炸药厂到45年1月才正式投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国民党兵工署四川长寿第26兵工厂证章,这就是那个39年筹建45年1月才投产的炸药厂

当然晋察冀军区的军火生产水平应该算是抗战期间TG之冠,43年之后晋察冀的军工人才被派往各解放区协助建立化工厂军工厂,而各解放区在稳定了控制区域之后也开始在核心区内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

原化工部外事局局长徐晓老先生是上海人,投笔从戎进入了抗大九分校(原抗大苏中大队),1943年初被调到苏南16旅后勤部也就是军工部,成为新四军军工弹药生产部门的技术骨干。

新四军的地盘靠近江浙沪,同时承受日军和国军的两面夹击,缺乏一个稳定的核心区,在不断的反围剿反扫荡作战中,军工生产和后勤部门损失很严重,因此到48年仍没能建立起晋察冀军区在43年便完成的较为成熟的军火生产体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河凌汛

根据徐晓老先生回忆,48年初春,黄河利津段因冰块堆积,很可能出现凌汛决口。渤海军区调动迫击炮炸冰仍不奏效,只得要求军工处派人炸冰。当时军工处工务科派徐晓和化工室的同志合作,决定采用竹筒为容器的急造爆破筒炸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解放军炸冰破凌汛就阔气多了,还有用轰六投弹的

最初大家准备用黑火药作为装药,但是在现场勘查后认定只能利用大剂量烈性炸药多点同时起爆。可是此时渤海军区的TNT和苦味酸炸药储备都很少,自制硝化甘油较多,但是已经冻结,最终由一位学化学的女大学生白清冒险用水浴法解冻之后才能装入爆破筒。

由此可见,虽然经过军工战士的努力,共产党解放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军火工业,但是总的来说烈性炸药都是个稀罕东西,所以民兵只能用自己制作的黑火药来制作地雷。

山西省昔阳县后来因为大寨和陈永贵名闻天下,抗战期间这里也搞起了石雷战。石雷战的前提是建立组织比较严密的抗日组织,据一位参加过青救会(抗日青年救国会)的化工部老干部回忆,石雷的主要制作场所是在山沟里,找一块河卵石,中间凿个洞,装好炸药和爆发管,一颗石雷就做成了。

当时附近的居民几乎全都进山了,所以没有啥村和村的界限,是按在山里躲避时的住所位置,分东沟西沟东山西山,有的小沟里就几户人家,这几户也是个工作组,有组长。

青壮年都参加了青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民兵组织,白天劳动生产,晚上打铁制作钢钎,挑选搬运石块还有验收石雷也是青年民兵的活,老人们则负责碾制炸药和制作引信爆发管,年轻的妇女和儿童一般是一边放哨,一边给石雷掏洞。石雷战之前妇女放哨都是拿针线活,后来全都改拿钢钎敲石头,山上山下沟里沟外,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这动静我们的人听着高兴,人民已经发动起来了,敌人听着闹心,这以后要吃到多少石雷?

据老先生回忆,当时的石雷战确实是五花八门,踏雷拉雷碰雷水雷,有的村把石雷埋在村外,敌人进村就挨了地雷,回去又觉得窝火,上山想把民兵放倒的“消息树”载起来,诱骗山里的村民出来,结果伪军又在“消息树”附近吃了几个石雷。

有的村子则把地雷埋在村里,村外则风平浪静,诱骗敌人进村。进来之后敌人看啥都有,柴米油盐、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便分头做饭,结果是碰啥啥爆炸,想去打水,桶底下有地雷,缸底下有地雷,扁担底下都有地雷。点火烧水,一会锅底下的石雷爆炸,连锅带水浇得敌人像是褪毛的肥鸡。

这种地雷四处开花的战法,因为石雷威力有限,大部分敌人都是受伤,但是却能够炸得敌人抬着几个伤兵空手而归,所以农民们也编了歌谣“石雷战,就是好,办大事,用钱少,洋枪洋炮比不了。石雷战,就是好,造不完,用不了,敌人来了吃个饱。”

当然也有把小石雷玩出大名堂的,比如建国后任青岛化工学院组织部长的民兵爆炸英雄高运成。这位老先生2005年已经去世了,印象中去世后还有人写了文章,有点借机批评政府不善待英雄的意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老先生的各种勋章和荣誉证书

高老英雄是山东沂南县人,42年3月参加抗日游击队,43年就光荣入党,43年10月被鲁中军区授予了“飞行爆炸大王”的光荣称号。咱也没有飞机,为啥叫飞行呢?因为老先生采取的是主动的攻势布雷战法,来无影去无踪的把地雷埋到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你总不能去上茅房也带着二式地雷探知机吧?比如1943年3月高运成老先生就带着游击队员偷袭临沂市汤头镇埋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老先生的戎装找,英姿飒爽。老先生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打过日本人,打过老蒋也打过美国人。光是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他培养了21位特等射手、84位优等射手,并且让全区民兵人人学会了使用地雷。

临沂汤头镇以温泉闻名,号称孔圣人都过来泡过澡,到现在仍是中国四大甲级天然温泉之一,而且泉水可以直饮。日本人的一大爱好就是“煲汤”,不过此汤煮的是人,鬼子爱玩温泉也算是其国粹了,这不,跑到中国还是没改习惯,没事就去汤头镇的温泉泡着,一来二去就被咱游击队惦记上了。

据高老先生回忆,当时是县武委会主任直接命令他到汤头温泉附近埋雷,而且要求是要炸鬼子不要炸伪军,以此破坏日军计划中的扫荡计划。高老先生接到任务之后一面动用堂弟的关系调查汤头镇到温泉必经之路北城门的情况,一面亲自带两名队员到现场勘查,确定埋雷地点。

43年的伪军,已经不复早年的凶狠,这帮人现在不指望日本人能赢,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北门的伪军下半夜全都回营睡觉去了。利用伪军的懈怠,高老先生在3月5日带着挑选出来的13名游击队员背着两颗地雷隐蔽潜往汤头镇北门,下半夜就把地雷埋在北门外不远处。

老先生也确实是个谨慎的人,这13人还分成了几个战斗小组,分别担任警戒和掩护,万一伪军没有回营,就准备边打边撤,而带的这两颗地雷也不是一般的黑火药石雷,是制式的铁雷。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汤头镇日军的小队长带着手下去温泉泡澡,结果出了北门就踏响了地雷,日军被当场炸死3个,重伤两个,可惜小队长只是受伤人没死,即便如此,北门的伪军也遭了殃,守卫北门的伪军一个班和便衣汉奸全都被气急败坏的鬼子拖出去打了靶。

这次攻势布雷,只耗费两颗地雷却彻底的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而我军毫发无损,因此当时山东军区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特意对此次战斗做了报道。在榜样的影响下,整个山东军区遍地石雷开花,高运成的名声很大。所以到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军区还借用高老先生的威名,专门组织了“高(运成)金(维三)飞行爆炸射击神枪大队”,算是一支特种民兵部队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运成金维三两位都是抗战中打出来的民兵英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排左起第二位是渡江战役之后的高运成老先生

关键词(Tags): #地雷(嘉英)#军火工业(嘉英)#抗日根据地(嘉英)#石雷(嘉英)#高运成(嘉英)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土八路,hnlhl,李根,jxl,住在乡下,foureyes,回旋镖,契毖何力,波波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