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似血年华——刀锋下的春秋往事 -- 龙啸九天

共:💬27 🌺1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江湖的第一个牺牲者

第二章 乱战

(四)江湖的第一个牺牲者

郑武公首先浮出春秋的水面。

郑武公是郑桓公的儿子,很多年前,郑桓公为保护周幽王的脑袋而倒在犬戎的刀下。

很多年后,凭借着烈士家属的身份和鹤立鸡群的个人能力,郑武公坐上东周辅臣的头把交椅,并为自己的身前事赢得一片鲜花和掌声。

但郑武公的身后事是一地鸡毛和板砖。

肇事者是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寐生,次子叔段。

从血缘角度上讲,同父同母的寐生和叔段应该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但实际上二人却貌似神离。

因为在郑武公死后,利益发生了不平等的分配。

分配的原则是这样的:郑国总舵主的位子落在了寐生的头上,也就是郑庄公。至于次子叔段,则按照郑武公生前的遗嘱,分封到一个小小的共城,人称:共叔段。

有一个人对郑武公厚此薄彼的遗嘱感到很不满意。

郑武公的老婆——姜氏。

姜氏之所以对遗嘱不满意,是因为她从来不看好相貌平平的郑武公可以带领国家走进新时代,她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器宇轩昂的叔段身上。

上述倾向充分说明姜氏的政治立场——她和叔段同处一个战壕。

每个礼拜一到礼拜天的早晨,姜氏总是满脸威仪的对郑庄公训话,质问他能不能拿出点总舵主的风范来,多分给弟弟些封地。

最终头皮发麻的郑庄公不顾众人的劝阻,将郑国最大城邑之一的京城封给叔段。

自此,“单线程”的郑国出现“双核”的诡异格局。

但姜氏依旧没有满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心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是最大的无底洞。

唯一能填满姜氏欲望的是——让郑庄公下台,让叔段上台。

并且立即、马上、火速。

这一层阴谋被郑庄公的上卿公子吕看穿了。

公子吕焦急的告诉郑庄公,叔段开始在京城招兵买马、扩张地盘,再加上姜氏的有意保驾护航,这可是他奶奶的谋反之状啊。

郑庄公对此笑了笑。

淡定从容的笑了笑。

事实上,叔段和姜氏的里应外合的图谋早已被郑庄公识破,但郑庄公没有选择出手抓人。

一来是郑庄公碍于母亲和兄弟的血缘关系,始终下不了狠手。

二来是叔段和姜氏的谋反工作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毕竟没有真正的揭竿而起。所谓人赃要俱获,凡事要讲究证据,现在等待的是一个时机。

一个引蛇出洞的时机。

一个自投罗网的时机。

时机很快出现。

起因是郑庄公要去洛阳出公差辅佐周平王。

当然了,“出公差”其实是郑庄公撒下的战前烟雾弹。

这颗烟雾弹所带来的掩护效果就是让姜氏和叔段得知国家无主,看起来是座空巢。

果然,姜氏蠢蠢欲动了。

消息传出后,姜氏立即给叔段写了一封大意为“此时不反,更待何时”的鸡毛信。

不过可惜的是,鸡毛信没有送到叔段的手里。

因为邮递员死了。

死在公子吕的刀下。

郑庄公偷窥了的鸡毛信的全部内容。

叔段成为了套中人。

难以解套的套中人。

在叔段的前脚刚迈出京城半步,准备打响谋反的第一枪时,潜伏城内多日的公子吕便将城头大旗改弦易辙——叔段被反偷袭了。

发现情况有变的叔段本打算重新夺回京城。

但部队失去了战斗力。

因为人心散了。

无数的士兵从京城内得知公子吕散布的谣言,说郑庄公以仁慈之心待叔段,叔段却恩将仇报谋逆篡国,那叫一个言之凿凿,人神共愤。

谣言的威力是巨大的,士兵们纷纷用撂挑子的方式鄙视了叔段的人品。

叔段只得夺命狂奔。

共城是叔段的最后的城池。

也是唯一的城池。

但它没能挡住郑庄公和公子吕的大军。

它被攻陷了。

以迅雷不见掩耳盗铃的速度。

这个一直归属于叔段名下的小城化为宿命之地——它见证了叔段的停止呼吸。

叔段是自杀的。

悲喜交加的自杀的。

在他的宝剑刺进心脏的前一秒,他有幸发现自己竟然是春秋江湖的第一个牺牲者。

第一个刀锋下的牺牲者。

破城之日,郑庄公抱着叔段冰冷的尸体,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