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端午话棕子 -- 老光

共:💬6 🌺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端午话棕子

这篇短文,早已写就,因忙于过节,走亲访友,没及时发上来。如今,端午过去了好几天,是否有‘马后炮’之嫌?

小时候,喜欢吃糯米甜食。

过年时,在外边疯得肚皮贴了后脊背,饿得没劲儿玩耍,便赶快跑回家来,从水缸中捞上块糍粑,擦干上面的水分,放火钳上面,搁在炭火上慢慢地烤滚起。

等到糍粑鼓起泡泡,那泡泡此长彼消时,再将糍粑拿起,一把掰开,往里面塞砣红糖,随后,又将糍粑合上起,继续搁那炭火上烤。直到里面包裹的红糖融成汁液时,这才取下来,拿在手上,急不可耐地咬上一口。

烤得飞滚的糍粑烫手呵,于是乎,咬上一口后,连忙又腾到左手,再递到右手,翻来腾去,怕的是糍粑里面的红糖汁液流哈出来,烫着了嫩嫩的手巴掌呢。

端午节,不消说,喜欢的是棕子这一宗。

老妈包的棕子,还在锅里头咕咕嘎嘎地熬着,俺这喉咙里面便伸出了爪爪,馋得是涎水直滴哦。

等到棕子煮熟,锅盖才揭开,连忙抓了锅铲捞上一串,忙不迭抓起菜刀划断棕子上面包裹着的棉线线,急切切剥掉外面的那层棕叶,把赤裸裸,白净净,糯软软的棕子,搁在碗里。跟着,撒上两汤匙红糖,用筷子扒来扒去,翻来覆去地蘸上红糖,直到棕子每一处,都蘸染成红红的色道,这才狼吞虎咽,马不停蹄,一口气将四个甚或五个,大小八钱到一两的大棕子啃完起。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还时兴好多的名堂呢!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圈蚊香,点燃后用来搁在房间内,茅厕里,猪圈中,说是熏晦气。

这种蚊香,可不像如今的蚊香啊。

那是用锯木料剩下的木屑,放太阳下晒得烘烘干了,然后,拌上些雄黄粉末,再掺点“六六粉”进去,拌和均匀,用个大大的漏斗,把这木屑用条铁钎子,悠悠合合,慢慢地捅进用皮纸糊成的长条的袋袋里头,再用木头制成的辗子,将灌得圆鼓鼓的蚊香,压得扁扁的两根合并,弯曲起来,盘成一个圈子,系上纸做的捻子,便拿出卖钱。大家庭,过端午得买上十来圈才够用。平日里,家家户户也用这蚊香驱赶蚊虫

自然,端午这天少不得要买上几包雄黄。

老习俗认为,端午时节,天气日渐薅热,蛇虫蚂蚁到处都是。尤其是蛇,那可是人人惧怕的东西。可有一宗,蛇怕这雄黄。不是有出戏文嘛,〈〈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喝了这雄黄酒现出原形么。所以,过端午家家得在房屋四周撒上点雄黄,隔蛇虫蚂蚁么?喝雄黄酒,讲究的也是这老辈人传承下来的习俗啊。

喝雄黄酒,便是在酒中兑上那么一点点的雄黄末子,搅匀后,人人得抿上一口。

余下的雄黄,另有大用处。家中老人事先早就备下了几颗‘独头蒜’。这会儿,用刀儿把拍蒜拍碎,再用斧头或是锤子,搁那干净石板上,拌和上雄黄使劲地一锤,直锤得糯粘粘,然后用手捏成一团,中间穿上根棉线儿,悬吊在荫凉处。

等到干燥后,变得如石头一般,这才收捡起。往后,家中谁谁,若是叫蚊虫叮咬上一口,奇痒难熬,便把这雄黄大蒜砣砣拿出来,吐上几口唾液在上面,往那痒的地方,擦上几擦。要不得许久,这痒与红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自然,过端午的重头戏,依然是吃棕子。

小时候,最喜欢啃食老妈包的棕子。老妈包的棕子,特点就是紧扎,嚼起来特有劲道。

头两天,老妈便将棕叶备下,糯米买哈回来。

到了初四这天,吃过早饭之后,老妈便忙碌起来。

先把棕叶洗净后,一起放在锅里,跟着倒入满锅水,淹平棕叶。然后,烧起大火,煮那棕叶子。一边厢,将糯米倒进盆子里头,放上水,稍稍的泡上一会儿,接着便淘米。直到把水淘清这才住手。之后,便将淘清水的糯米用竹编的筲箕装起,搁一旁沥干水。等到棕叶煮好,这边厢的糯米早也就沥干了水分。

这会儿,老妈得忙着包棕子,作准备,双手不得空,这洗涮棕叶子的活路,便交给俺来干。

俺把锅里头的棕叶,一起捞出锅,放在清水盆子内,然后,拣一块干净抹布,一疋一疋地抹洗那棕叶子。洗完之后,整整齐齐地叠放好,为的是方便包棕子。

老妈将根长长的纳鞋底的棉线,挽成了一团,一把系在椅子的后背上,吩咐俺坐在椅子上面,压住那把椅子。再把沥干水分的糯米,搁在跟前小凳子上面。棕叶子呢,摆放在右手边。

包的时节,随手捡起疋棕叶子,用手团成个圆锥形状,下尖上圆。跟着往里舀进些糯米,随后,拿根筷儿,轻轻地,不停地往下直捅。直把糯米捅得紧紧实实,才又接着往里边加上些糯米。如此三番几次,这才将个棕子捅成气。

跟着便把多余出的棕叶头,往回一扣,再折叠起来,又往回扣上。扣紧后,左手将棕子抓严实,右手拿起片稍小的棕叶子,用指头拨折成几折后,再压在棕子头上。紧接着,便拉起棉线,绕着棕子头斜斜地缠上个圈儿,一脚蹬紧椅子,着力地收紧绳头,再缠上一个圈儿,使劲地一拉,打上个死结巴,这棕子便包成气了。

前不久,俺在电视看人包棕子,依俺说,那不叫‘包棕子’,只能说是‘捆棕子’。用棕叶把糯米包起后,这绳子乃是横七竖八给捆上的。那叫包?

俺这地方包棕子,时兴两种包法:将棕子包成钝角形状的,那叫‘狗头棕’,包成直角形状的,那叫‘牛角棕’。

早年间,老百姓穷,没钱,包棕子也没讲究。棕子里头就包几粒糯米。煮熟后,白白净净,人称为‘白棕’。吃的时候,能拌上点红糖,那就相当不错呵!那会儿,买包红糖也得有票票才行呢!多数人吃的都是‘白棕子’。也有人往糯米中放点硷,棕子煮熟后,颜色黄黄的,名叫‘硷棕’。‘硷棕’的味道比‘白棕’稍好一点,缺点是不经放,煮熟后,三两天得赶快‘消灭’掉才好,要不,时间搁长一点,味道便馊了。

棕子这东西有点怪,大热天的,任何食物搁长了都得变坏。可棕子不,把棕子煮熟后,用盆清水泡着,三两天换一换,却能泡上十天半月,即不发馊,也不变味。

因为包棕子麻烦,材料一口气也难得寻到。可吃的人多,这棕子也就成为了商品。

既然是商品,棕子的花样也就百出。除了传统的白棕之外,还有咸棕,荤棕,甜棕等等各式各样的棕子。里面除了糯米,还掺入了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核桃等等。原先单一的荤棕,除了酱油浸泡的猪肉之外,现时还的了火腿,咸肉,腊肉,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馅等各样棕子。如今人聪明,将棕子这种普通的食物,逐渐演化成为食品的艺术。

通宝推:Batm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