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三峡到底应该蓄多少水? -- 悠然见南山

共:💬160 🌺808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你这个伪专家又跳出来,颠倒黑白了。

你恐怕连土力学里最基本的公式:τ=c’ + σ'tgφ'都不懂,却整天对地质灾害问题大放厥词。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兴建三峡工程有利于治理灾害。张博庭则更无耻地大谈三峡工程的地质减灾作用。真是这样吗?

建三峡水电站之前,1985年的新滩滑坡这样规模的滑坡发生的几率很小,前一次要追溯到嘉靖37年(1558年)。也就是说在建坝之前,这是200百到300年一遇的灾害。如果没有三峡工程,库区河岸经过在几十万年的冲刷下,是相对稳定的。理论上,新滩滑坡这样规模的灾害,下一次发生的时间将是百年以后。然而,在三峡蓄水后,连续引发了两起同等规模的滑坡:千将坪滑坡(2400万立方米)和树坪滑坡(2600万立方米)。按200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他们都是特大级滑坡。短短几年,三峡工程引发了两次百年一遇的大滑坡,你却恬不知耻的说正常!

巫山滑坡发生时,三峡公司里马跳出来说和三峡工程无关。我看了现场的照片,我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可以肯定,是无关的。可是他们对其它成千上万的有关滑坡却视而不见(数据自己到网上查,遍地都是),进而百般狡辩,这样的行径和畜牲无异。你说的什么理论都是完全不值一驳,我直接引用一段教科书,大家就明白了。

蓄水位和地下水位升高,降低变化,都可能促成滑坡。

1、水位升高、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岩土物理、力学发生恶化,岩体内的抗剪强度降低,浮托力增大。水位升高的同时水面展宽,浪峰增高,对岸坡的冲蚀作用增强。因为波浪的动水压力常为波高的1.5倍。

2、水位降低,处于临界(极限)稳定或接近临界(极限)稳定的岸坡,特别是松散土石或风化松软破碎岩质岸坡,在水位骤降时,由于岩土体中排水不畅,形成滞后动水压力,拉动作用,加上失去浮托力,突发变形,造成滑坡、塌岸。

3、水位变化,水库“蓄清排浑”丰枯高度,水们经常升降,产生横向冲刷,重复干湿引起坡面变形,导致岸坡失稳。不同库段的水位变幅不同,愈靠坝前库首,变化幅度愈大,岸坡稳定,相对较差。变形的延续时间视水库蓄泄水运动方式,以及岩土体透水饱和时间等情况而异。有些库岸逐渐蠕变,有些库岸在水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变形滑移,需观测分析各种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模拟试验、水位变幅、频繁程度,持续时间等等不稳定因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