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印度香料 -- 弦音醉舸

共:💬43 🌺10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龙脑香

 龙脑香(梵名Karpura),音译为羯布罗、劫布罗,又称作片脑,属五种香之一。

  龙脑香是从龙脑树的树干中搜集的天然白色结晶粒,龙脑树(学名为Dryobalanops aromatica),在古代只生长于自赤道至北纬五度的地区,产生在婆罗洲北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龙脑树生长于近海岸线排水良好的斜坡上。树高大约五O——六O公尺,树干直径三公尺,树形呈圆锥状,椭圆状叶、白色花,其叶、花及果都有香气。

  龙脑香除了取自树心的天然结晶颗粒之外,也常砍倒龙脑树,收取树心涌出的胶脂。剩余的木材则加工,蒸馏出白色结晶。由于所取得部位及方法不同,而有龙脑香、龙脑油及冰片之不同名称。

  龙脑香在汉代已经传入中国。根据《货殖列传》的记载,在西汉已出现在广州。南朝梁的文献记载中曾说:“生西海律国,是彼律树中脂也,如白胶状。”

  唐末《酉阳杂俎》卷十八说,龙脑香又名“固布婆律”:“其树有肥有瘠,瘠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断其树,剪取之,其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有别法。”文中说,固布婆律树,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肥沃的产出婆律膏,贫瘠的产出则称为龙脑香。在波斯常以剪断树枝的方法,来承取树端的婆律膏。

  在《新修本草》卷十三,也记载龙脑香的性状:“龙脑香及膏香,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可。云合糯米炭(一作粳米炭)、相思子储之,则不耗。膏主耳聋。树形似杉木。

  言婆律膏是树根中清脂,龙脑是树根中乾脂。子似豆蔻、皮有错甲、香似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无实。”文中说,龙脑香的味道辛苦,性质微寒,形状似白松脂,有杉木气味,明净者为佳,如果以糯米炭、相思子共同储存,则不会损耗。文中又说,龙脑香的特性是清热除臭,有消除体内积存食物的妙用,可入肝、胆、脾、胃经。

  《酉阳杂俎》曾记载龙脑香入贡的情形:“天宝末,交趾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宋代有关龙脑的记载非常多,如《宋会要》〈职官四四提举市舶司〉将龙脑分成分种品级:

  熟脑、梅花脑、米脑、白苍脑、油脑、赤苍脑、脑泥、麤速脑、木札脑。

  龙脑香的制作方法,是将木片、锯屑蒸发粹取脑分。在《图经本草》中记载:“今海南龙脑,多用火逼成片。”这种“火逼成片”的方法,根据日本《东亚香料史研究》中的记载,是将取剩的龙脑木碎片、锯屑,放入陶罐中,以盖子密封,埋入热灰中,于是在盖内凝结一层脑分刮取即得。这种方式萃取的龙脑香,不及天然结晶的颜色洁白、香味优雅,其颜色焦褐,并有焦臭味。

  在宋代,著名的供茶——福建北部的龙凤团茶饼,也有掺入龙脑等香料。龙脑香属树脂类的香料,遇热就能蒸薰出清烈的香味。所以经常用来混合别种香料,作成固状的合香来燃点,或以单品的香粉洒在炙热的炭灰上蒸薰出香味。

  龙脑香的使用方法有涂身、食用及薰香的分别。龙脑因为有清凉的作用,在南海诸国习俗,多以龙脑香混合他种香品如沈香、麝香等,于沐浴后涂在全身,当地的居民甚至以龙脑香为食物,将龙脑、龙涎香混入槟榔的夹料中,是当地王侯贵族食用槟榔的重要香料。

----------------------------------------

龙脑香便是常用的冰片。不过我们能入药用的基本是合成冰片,天然冰片稀少。

性味归经:辛、苦,凉,入心、脾、肺经。

功能:回苏开窍,清热止痛,去翳明目。

主治:温热神昏,中风痰厥,温热昏倒,耳肿发胀,颌痈颊肿,关节疼痛,目赤翳膜,口疮糜烂,阴疮湿疹等。

用法:内服,常入丸药,入汤剂煎药少;外用, 配入外洗方或加入外用药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