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印度香料 -- 弦音醉舸

共:💬43 🌺10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栴檀香

栴檀香

  栴檀(梵名 candana,学名 sirium myrtifolium),为檀香科常绿乔木,产于印度、中国、泰国。檀香是极为常见的香料,经常做为东方庙宇焚香之用,及火葬时的高级燃材。

  檀香是印度东南部、马来西亚及帝汶(Timor)岛密生潮湿森林中的土产植物。它的根附着在其它树木的根部,但最后却可长至四O英尺(十二公尺)高,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

  檀香具有对生的卵形叶片,前端为尖型,而花朵则仅由长自花萼的四条雄蕊所组成。檀香的木材蒸馏后,可以得到极香的精油。是印度香水Abir的主要成分。斐济群岛的妇女将檀油和椰子油混合后,用来擦在头发上。

  檀香木的英文名是Sandal wood,可分为:紫檀、黄檀与白檀。本来只有印度和印尼出产檀,目前许多地方都有出产,像东加王国、新几内亚、飞枝群岛等地都有。

  另外有一种区别檀的说法,则是说:“皮在而色黄者,谓之黄檀;皮腐而色紫者,谓之紫檀。”如就此观点,白、黄、紫檀可能是以颜色来区分。

  此外,一般又有老山檀木与新山檀木之分,这个由来,传说是很久以前的香料进口商,因为印度的檀香很难出口,就从其他的地方开发。进口以后,消费者发现和以前的不太一样,进口商就说:“以前是比较深山地区的,年代比较久,叫老山,现在砍伐完了。这一种是比较浅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后来现在所谓的“老山”就指印度所生产的檀木,新山是新开发的其他地区所生产的。

  栴檀自古在印度西岸的西格兹山系一带栽培,形成栴檀的一大产地。栴檀是梵语Candana的音译,和印度教也有密切的关连,除了做香使用以外,也用来画在额头上,作为表示宗派或阶级的染料。

  栴檀树的茎干通常高达二、三十尺,木质密致有香味,常作为雕刻或制成佛具;根部如果研磨成粉末,则可以作香,就是栴檀香或称檀香,也可制成香油,称之为檀油。栴檀树的叶是以一、二寸鎗锋状对生,花作房状。果实是球形核果,大如蚕豆,成熟之后则呈黑色,汁液丰富。果核非常坚硬,竖起来则有三凸棱。

  《慧琳音义》中又说:“栴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也。”栴檀是“予乐”的意思,因为白檀能治各种热病,赤檀能去除风肿,都是能去除疾病使身体安乐的药。

  《玄应音义》卷二十三中也说有赤、白、紫等数种栴檀,又有牛头栴檀、蛇心檀两种,前者呈灰黄色,香气浓郁,自古以来经常用来雕刻佛像,例如优填王即是以牛头栴檀雕刻佛像。

  在《法华经》卷十九〈法师功德品〉中,提及持诵《法华经》者,可得证鼻根功德,善能嗅闻及分别种种天香、栴檀、沈水等种种妙香。

  在佛经中,也常以栴檀妙香于众香中的殊胜,来表示大乘菩萨比小乘圣者殊胜之处。在《顶生王因缘经》卷三中说:“譬如有人其身臭秽,虽以旃檀沈水香等种种涂身,犹不能香,如是不勤求声闻、辟支佛乘,不断恶业,乃至邪见,如果以摩诃衍大乘香涂,犹故不香。”

  经中比喻就像有人身体臭味污秽,虽然用旃檀、沈水等种种殊胜妙香加以涂身,还是无法感到芬芳,就如同求道之人不断恶业乃至邪见,身心充满臭秽,即使外表以摩诃衍大乘香来余身,还是没有用。而栴檀也常代表香中殊胜者,与修行之戒香作比喻。

  在《佛说戒香经》中,也以沈香、檀香为世间上等的香,用来比喻持佛净戒香者,诸天爱敬,诸魔远离。经中又说: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沈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旃檀郁金与苏合,优钵罗并摩隸花,如是诸妙花香中,唯有戒香而最上。所有世间沈檀等,其香微少非遍闻,若人持佛净戒香,诸天普闻皆爱敬,如是具足清净戒,乃至常行诸善法,是人能解世间缚,所有诸魔常远离。经中说世间所有沈香、檀香等的香味非常微少,无法普遍薰闻,如果有清净持戒者,此戒香不但能普遍薰闻,而且能得到诸天爱敬,具足清净戒行,乃至常行种种善法,一切诸魔悉皆远离。

  佛经中也以栴檀之树、根、华俱香,来比喻菩萨的行持如同风吹草偃,见闻者无不受到感化,随顺同行。

  白檀是栴檀的一种,又称为白栴檀、白檀香树。是产于印度的香树,由于木材身带白色,而有此名称。栴檀树的树身可以制成香,称为白檀香或白栴檀香。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中〈秣罗矩吒国〉条中记载:秣罗国的海边有秣刺耶山,其中有白檀香树,但又有其他相类似的树木,无法分辨,只有在夏天的时候,登于高处望之,则会看见有大蛇萦绕于白檀木之上。这是因为白檀木性凉冷,所以蛇类喜欢盘于其上,当地人就以箭远远地射此树,做下记号,等到冬季大蛇蛰藏之后,再来伐木。

     檀香的功用

  除了制香之外,自古以来,印度就风行以栴檀雕造佛像。例如《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像之造法:“或用木作,亦以白檀,或紫檀香、檀木、天木。”此外,中国、日本等地亦流行以白檀木雕刻佛菩萨的圣像。依《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所记载,圆仁入唐时,曾经到台州开元寺瑞像阁参拜白檀释迦像。白檀同时也是五香之一,是密教修法时常用的供品。\

  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佛陀成道之后,至忉利天为佛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当时,憍赏弥国优填王非常思慕佛陀,于是请毗首羯摩天造佛陀形像,这是世间有佛像之始。相传优填王造像的同时,波斯匿王造金像,但是法显于《佛国记》中却记载,波斯匿王所作是牛头旃檀木佛像,保存于祇洹精舍。

  玄奘在《西域记》卷五中,曾经叙述憍赏弥国有高六十尺的大精舍,内安置优填王下令雕造的旃檀像。同书卷十二又列记自印度带回之佛像、经卷,如:“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由此可知,玄奘大师到印度时,不仅于憍赏弥国礼拜旃檀像,而且曾携回模刻之像。

  檀香除了也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外,也有药效。由檀木中所抽出的叫檀油。它有消灾、去暑、提神醒脑、润滑皮肤等功效,对手龟裂、富贵手、黑斑、蚊虫咬伤等皮肢症状有特别的药效。在盘尼西林等抗生素没有发明之前,这是对抗皮肤恶症最好的物品。以前有很多恶毒的皮肤病,都是用檀油来治疗。印度所产的檀木,它的油产率,约在百分之四到六,而印尼差不多百分之三到五,印度所产的檀油,品质也较佳。

----------------------------------------------

性味归经:咸 平 入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消肿,止血,定痛。治肿毒,金疮出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敷或磨汁涂。内服:煎汤。

  宜忌:《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选方:1、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紫檀末敷。(《肘后方》)2、治卒毒肿起,急痛:紫檀,以醋磨敷上。(《肘后方》)

  名家论述:1、《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2、《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