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看了周易后的胡思乱想,我能发明浮空艇。修改后 -- 过河的石头
我能发明浮空艇
。
。
。
。
语见《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
老祖宗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由此而推开,阴阳之间是相互推移的,我们先把这个叫做斥力,反之则叫做引力。(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能化为阳,阳能化为阴。
让我们先来看看西方物理学的解释
反物质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且因而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1932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在实验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010年11月17日发布报告,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反物质-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爆炸性物质
2008年11月17日有媒体报道:今年九月,美国格林空 军基地“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的负责人肯尼斯爱德华兹,突然现身美国五角大楼,向美军高官汇报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肯尼斯爱德华兹说: “我们在反物质武器的研究上已获得重大突破——我们成功研发了一种能长期有效储存反物质的容器,这意味着反物质的军事用途即将成为现实!”
你们看反物质已经在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下发现了,就是反氦4。
可见宇宙中是存在反物质的,并且已经能被人类储存起来
这能证明什么呢,————世界是由正反二种物质组成的,用我们中华文明的叫法就世界是阴阳组成的 (以下内容皆用阴阳来代替正反,正负,)阴(反)物质是存在于那些远离阳物质的地方的,是存在于阳(正)物质与阳物质之间的空隙中的,有的地方阳物质的密度大些,有的地方阴物质的密度大些,阳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就是我们五官五蕴(色受想行识)所容易察觉的地方,比如原子,比如太阳,地球,山川,阴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就是我们五官不容易察觉的地方,就是空,比如从水——空气——真空的顺序来看,这些东西我们就越来越难以察觉。,
让我们来看一下太阳系
如图
阳密阴疏的世界我们简称为阳世界,反之则称为阴世界,
阳密阴疏的物质我们简称为阳物质(阳性),反之则称为阴物质(阴性)
我们的天文望远镜能看到的太阳系的阳物质是这样的,
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假设太阳填满了阳物质,他的中心阳物质的密度相当的大,地球等其他行星以及所有可见的物体主要是由阳物质组成的,阳物质的密度也很大。
如下图:
太阳对太阳系的其他阳性成员(可见的比如地球)有引力, 这证明了我开头得一个假设:阳阳相吸(同性相吸)
宋代程颐以“所以阴阳者”解释“道”,以阴阳为“气”;朱熹则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唯物主义者张载以气化过程解释道,认为气兼有阴阳两方面,称为“兼体而无累”,气在变化过程中总有清浊、动静、屈伸两个方面而不偏废,天地万物都如此。
可见古人认为,阴阳不可偏废。然后我们来假设太阳系里的阴阳物质的数量是相等的(不可偏废),所以,所有阳物质之间的空隙之间充满了阴物质 ,阴阳相斥。也就是我们说的真空,真的存在真空吗?只是我们看不见阴物质而已。所以我们才说它是空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如下图,
其中离阳物质越远的地方也就是边缘部分,他的阴物质的密度越大
那你既然说阳阳相吸,那你说地球与其他星体比如火星之间也会不会有引力呢?
你们看太阳系各个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圆形的,大多数是呈椭圆形,有可能是其他的星体影响了它的轨道,这就解释了行星与行星之间是有引力的。
在太阳系面前,我们人类是在是太渺小了,所以让我们看看微观的世界吧
《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一个小东西也可以符合宇宙规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些原子的构成
如下图
西方物理学看到的原子是
1909年,在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的指导下,菲利普伦纳德(P.E.A.Lenard )用氦离子轰击金箔。发现有很小一部分离子的偏转角度远远大于使用汤姆生假设所预测值。卢瑟福根据这个金铂实验的结果指出:原子中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当中,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带正电的氦离子在穿越原子核附近时,就会被大角度的反射[6]。这就是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1913年,在进行有关对放射性衰变产物的实验中,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发现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位置,往往存在不只一种质量数的原子[7]。玛格丽特陶德创造了同位素一词,来表示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种类的原子。在进行关于离子气体的研究过程中,汤姆生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的同位素,最终导致了稳定同位素的发现[8];同年,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重新省视了卢瑟福的模型,并将其与普朗克及爱因斯坦的量子化思想联系起来,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原子内确定的轨道之中,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跃迁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这种电子跃迁的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氢原子光谱中存在的固定位置的线条[9],并将普朗克常数与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常量取得了联系。
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卢瑟福的学生玻尔接受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16]: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orbit)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且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P(n=6)、Q(n=7)。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玻尔的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但对于更加复杂的光谱现象却无能为力。
简单的说就是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电子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跃迁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
原子是不带电的,可见阴阳不可偏废。
假设原子核为阳性(阳物质的密度大),其他可见电子为阳性(同理),越接近原子核阳性越大,所以可见的电子大部分都在离原子核近的地方(原子核密度和质量在整个原子的比重相当大,就证明它的阳性越纯)。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空间为阴性,越边缘阴物质的密度越大,原子内的总阴阳数是平衡的,所以大部分原子是不显电性的。
如图
大家看,是不是与太阳系有相通之处。原子核就是太阳,而电子就是其他的行星,大家都能随心所欲(电子跃迁),但是又能做到不逾矩(电子也有轨道)。而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真空
先暂定原子是构成我们物质的基本元素,(当然科学家又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夸克)
地球是介于原子与太阳系之间的一环,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
先让我们来看看西游记第一回开头是怎么说的: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阴阳不明时)。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阴阳开始分明),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更加分明了),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我们现在),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地球是由,内地核,外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大气,你们看从地心到大气,物质是不是从密集到稀疏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从阳物质密度大到阴物质密度大的一个过程
如下图
就整个地球来说,愈靠近核心,组成阳物质的密度就愈大
所以推论出,地球有一个地核,这个地核阳性密度很大,而围绕地球的各个层级离地核越近阳性密度就越大。其中外地核与内地核的阳性密度最接近,而大气层的阳性就要少一些,阴性密度大一些。
如图
而人类所处的层级是地壳与海洋这一层,而地壳与海洋的比例是三比七。人类的身体里其他物质与水的比例也是三比七,这就说明了,人类与之所处的大地层级的阴阳比例是一样的,所以人类不会漂浮到太空中,也不会沉积到地表以下。
如图
继而推论出,大气层的阴性物质的密度是比人类所在之层级要大的,继而推出,空气的阴性比水大。
而前面原子理论里说电子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跃迁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
而能量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而热胀冷缩是物理学的一个基础理论。
阴物质减少是收缩,阴物质增加是膨胀,(收缩就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真空变少了,也就是阴物质变少了,反之则是膨胀,阴物质增加)
这也能解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还可以解释很多物理现象。大家多找找例子吧,看能不能说的通。
如下图
阴性增加则受到阳性地心的斥力增加,(这里我用水结成冰来解释,结果被网友找出BUG了,呵呵,冰里有空气这个常识我都忘了)。
所以说要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跃迁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而这个能量能够让阴物质增加或者减少的生发条件(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拓展讨论)。
可能已经有朋友不耐烦了,说你前面说了这么多,到底和磁悬浮汽车有什么关系呀?
所以接下来就进入正题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飞到空中去?火箭是怎么到达外太空的?潜艇为什么能自由的在水中上浮下沉?
船的船舱里有许多空气,上面做了这么多命题来推论,所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了,因为空气的阴性比较水的阴性大(空气中各个原子之间的密度比水要稀薄,之间的空隙大),所以空气是在水之上的一个层级,所以表象是船能浮在水面上。实际是轨道之间跃迁
而热气球是用燃料来加热气球内的空气,使之膨胀,进而阴性增加,使得它能够在轨道之间跃迁。
火箭靠尾部的高能量使得下方空气极度膨胀,阴性大大增加,推动火箭的轨道跃迁。
而潜艇是我这里要重点参照的一个交通工具,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潜艇自由上浮下潜的原理,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的:
用于实现潜艇下潜上浮,水下均衡,保持和变换航向、深度等。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
百度百科: 大气层
大气层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 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 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 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大气层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层由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简单的说就是大气层从地表到外太空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暖层,臭氧层,电离层
越往外的层级,则阴性密度越大,阳性密度越小,阳性愈发的不纯
所以你想在哪个层级悬浮的话,办法是。例如,我想在对流层实现悬浮。悬浮艇主压载气舱注满对流层气体时,增加阳性纯度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平流层面潜入对流层下。用压缩的平流层气体把主压载气舱内的对流层气体排出,阳性纯度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对流层下浮出平流层。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气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气体
[B]
当然,浮空艇的雏形早就有了,就是以前的出了空难的兴登堡飞艇
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只是拿这个来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当增谈笑尔
还有就是欢迎大家来抓虫。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看了周易后的胡思乱想,我能发明浮空艇。修改后
🙂还用你这么费劲到平流层取气吗? 1 njyd 字154 2011-05-22 18:45:55
🙂嗯,正反引力,正反弱力,正反电磁力,正反强力 瓷航惊涛 字52 2011-05-22 18:19:39
🙂你能确定你以前的名字不是罗教主吗? 杀猪杀屁股 字16 2011-05-22 07:04:49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2 wild007 字272 2011-05-21 0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