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尺肤诊的意义 -- 弦音醉舸

共:💬20 🌺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尺肤诊的意义

尺肤诊,就是通过诊察手腕内侧直到肘内侧这个区域的皮肤的状态,以及手、肘、臂的皮肤状态来判断疾病发生时身体的状态。这个技术操作,在《内经》中有明确记载,但其内涵的意义早已失传,其实这个技术目前临床中还有一点“遗迹”,就是小儿推拿中的“打马过天河”,用来“清热泻火”,对某种类型的小儿发烧有明显的退烧作用(外感发烧伴有伤食郁热的用这方法疗效较好),临床继承了这个操作方法,但和“尺肤诊”一样,都不明白其起效的原理。

在我们生活中,当遇到小孩感冒发烧时,我们都会摸摸额头、摸摸手心,来判断发烧的程度,有时也会下意识的去摸摸手臂,看看烫不烫,我们稍微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次发烧,这几个部位的温度未必一致,比如说,某次发烧手心烫,下一次可能会是手发凉。这一个细小的差别,其实肇示着“发烧”这个症状背后的病理过程并不相同。古代的医者,经过临床的反复观察和实践,总结了一套通过观察尺内侧皮肤的状态来判断身体内部状况的经验,这便是《灵樞》第七十四《论疾诊尺》篇,亦即《太素.尺诊》。

“ 黃帝問岐伯曰:余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

尺湿以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亻亦)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浹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一作湿)也,其脈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膚寒甚,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持之而熱者,亦寒熱候者也。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腹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闷有因加,立死。”

从此文可知,通过尺内皮肤的触摸,可以诊察体内的许多信息,这么有用的技术,为什么会失传呢?我想,可能是不明白这个技术背后的理论基础所造成的。失去了理论的指引,这些细微的触诊观察变成了细枝末节的比对,一个技术如果只能用来判断这几个症状,临床又不可能仅仅治疗这几种症状,所以,这套没有理论源泉的技术就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古代医者的这个选择,还是很理智的,相反,我们现在的中医从学者们(尤其是中医学院哪些在求学的黄金年龄的学子们),一个个痴迷于“手诊”、“耳诊”“足诊”等等细枝末节以比附为特征的“学问”,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务正业,五年或七年的学习结束,对于传统医学医理一头雾水的比比皆是!

那么,这个尺脉诊背后的医理可以复原么?我是很乐观的,传统医学的查体手段极其有限,因此,尺肤诊这一技术原理的还原,显得特别必要。这在《内经》中,其实也藏了一把复原的钥匙!找到这把钥匙,必须在理解“经络”是脏腑募穴的基础之上弦音醉舸:从“经络”一词看医学传承中的“黑话”

《太素.经络虚实》:“问曰:络气之不足,经气有余何如?答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热而尺寒,秋冬为逆,春秋为顺,治主病者。问曰:经虚络满何如?答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寒涩,此春夏则死,秋冬则生。问曰:治此者奈何?答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翻译如下:

1.“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答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热而尺寒,秋冬为逆,春秋(夏)为顺,治主病者。”这里的络气是指“经络”之气,也就是脏腑的募穴之气,扩大一点说是在腹部的“阴气”;而“经气”则是“经输”之气,亦即背腧之气,扩大了就是背部的“阳气”。所以“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便是在里的“阴气”不足,在表的“阳气”有余(这里的“阴气”“阳气”参考弦音醉舸: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所以“秋冬为逆,春夏为顺”就很好理解了,春夏人体气机在体表,“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状态是与这两个季节一致的,相反,如果秋冬季节出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那就违背这个季节人体气机在内的生理状态了。这一小段中的关键点在:“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热而尺寒”,体内之气不足,体表之气有余,紧跟着“脉热而尺寒”一语,表明这身体气机的这种变化,是可以通过诊察“脉”、“尺”来判断的。

2.“问曰:经虚络满何如?答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寒涩,此春夏则死,秋冬则生。”这一段是讲“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反面,即体内气机充足,体表气机萎缩,这个状态符合秋冬人体气机的趋向,但若春夏季节见到这种状态,那就是不正常的了。这里仍然用“脉”、“尺”来判断气机的状态,与“1”比较一下,就能很明确得出这个结论:体内气机充足,则“尺”热满;体内气机减少,则“尺”寒涩。体表气机充足,则“脉”热满;体表气机减少,则“脉”寒涩。原来:尺肤诊和脉诊是有不同的分工的:尺肤诊用来诊察体内“阴气”的变化,而“脉诊”用来诊察体表的“阳气”变化状态。

3.“问曰:治此者奈何?答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有了上面的结论作为基础,这段话就好理解多了:“阴气”多,“阳气”少,那么就要用灸法(灸募穴)以泻“阴”;结合刺背腧穴以振“阳”;“阳气”多,“阴气”少,就应该针刺募穴,灸腧穴,也就是后世的“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理论的原型。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确“尺脉诊”的理论基础是诊察脏腑之气的变化,以这个为基础,在临床查体时,就可以随症应变的使用尺脉诊这个技术,而不必比附《太素.尺诊》那几个固定的比附模型了。

至于“尺肤诊和脉诊是有不同的分工的:尺肤诊用来诊察体内“阴气”的变化,而“脉诊”用来诊察体表的“阳气”变化状态”这个结论,《太素.色脉尺诊》中“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提出了一定的异议,结合临床的观察,我倾向于《太素.尺诊》的论断。

通宝推:重耳,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