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游踪琐忆——西部尘影(新疆) -- 铁骑边塞

共:💬23 🌺2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7 从山东到新疆

山东到新疆堪称从中国的最东部到最西部,省会间点对点全程近4000公里。巧的是山东对口支援新疆自治区,也因之保留了一趟普客,也是唯一山东直达新疆的一趟车,票价很低全程坐票是180元,卧铺370元,因此深受广大底层人民欢迎。听说多次有人动议将这趟车改成快车或特快,都被决策层否决了,继续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原则。不讲新出现的高铁客运专线,在铁路上混跑的客车分四种,依次是:白、红、蓝、绿。白呢指白色的动车,红呢指红色车皮的特快,蓝皮车是快速车,绿皮车就是普客。具体到速度嘛,当然是动车其次是特快,所谓快速和普客谁快谁慢还真不好说,自己就做过不少次快速慢于普客的车,列位如果不信自己可以查查铁路时刻表。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仔细比较了下,快速车车厢普遍新一些看着也干净,普客就逊色了,再一个就是很多普客没有空调,最大的区别是票价,翻了一番,快速票价向特快看齐有的甚至超过特快,速度却相差大了。所以从各方面讲坐火车写着(K)的蓝皮车不是个好选择。不好意思写着旅行比较起火车来了,对票价斤斤计较的和坐不起车似地。

三次去新疆都是坐这趟车1085,回来时就不一定了,新疆出来可能转到别地方去。第一次全程56小时,后两次就缩短到48小时。夏末秋初坐这趟车挤得很,出山东到河南从砀山、商丘起乘客便蜂拥而上,人群挤得车厢门都关不上,列车员用脚向下踹阻止人继续向车上挤。这些人都背着铺盖卷,去新疆拾棉花的,人和行李挤满了列车过道,列车员用对讲机向列车长汇报“我这节车不是太严重,超员60%"。晚上人曲卷在过道上、车厢连接处洗刷处、饮水处,连厕所里都有缩屈的人,不由联想到大城市的牵手楼、群租房。售货的小推车一趟趟来往,用车压脚踹在拥挤的乘客中趟出道路。也许有人说列车上的售货员没人性,这如同“何不食肉糜”一样,列车售货员每跟车跑一趟都有任务定额,回去完不成定额工资都拿不到,超定额部分才有奖金。

点看全图

我喜欢坐火车出行,喜欢听车上各类人的故事,喜欢看着列车碾过广袤的田野,在高山峻岭中穿行,喜欢伴着列车车轮急促的咂咂声入睡。列车过潼关西安,到咸阳那一带是秦岭,隧道不断。天水西去路过的河流河水已经完全变色,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黄泥汤。这里是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土壁如削,一条条小路在高岗低谷中蜿蜒,村庄与土地几乎没有太大反差。民居以土夯和土坯为主,间有红砖瓦房,甘肃民居长方形北高南低呈一面坡形,房顶黑瓦覆盖,连片看很有层次感。如此建筑是因西北干旱缺雨水,下雨后屋顶积水能流到院内蓄积起来,以备后日之需。兰州再往西是祁连山区,连黄土地也渐渐稀少,戈壁开始连绵,庄稼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

列车喘着粗气,依傍着祁连山,奔驰于空旷的沙草地戈壁,地薄人稀车站也少,几个小时才有一站。武威、京张、张掖,到清水看到雄伟的祁连山主山脉,山峰白雪皑皑,山顶乌云沉沉,依次酒泉、嘉峪关残阳西斜,颇有些“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雄劲。如此柳园、哈密、鄯善一路荒凉,铁路两旁植物都是红柳、沙棘、沙参类耐旱灌木,高大的树木杨树居多,分青杨白杨,白杨树干上有裂纹。到吐鲁番才感觉有点人气,吐鲁番过去是“姑娘辫子长的”达坂城,风力发电站高耸的风车远远地映入眼帘,成为现代达坂城的标志。此时,新疆行的中转地,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在望。

点看全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