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聊当今医生生存现状,说说我知道的情况 -- fleurrriste

共:💬177 🌺818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能是我反应过度了

由于公立医院不能够市场化,所以说不能够跟着CPI同步涨价,导致财政收入非常有限。想一下医院的收入从哪里来?一方面是挂号费,这是与医疗活动直接挂钩的劳动所得。你注意过挂号费是多少么?各个地方不一样,但是举个例子上海一般在20元以下,哪怕是教授级别。专家门诊贵一些,最多也不过几百。我在欧洲私人小诊所挂号费四十几欧,最低保险报销了27欧。这可是一对一的专门服务啊,这点钱就引起强大的愤慨,其中非理性的成分远远高于理性成分吧。

因为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私立医院的乱象,以及他们的行为对整个医生名誉的损害,这让我异常反感对医疗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鼓吹。

医疗卫生行业是天然具有公益性质的,把医疗体系全面推向市场,等于把包袱甩给民众。

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其实体现在乡镇居民上,城市居民更多是看大医院难、看名医难;看病贵,则是因为老百姓承担医疗费用的比例高,所以觉得贵。

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卫生资源的总量远远小于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卫生服务体系地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分布集中于城市,乡镇医院只能捞到一点残渣。国内解决医疗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给体系。

以预防为主,减少群众的病发率,可以直接大幅度降低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提高医疗体系的覆盖率,改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提高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之的浪费。

降低群众的医疗卫生支出的承担的比例,减少群众看病贵的感受。

完善药品供给体系,将流向渠道的灰色收入截留,降低群众医疗费用的支出。

而鼓吹市场化万能丹一吃灵,不过是别有用心的人想要分肥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