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泰西英雄传 -- 丁男

共:💬187 🌺22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38)粉碎“铁壁合围”

1942年9月,正是仲秋季节,天高气爽,分外宜人,根据地人民忙于收割庄稼,到处一片忙碌景象。青纱帐一片一片地消失,部队赖以游击活动的天然屏障不见了,按照以往的规律,每年秋季敌人都要进行“扫荡”; 因此,粉碎日寇秋季大“扫荡”的准备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利用这个空隙,教3旅举行了比武大会,抽调7、8、9团的第1连和轮训队参加,检阅各团秋季练兵的成果。大会进行了1个星期,胜利结束。

此时的7团2连,在温先星副团长率领下,活动于郓北地区,监视郓城敌人的动向,打击敌寇的抢粮,保卫根据地的秋收。9月26日拂晓,2连经过一夜行军,到达敌人据点侯集西北的一个小村隐蔽,并派出便衣侦察员监视日伪军的活动。本部所在的这个村庄,只有30来户人家,临近黄河大堤,四周距离其他村庄较远,地形开阔。便于观察情况。队伍休整了一天,平静无敌情,即未转移。当天夜间,大家正在休息,查哨的3排长张建堂把几个连干部叫起来,报告发现敌情,孙连捷当即跟他到村南头观察,只见一队人马沿着大路向西急进。究竟是日本鬼子? 还是汉奸队呢? 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无法判明。这时,村东游击哨也派战士报告: 听到村东边2里多路的大路上有敌人的骑兵自南向北行进,还有车轮滚滚的声响。孙连捷感到情况不好,赶快向温副团长报告,并和昝长绪连长、郄晋武政委研究2连的应急行动。天已破晓,情况虽然不明,但估计是敌人秋季“扫荡”开始,而不是小股敌人抢粮抓丁。从敌人行进方向判断,其目标是中心区范县一带。考虑到本部隐蔽的村子小,目标也未暴露,可暂不转移,继续观察,部队分排集结做好战斗准备。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寇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叫嚷要把华北变成其“完成大东亚圣战”的基地,加紧了对根据地的军事控制和经济掠夺。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日益频繁,日益残酷。敌人把消灭根据地的首脑机关,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消灭我军主力,作为主要目标。1942年“五一”,即对冀中平原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大“扫荡”。在战术上,敌人除采用过去的捕捉奇袭、纵横“扫荡”、反复搏击等方法外,重点采取了“铁壁合围”战术,将其作为对付我军的主要手段。这种战术,布置周密,通过侦察判断、精确地定下合击目标,然后调集部队从各个方面同时出动,布成并列纵队(即所谓“梳子队形”)逐渐推进,逐渐紧缩包围圈,最后在一个中心点合击。同时还于半途设伏或袭击,不断把抗日军民向中心点驱赶。再派几架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制造恐怖气氛。每一支部队到达指定的集结点后即开始分兵,1个大队为1支队,每支队分4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为2路或3路纵队,分进合击。一处发现目标,其他各处即向此处奔来。各路士兵分别手持红、黄、兰、白、黑种种颜色不同的旗帜,造成漫山遍野都是其部队的假象。

上午8时许,从2连驻地西边、西北、北边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大炮轰鸣,声如巨雷,鬼子飞机在上空盘旋,不断俯冲扫射,狂轰滥炸。战斗的中心在黄河故道以北旧范县一带,距离2连约10多华里。为了进一步观察情况,孙连捷爬上村边一棵大树,眼见在村子西北的黄河大堤上,有鬼子和伪军的巡逻队,枪上的刺刀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他们全神贯注地面对着黄河故道,估计就是敌人合围的外圈。在那附近,鬼子骑兵,穿梭一样往返奔驰,封锁着所有道路; 鬼子步兵,一队队举着各色旗子,嗷嗷狂吼着向前推进,气势汹汹。

这就是日寇对鲁西抗日根据地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区举行的最大规模的“九二七”“铁壁合围”大“扫荡”。边区党、政、群后方机关、学校被紧紧包围在不到3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敌人的这次大“扫荡”,较之往年秋季“扫荡”来得快,而且调兵遣将部署严密,悄无声息,本部军事竟无察觉,因而十分突然。

各路进攻的敌人按照统一部署、指定的路线和时间分进合击,根本不理会地方武装小部队、民兵的阻击袭扰。上午10点多钟,合围圈形成了,各路敌人靠拢,距离达到彼此火力可以互相交叉的有效射程以内,把根据地10多万军民挤压在越缩越小的包围圈内。惊恐的老百姓呼儿唤女,满地乱跑,到处是凄惨的呼叫。包围圈内各个村庄和道沟里,逃难的人们越聚越多,人们牵着牲口,推着小车,挎着包袱,提着篮子,挤了个水泄不通。随着鬼子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密集的人群里血肉飞溅、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受伤的人们发出痛苦的呻吟。鬼子的步、骑、炮兵从四面八方向合围圈中心压缩,枪、炮声狂风暴雨般地呼啸,坦克、装甲车的轰鸣震耳欲聋,灭绝人性的日本强盗向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挥舞屠刀,发泄着兽性的疯狂。凡是鬼子经过的合围圈内的大小村庄,房屋都被燃烧,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切化为灰烬,人们被逼得无处藏身,无路可走。一片慌乱惊恐的情绪笼罩在人们心头,出于对人民军队的无比信任,他们将求生的唯一希望寄托于人民子弟兵。紧紧追随着部队,部队走一步,他们跟一步,在村里、道沟里行动着,这生死相依、血肉相联的军民情谊,正经受着血与火的严酷考验。

教3旅政治委员曾思玉同志。率领3个连和3个团的轮训队,被包围在合围圈内,这是唯一的一支不足800人的作战部队,在旧范县、甘草堌堆、田堌堆、沙堌堆等极其狭窄的地带,与数十倍于己的强敌展开了血战。节节抗击着敌人的进攻,尽力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争取时间掩护着紧紧地集拢在一起的党政群团体、陆军中学和群众。他们在连天的炮火中,苦战半天,十分疲惫,而炎热的秋阳,晒得沙滩灼热炙人,汗水湿透衣衫,渴得嗓子冒烟,但敌情越来越严重,情况越来越危急,合围越来越紧,象铁桶一样把队伍箍得喘不上气来。鬼子的各色旗帜插遍村头、旷野,鬼子的狂喊乱叫声声可闻。下午2点多钟。在甘草堌堆以北道沟里,寿张县基干大队大队长黄士友,发现东北方向有鬼子大队骑兵,后边还有坦克,不能再向东北转移。情况不容再迟疑,必须立即组织突围,突围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关系到几万人的生死存亡。根据情况判断,东北方向有敌人骑兵和坦克,火力和机动性都很强,看来准备从此突围的计划必须改变。

眼前的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曾思玉政委却十分冷静。他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这支独立行动部队的指挥者和领导人,必须刚毅沉着,机断行事。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最可贵的品质在于“智勇兼备”,打仗不仅要勇敢,更要动脑子,要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目标。正像孙子兵法所说“兵者诡道”,要“出奇制胜”。曾政委和8团参谋长王晓同志站在道沟交叉口一个掩体里,仔细观察着敌人的态势。迅速作着如何突破敌人合围的打算。

突然,曾思玉政委发现日本鬼子的这个“铁壁合围”阵势也不是铁板一块。从第一线到纵深,四面均有红、黄、蓝、白、黑不同颜色的旗子; 西北、正西、西南方向,敌人大队主力云集,不可能顺利突围。只有南面甘草堌堆村东北角,距部队千余米的地段上,有“膏药旗”和几面红色的小旗子,插在柳林里停止不动,纵深也看不到其他的旗子--从正南、东南方向向开阔的沙滩突围,可能是敌人预料不到的,这个方向敌人的兵力也不密集,可以选择敌人这个弱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迅猛顽强的战斗动作,撕开一个口子,突破敌人重围。曾思玉政委决心下定,当即命令王晓同志带领8团1连和团轮训队,沿着道沟,利用茵柳、大蔴籽棵接近敌人,集中火力,突然猛打,撕开敌人的合围,掩护大队突围。

下午3点多钟,部队发起攻击,拼杀中,8团1连伤亡较大,副连长王青山、轮训队长田少单同志英勇牺牲。第一次突击没有成功。敌人纵深炮兵,开始向突围的地方猛烈轰击,企图阻止我军突围。炮弹不断在人群中爆炸,阵地上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掀起滚滚的黄沙,遮天蔽日。不少妇女、小孩被炸死炸伤,哭声和呼救声频频传来。情况已万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不容有丝毫耽误,再不突围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包围圈内几万党政群机关、学校和人民群众就会遭受大规模屠杀,后果难以设想。曾思玉政委、王晓参谋长召集各连、队干部,当面下达了不借一切代价,死里求生、坚决突围的命令。

曾政委说: 现在我们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我们的身旁有几千地方干部和10多万人民群众,他们的生存决定于我们撕开敌人合围的口子,即使我们粉身碎骨,也保护他们安全脱险。每个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起模范作用的时候到了,全体同志要拿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来。我们是硬骨头,钢铁战士,一定要打破敌人的合围圈,冲出重围! 全体指战员要以一当十,要以少胜多,要有坚强的胜利信心和决心。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部队要迅速作好冲锋准备。所有部队利用道沟就地展开,把各连轻机枪集中起来,机枪射手挂上皮带端平扫射,步枪上刺刀,手榴弹拉开弦,炊事员丢掉油盐挑子,拿起武器和鬼子拼命。一定要歼灭当面敌人,撕开口子后要向两侧伸展攻击,顶住敌人,掩护机关、学校和人民群众突围。

命令下达后,部队紧急动员,整顿队形,一齐吹起冲锋号,遂在600米宽的正面展开,同时跳出道沟,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手榴弹投向敌人,指战员怀着满腔仇恨,瞪着血红的双眼,端起闪亮出刺刀,象猛虎下山一样奋不顾身冲向敌阵。7团1连一鼓作气同日本鬼子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前仆后继、奋勇当先。经过一场血战,当面1个中队的100多名鬼子被全部歼灭,终于撕开一个口子,敌人的第一层合围圈被勇士们突破了!

部队立即向两翼伸展,驱赶敌人,扩大突破口,掩护着党政群机关、学校、人民群众象潮水一样涌出。部队和群众冲出2里多路后,鬼子的骑兵从北面挥舞着战刀飞马奔驰,坦克和装甲车也向突破口冲来,企图堵住撕破的口子。千钧一发之际,曾政委命令身边的骑兵班在黄河沙滩上向东猛跑,扬起滚滚黄尘,造成疑兵,把敌骑、坦克引开。骑兵班的十几名勇士,在班长朱孝治的带领下,扬鞭疾驰,转眼之间到达一个村庄,隐蔽在道沟里,敌人的骑兵、坦克、步兵一齐猛扑过去。他们沉着镇定,待敌迫近,才以密集火力开火。这一果敢行动,短促排射,打得敌骑乱了阵脚,慌忙后退、下马还击; 这样,就拖住了敌人,赢得了时间,掩护突围部队向南急进。

7团1连在正面继续冲杀,很快冲破了敌人第二道封锁,冲过了黄河沙滩,又冲向第三道包围圈,也就是埋伏在黄河大堤上的巡逻队。敌人虽然在这里占领了有利地形,但兵力不足,只有少数鬼子带领伪军作战,火力也不强,阻挡不了突围部队的勇猛冲杀。

在敌人压缩包围圈向中心区步步紧逼,军民处于极度危急之时,温先星副团长指挥2连向据守黄河大堤的敌伪军进行了猛烈进攻,从后背急袭、杀伤敌人,策应部队突围。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给敌人以巨大威胁。经过1个多小时战斗,突围部队杀出敌人重围,2连随即向东南方向转移。

突围的胜利证明: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大大超过了凶狠狡诈的日本强盗--尽管敌人设计了十分严密的所谓“铁壁合围”,可是他们万没想到,在我军身陷重围之后,由于指挥者的临机应变,虽然部队处于劣势,仍然可以以宽大正面的突然迅速的冲击,以数百名战士的拼命精神,以全部突围部队和数千人民群众的齐声呐喊和扬起的漫天尘土,造成一个千军万马不可阻挡的声势,反而使得那些单兵纵队的鬼子变得十分渺小,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所措。事后《冀鲁豫日报》和教3旅的《挺进报》都以特大标题在头版刊登了《曾政委率领部队和群众胜利突围》的消息,教3旅旅长王秉璋更是在《挺进报》上发表了关于反“扫荡”的总结性文章,从军事理论的高度论述了这次突围胜利的重大意义。

在合围圈尚未形成时,冀鲁豫军区、区党委、行署机关,由杨得志司令员指挥,在军区特务营的掩护下,从敌人两路之间的空隙突围,转移到黄河以南。教3旅机关和7团部队在鄄北活动,未落入敌人合围。

这次日寇对冀鲁豫平原濮、范、观中心区发动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是经过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大将亲自组织,以日军第32师团、第35师团为主力,配属骑兵第4旅团,汽车、装甲车400余辆,坦克30余辆,飞机10余架,还有17个县的伪军共3万余人,在日寇第十二军团司令官喜多诚一中将指挥下,兵分8路、合圈中心区,妄图一举消灭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军队主力,继而彻底摧毁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这是边区遭受日寇最大规模、最为残酷的“铁壁合围”,而且敌人这次秋季大“扫荡”较往年提前,边区机关、学校及后勤单位未能及早疏散转移,以致遭受重大损失。此次大“扫荡”,部队伤亡279人,地方干部伤亡失散800余人,群众被杀害2300余人,被抓壮丁6000余人,抢去牲畜1000余头,烧毁房屋3000余间。行署参议杨敬斋、孙仰周,分区政治部主任魏金三,陆军中学教务处长孙厚甫,教3旅民运科长陈伟等同志壮烈牺牲。其中,魏金三主任的牺牲尤使孙连捷感到悲痛。

魏金三(魏晋)同志。1913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南坦山闫家楼村,父亲是一位清贫的小学教员。1931年他考入长清县立中学读书,正逢日本强盗侵占东三省,激起了他无限义愤。1934年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便从事小学教育借以糊口。1936年初到济南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解决生活困难,考入公费的济南警察学校。他接触了许多进步青年,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即“民先”),发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文化友谊社”,编辑出版油印刊物《联系》。

1937年4月,魏金三同志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受党指派,考入韩复榘的侦缉队,承担了极其危险、极其复杂的艰巨任务。他机智勇敢,沉着坚定地与那些奸险狡诈、心毒手辣的魔鬼周旋,及时将敌人破坏地下党的部署和叛徒、特务的动向密告党组织,使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免遭毒手,为此做出特殊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党指派,回到长清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抗日武装,以长清县第一高级小学为基地,通过该校校长张耀南,积极开展各项抗日救国活动,积极发展“民先”组织,联络进步青年20余人,策划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0月,成立起长清县各界抗敌后援会,推选张耀南为主任,魏金三同志任组织股长,负责具体工作。1937年12月27日济南失守后,魏金三同志组织发动进步青年30余人集结到坦山,成立了长清县第一支抗日游击队。1938年2月,他和万晓塘、冯向前、袁振等同志率领这支游击队到肥城,和张北华、远静沧同志组织起来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会合,改编为自卫团第4大队,魏金三同志任中队长。4月间4大队同11、17两个大队返回大峰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中共泰西特委成立后,万晓塘同志任中共长清县委第一任书记,不久,调部队工作。由魏金三同志接任。12月,自卫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魏金三同志兼任长清县独立营政委。1940年4月,6支队主力改编为115师343旅运河支队4团,魏金三同志任3营政委。1941年他调任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兼直属政治处主任,孙连捷在直政任青年干事。半年后他调8团政治处任主任,1942年调2分区任政治部主任。

魏金三同志对党忠诚,从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对同志热情、诚恳,为人坦率、正直、忠厚,工作积极负责,任劳任怨。生活艰苦朴素,处理问题冷静、细致,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对敌斗争坚定勇敢,作战勇猛,右臂负伤致残。

1942年9月30日,在鲁西最残酷的日寇“铁壁合围”大“扫荡”中,他率领部队掩护机关、群众突围时,不幸中弹、身负重伤,毅然将乘马和一皮包机密文件交给警卫员,令其乘马突围,警卫员不从,魏金三同志不忍警卫员落入敌手,大义凛然、举枪自尽。

孙连捷悲痛之余,更使其常以队伍中有这样的英雄壮举而感到自豪,并以魏金三同志为楷模教育部队,不愧为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军队卓越的领导干部。

通宝推:testjhy,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