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支付卡时代》 -- 喵咪呜
第六节
交换费出现了。
双巨头时代。
痛苦的十年。
曙光来临。
交换费模式。最初一些区域组织俺交易全额进行清算,持卡人的银行向商户的银行全额支付消费款。这种方式难以为继。于是万事达和Visa都选择交换费模式,商户的银行支付给持卡人的银行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
美国运通坚持签帐卡,避开信用卡,重视企业客户,也就是雇主给雇员用于商务消费的支付卡,有点类似国内前段时间酝酿的用于跟踪公务消费的“公务卡”。
可惜国内出不了美国运通,只能出现“关爱通”http://www.guanaitong.com/
20世纪70年代,政策管制(各州不同的高利贷法),利率的波动(不大清楚,《光荣与梦想》之后就只能断续地看到一点米国的情况),以及对信用卡与传统信贷业务的不同之处的规律的摸索(或者要加上对“无现金社会”的纯真憧憬),造成了银行发卡机构痛苦的10年。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信息革命,支付卡业务是否会迎来如今的辉煌。
于是这也成了夯实基础的10年。
借助DEC公司的计算机,Visa建设了成本达3000万美元的BASE-I系统,1973年正式上线(电话线)运营,将每笔交易授权等待时间由平均4分钟缩短到40秒,在第一年估计节省了超过1亿美元的欺诈防控成本。可以实现整个交易流程电子化的BASE-Ii系统一年后上线,实现了会员间单据交换的自动化。万事达也建设了BankNet和I-Net系统。
甚至从一开始,Visa与万事达就结成了类似尤文与米兰的“神圣同盟”,并以支付卡业务需要扶持为由,屡屡躲过了反垄断审查,最多弃掉某个具体卡品牌或卡业务的蜥蜴尾巴。就连计算机系统的上线也在彼此等待,全无航空业你死我活的精彩和戏剧性。
无限制消费和举债的20世纪80年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IT技术成为信息不对称为主要盈利来源的金融界的轰鸣的引擎。
美国运通发行信用卡的计划遭到挫折,运通卡的信用良好的用户不过是将之用于可报销的商务支出,在自用的信用卡上就出现大量的坏账。超过3亿美元的计提,1700员工被解雇,足以显示看似类似的不同卡类型、卡业务在事实上差异有多么大。好在90年代美国运通的信用卡业务总算有了起色。
几个重要的机构也在此时通过万事达和Visa进入了支付卡市场,它们是三大非金融机构——AT&T、通用电器和通用汽车(GE也真是大到无尽头啊)。
Visa和万事达牢牢控制技术、业务和流程规范,欢迎其他机构成为卡组织的成员。
国内也类似,原本建设部规范的公交卡被收归交通部,规范也准备采用银联的规范;据称加油卡、社保卡也准备这样,所有芯片支付卡,都将是一个规范、一个标准,同时要纳入人行的监管了。各地人行,原本的养老地,现在终于有油水了~~
传统用于消费的芯片卡多采用便宜好用量又足的Mifare卡,M1卡安全机制被攻破的宣传,靠的是黑客的两篇文章,于是事情的真相就比较朦胧了。
难道就像他们说的那样,防病毒公司都会自己开发Virus??
1978年,Visa推出了“认同卡计划”(affinity programs),首次运行非会员的名称或标识出现在卡面上,对了,与营利性公司合作发行的认同卡,有个我们更熟悉的名称“联名卡”(cobranded card)。
1987年,花旗集团和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联合向约600万加入AAdvantage常旅客计划的会员发行Aadvantage银行卡。
So,80年代完成了三项创新:非银行机构加入发卡、认同卡和联名卡出现、常旅客奖励卡(积分卡)的推出。
虽然书中没有明言,但俺觉得,这些创新离不开交易流程电子化的支撑。
顺便提一下,目前在国内各大型百货商城,通常可以看到一家叫做“维洛城”VELO的地盘,一个机器可以按出各类各样的优惠券,有餐饮的,有娱乐的……维络城还有自己kawayi的挂卡。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餐饮消费、看电影消费、买奢侈品消费、电话上网消费,所获得的积分,可以互换,可以用一类可以报销的消费获得的积分去进行另外一类的消费。
借记卡终于在支票的夹缝中出现了,并用于支付。
由于借记卡有签名的和密码的,多半因商家不愿装密码键盘,签名借记卡使用得更多。2002年借记卡交易额达4900亿美元,签名借记卡交易占到66%,而且磁条卡容易被伪造和银行在消费者面前的“弱势”地位,CPU卡为标志的EMV迁移才刻不容缓。反过来,这两条——签名借记卡、法律管得银行比较乖,在国内都不存在,因此国内的EMV迁移当然没有动力。
另外的创新也出现了:信用卡债务的“证券化”、网上交易的兴起。只有米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法国,用支付卡支付网上交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80%~90%;其他国家和地区,A2A账户到账户方式是主要交易方式。当然在国内,多数是A-Z-A方式,^o^,这个Z是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