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战略动态系列(一)朝鲜二题 -- 南渝霜华

共:💬211 🌺1095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七)“亲伊斯兰中华”?——印尼的悄然变化

近年来印尼出现了一股强调伊斯兰教与中国历史渊源和现实友谊的思潮。其论述有许多地方值得推敲,但在印尼自身的语境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其主要论点有:

伊斯兰教是由中国穆斯林带到印尼的。为了强化这个观点,《圣训》中“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一语,被广泛征引,看作先知穆圣对未来的洞见。

中国穆斯林郑和率领的舰队对活跃东南亚的贸易有重要贡献。华人学者陈大成(Tan Ta Sen)写了一部题为《郑和与东南亚伊斯兰》的著作,高度评价郑和的历史功绩。

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多有相通之处。印尼媒体上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中国人深受伊斯兰影响。”“观察中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宗教。”“中国对伊斯兰很友善。”

印尼华人在推动相关讨论和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资助学术研究、组织到中国的考察,等等。但必须指出,印尼政府和主流族群对这种声音予以支持和鼓励,有不少非华人也参与了相关论述。其主要目的是要论证伊斯兰教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宗教,由此促进印尼国内各族群之间的团结,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以上言论在印尼出现和发展,应当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其论述不甚严密。比如,如果说伊斯兰由中国传到东南亚验证了先知的预言,印尼应感谢华人移民的贡献,那么伊斯兰由中东传到中国则是另一个方向的传播,离伊斯兰发源地较近的亚洲内陆伊斯兰民族不仅不必感谢“中国学问”,相反还抱有某种文化优越感。此间差异,如何解释?其次,西方媒体多次报道中国严厉打击“伊斯兰分离势力”,印尼穆斯林如何看待这种“不友好行为”?最后,印尼的华人和非华人在论述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亲和关系时,似乎都没有充分重视和使用一份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以刘智、王岱舆为代表的“以儒诠经”运动。笔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向印尼华人学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竟不知道这两位中国穆斯林思想家。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因此,如果不深入发掘、建构儒家和伊斯兰的共通性,“亲伊斯兰中华”的论述恐将流于肤浅。不过,这或许正是中国学界尤其是中国的穆斯林学者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如果印尼能最终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论述,在理念、知识和信心等方面亦可对增进中国国内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有所助益。(南渝霜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