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折翼的“女武神”-美国XB-70轰炸机史(1) -- 八音机

共:💬41 🌺26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折翼的“女武神”-美国XB-70轰炸机史(4)

发展与消亡

1964年9月21日,XB-70的一号机首次进行试飞(机身序号#62-0001),但是由于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过多,工程师们缺乏经验,因而从一开始起一号机就一直有蜂巢结构太脆弱、液压系统漏油、燃料泄漏与起落架故障等毛病。在首飞时就出现了飞机的一个液压系统失灵导致右边的起落架不能正常收回,最后飞机只能亚音速飞完全程。而且在最后降落的时候,左边起落架的一个后轮被锁死导致轮胎爆裂,还好并没有酿成大祸,只是引起了些小火。在一场于1965年5月7日所进行的试飞中,XB-70以2.58马赫巡航时,进气口的水平分离器一小块蜂窝板脱落,碎片飞进发动机舱里,一次就将6台发动机打坏四台,后来成功重启一台,最后靠3台发动机才把她飞了回来。1965年10月14日,一号机成功地加速到3马赫的高速,但也因高速飞行时承受的过大应力损毁机翼的蜂巢结构,左翼前端约600厘米长度的一块蒙皮被撕裂消失,基础设计上的结构缺陷让有关当局决定限制一号机的飞行速度在2.5倍音速以下,这也局限了一号机的实际测试功能。

但正由于一号机的教训,XB-70的二号原型机(机身序号#62-0207)在机翼结构上进行了彻底的改进,解决了一号机上的很多缺陷和问题。二号机于1965年7月17日首次试飞,并且在1966年5月19日的一次飞行中,以超音速巡航持续飞行了3,840千米的距离,其中包括耗时33分钟3马赫巡航,成功地达成该计划的预计目标。并证实了XB-70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成功的。但是2号机也并非完美无缺,1966年4月30号,试飞中2号机的前起落架卡住无法放下,飞机液压系统和备份电力系统也出了问题,尝试了两次硬着陆冲击想把起落架冲下来但都失败,在天上兜了几小时燃油快耗尽后,有人想到对备份电力系统的断路器进行串线,好让电力系统启动。副驾驶员临时在他携带的小包里找到个夹文件的回形针,并把它掰直,用回形针进行了跳线,最后前起落架终于放下来。而在1966年6月8日的一次飞行中,二号机与伴飞的一架隶属NASA、编号N813NA的F-104N战斗机发生了空中意外相撞。F-104N当场爆炸坠落,而被撞毁垂尾和左侧部分机翼的二号机在挣扎了几分钟后,终因无法操纵而陷入螺旋状态,最后于加州巴斯托北方的沙漠中坠毁。当时F-104N的飞行员、NASA的总试飞官乔沃克(Joe Walker)与二号机的副驾驶卡尔克罗斯(Carl Cross)都在意外中丧生,而二号机的正驾驶艾尔怀特(Al White)却幸运地弹射跳伞成功,保住一命。而这一次事故,仅仅是因为所有的飞机包括商务机在内用的都是通用电气的发动机,通用电气的人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根据摄影师的要求,机群进行了密集编队。这场美国版的“形式主义”使得XB-70二号机折戟沉沙,看样子“形式主义害死人”这句话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但是,远在XB-70在1964年开始试飞之前,它就已经被判了死刑。首先是它的作战效能太低,当XB-70在21000米高空以3倍音速投弹时,其圆周公差半径(CEP)高达1.5千米,这种精度除了最原始的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之外,普遍低于60年代初已服役的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如圆周公差半径约1千米的泰坦2型),这等于没有对目标进行精确轰炸的能力,只能依赖战略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去轰炸城市之类的面状目标。

而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苏联在防空导弹以及截击机方面的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萨姆-5和米格-25对美国空军利用高度与速度穿透敌方防御的战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为以当时的技术,像XB-70这种高空高速的飞机,在灵活方面是非常有限的,它需要非常大的回转半径进行转向,因此很容易就被敌人算出飞行轨道而进行拦阻。除此之外,XB-70的庞大的机身会产生非常大的雷达反射面积,更进一步提升防空导弹锁定它的概率。虽然在设计之初,也曾进行过隐身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未引起足够重视,又将它的空气动力性能设计放在了第一位,使得XB-70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得夸张,尤其是高耸的垂尾,庞大的发动机舱和巨大的进气口,让它侧面的雷达反射面积达到了约1平方千米,这在世界航空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在各种武器中除了航空母舰外恐怕也无出其右者。而在XB-70的自卫武器和护航飞机终止发展后,已经无法对付这种威胁。而新的可以避开雷达的低空穿透轰炸战术,也因为XB-70为超高空飞行采用的超薄三角翼结构较脆弱,无法强化后改作低空穿透飞行。

而事实上杀死XB-70的,是弹道导弹的发展和美国核战略的转变。当苏联也拥有了洲际弹道导弹之后,美国再也无法阻止本土受到核打击,过去大规模核报复战略的基础已经动摇,美国的核战略开始逐渐向新的抵消核战略发展。而美国弹道导弹的发展,使得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在比XB-70更短的时间内出击,以更高的突防率,更大的精度攻击目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在美国三军的政治斗争中,空军而不是陆军抢到了战略导弹发展的主导权,这使得XB-70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如此种种,再加上单价高达7.5亿美圆,相当于今日上百亿美圆的研制费用(其实在冷战期间,钱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将对方打败,美苏两国都舍得花光国库里的每一分钱),使得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时宣布将XB-70计划裁减到仅剩研究用途(这也就是为何飞机会挂上实验机专用的“X”编号,而非预产原型机用的“Y”编号),原本预计打造的三架原型机也在二号机完成后就停止继续。

1964年试飞成功后,众人本来希望能借其表现,让五角大楼回心转意,能生产第3架较完备的实验机,甚至能够重新批量生产,但二号机的坠落彻底粉碎了这一希望,事故之后当局曾尝试强化一号机来取代二号机坠毁后留下的任务空缺,但却没有成功,在1967年到1969年间XB-70A一号机一直是由位于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的NASA飞行研究中心,即今日的德雷顿飞行研究中心维护,进行了33次研究飞行。1969年2月4日一号机正式退休,被送往位于俄亥俄州戴顿莱特派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博物馆收藏展示。

太阳当空照,我们来拍照哦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XB-70:讨厌,没看见人家写的“别吻我”嘛

F-104N:不好意思,没看见那个“别”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于是可怜的F-104N当场就烈火焚身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XB-70:达林,别扔下我一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