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帖:杂交水稻、杂交小麦——中国粮食增产背后的故事 -- 二手真理

共:💬16 🌺4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转帖:杂交水稻、杂交小麦——中国粮食增产背后的故事

任何一个涉及基础科学研究的工程背后,实际上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前人开路的支持,即便如此,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反复,才有最后的突破。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往往容易把类似的事情看成是一个人的传奇。

关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见诸于媒体的故事已经很多,以下是未见诸于新近大众传媒的历史资料的摘录(感谢热心、无私的网友,将各种资料,如实、免费发布于网路,为其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鄙视中国的××××等无良文人,制造出大量垃圾文字,还要索取版权费。如果可以,个人以后将寻求适当机会,向这些人提出污染环境的诉讼。)

“1970年6月,当时的湖南省革委会在常德召开了“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科技经验交流会”。此时袁隆平的研究已经进行了6年,数千次的杂交试验,结果都不理想,产生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待解谜团。也正因于此,“水稻杂交无优势”的论断越来越被人们相信,对袁隆平的质疑不绝于耳。在那次会上,时任湖南省革委会代主任的华国锋把袁隆平请上主席台就座和发言,公开表示了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支持。会后,华国锋还专门找袁隆平谈话,鼓励他说:周恩来总理经常过问杂交水稻科研的事,希望能够继续研究下去。要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材料拿到群众中去搞,广泛发动群众性科研力量,合力把它搞成功。另一方面,华国锋向湖南省有关部门吹风,要求他们对杂交水稻研究大力支持。

1972年3月,国家科委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测交和回交转育的试验,扩大了选择概率,加快了三系配套进程。

1972年,袁隆平选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同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667平方米产量628公斤。翌年作晚稻栽培1.33公顷,667平方米产量511公斤。攻克了“优势关”。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75年12月中旬,华国锋指示:第一,中央拿出150万元人民币支持杂交水稻推广,给广东购买15部解放牌汽车,装备一个车队,运输“南繁”种子;第二,由农业部主持立即在广州召开南方13省(区)杂交水稻生产会议,部署加速推广杂交水稻。

这一年冬,数以万计的制种大军云集海南,发动人海战术大规模南繁制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3万亩。袁隆平担任技术总顾问,首次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为翌年推广做好了种子准备。

1976年,杂交水稻绿遍神州。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

粮食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的大问题。粮食增产的事,是周恩来主抓的,当然周也有上级。

当时有两个项目,是定下来必须做的,都和粮食增产有关。

一个是水稻,一个是小麦。

这两个项目,一直有专人盯,资金、人员、实验场地都有保证,基本不受运动影响

袁出身好,在华主政的省工作,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大。

小麦项目的负责人,鲍文奎,浙江宁波人,出身不好,是民国时培养的学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遗传学博士,建国后归国,得到的支持,与袁比较,可能相对要小一些。

后来,他们都做出了成绩,袁隆平在建国后的成绩相对更大。袁被树立为媒体吹捧的典型。后来的媒体多有吹牛造谣的偏好,诸如袁隆平被四人帮迫害,一个人孤苦伶仃躲在乡下培育水稻良种之类,既不懂科学,也不尊重事实。

任何一个涉及基础科学研究的工程背后,实际上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前人开路的支持,即便如此,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反复,才有最后的突破。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往往容易把类似的事情看成是一个人的传奇。

负责小麦项目的鲍文奎,更是被媒体选择性遗忘了。

小麦增产的突破,主要是金善宝做出的,这个人是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他的成绩主要在建国前取得。鲍文奎是金善宝的学生,在金的指导下,1937年,鲍文奎选育出“南大2419”抗锈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近亿亩,为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其后又选育出4批近20个抗锈良种小麦,在华北北部晚熟冬麦区大面积推广;总结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创造出亩产千斤的高产品种。

关键词(Tags): #农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