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卫风 淇奥 -- 重耳

共:💬16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一点诗经 国风 卫风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毛诗序》,“《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紧接着《传》里写着,“惠公以幼童即位,自谓有才能而骄慢。于大臣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惠公朔即位之前就已经会传统母亲谗害两个哥哥,年纪不会太小。不过也不太大,《左传》闵公二年,“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据孔颖达引述杜预,惠公“盖年十五六”。这是拿《左传》里头有关的记事推算出来的,很可信。以这样的看法来解这首诗也说得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朱熹对这个说法不太相信。《诗经集传》里说,“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完了,这样一座大山竖在这儿。朱子他老人家都“不敢强解”,那我还敢说啥。

学两个生字吧,觿,还有韘。这是俩东西,都是古代制服的配件。

觿,念“西”。《说文》,“佩角銳耑,可以解結。”用牛角做的锥子,解绳子用的。也有用骨头、玉石做的。弯曲成弧形,身上刻着花纹,把手的那一头还刻成龙啊凤啊的造型,真是漂亮好东西。按《礼记内则》,冠弁以后,也就是成年以后,“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惠公虽未成年,但已经继承了公爵,有了一般成年人都没有的职责,所以也带着这玩意。刘向《说苑修文篇》,“能治烦决乱者佩觽”。

周朝的制服,腰带上挂好些东西,觿、组佩、估计还得有刀子、荷包之类的,滴里当啷好多串。讲究的是走起路来这些东西要有响声,但不能乱响,“行止有节度”。即使走快了,趋,响声也不许乱,要的是那个平稳的仪态。腰带上挂东西的历史很长久,但趋势是挂的零碎东西越来越少了。也许过几百年有能时髦回来?

韘,这个字念“社”。《说文解字》,“所以拘弦”。拉弓射箭时候带在右手大拇指上的扳指。这东西的历史比觿长,一直到清朝,讲究的人出门都带个白玉大扳指。

一说到这些礼仪上的事儿,我怎么又觉得古代的制度、生活质量、甚至生活的内容和情趣等等都比现在要好上个十万八千里呢。我为什么就是觉得这社会怎么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越来越野蛮,越发展越回去了呢。小的时候最烦年长的人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之类的话。现在轮到我自己心里也这么想了,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怕人说我自己打脸。但愿这只是错觉吧。年长的人比年轻人有见识,这是事实。但这不说明这一代人跟下一代人会有什么差别。不过是转着圈子轮回而已,实质不会变的。

关键词(Tags): #读一点诗经#读万卷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