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贴图】【原创】北京军博的好东西们 -- 铁西瓜

共:💬94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造92式步兵炮及我军仿制之“盖亮”式步兵炮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口径:70毫米

炮管长:8.79倍口径

炮全重:0.212吨

炮全长:2.745米

炮全高:0.62米(带防盾)

高低射角:-10度至+75度(有资料宣称可达80度以上)

范围射界:左右45度

弹种:70毫米高爆弹/榴霰弹/烟幕弹

弹重:3.8公斤(高爆弹)

炮弹初速:198米/秒

最大射程:2788米

最小射程:100米

运输方式:车辆/畜力/人力拖曳,或分解运输.

92式步兵炮是当时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外,它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例如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

92式步兵炮在日军部队中,被作为大队炮配置,每个大队两门。其在侵华战争中十分活跃,国军很多被报告为被日军战防炮击毁的重机枪火力点,实际上都是92式步兵炮的手笔。在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中,92式步兵炮由于机动灵活,也是我军常见的对手。

至于我军应用92式步兵炮也是很有历史的。早在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就留下了使用92式步兵炮的记录.但此时由于缺乏专业炮兵人才,弹药补充也无法保证.所以基本是随缴获随用,用完就破坏.使用时间和次数都非常有限,自然也就没什么大的战果.

92式步兵炮真正大规模为我军服务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日军武器被苏联红军大量缴获.对于这些武器,苏联红军自己是用不着的,因此部分转交给了进入东北的我军部队。直至抗美援朝,志愿军仍然大量使用92式步兵炮.在志愿军的火炮配置中,每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兵炮连(每连3~4门炮).其中的步兵炮连,装备的就是92式步兵炮.考虑到当时志愿军一个军才有火炮198门(连60迫击炮都算上),并且每个步兵师只有一个榴弹炮连(装备日式或美式75毫米榴弹炮10~12门).这为数不少的92式步兵炮实际上就是志愿军的主要支援火力.

军博的92步兵炮也不少,照片上的是大厅那门保养好的,在露天场还有两门惨不忍睹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1941年1月7日的潘溪渡伏击战,战斗中缴获92步兵炮一门.炮弹6发.

后来由第8军分区修械所负责,进行了70毫米高爆弹的仿制工作,并最终获得成功.不过由于工艺和原料的问题,产量一直不高.

1946年,开始仿制92步兵炮。技术小组主要成员是兵工一厂(1945年后第8军分区修械所合并一分区修械所、冀鲁豫军区桂寨修械所和解放汤阴封丘两县时缴获的两修械所,改称兵工一厂)的技师盖亮、工务长杜茂才、柳寿臣等.也因此,仿制的92式步兵炮被命名为“盖亮式70毫米步兵炮”.

至于该炮的产量,我手头的数字是7门(也有称4门).在1946年底,国民党新5军进攻解放区时,兵工厂转移,仿制92式步兵炮随即停产.

考虑到生产条件恶劣及第一门盖亮式70毫米步兵炮出厂是在1946年4月底,至年底工厂转移不过7个月左右时间,我认为7门的产能已经算不错的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