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的一些统计数字 -- xxxxxxxx

共:💬7 🌺8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空船兄,贸然认定“日本震度7相当于MSK烈度11”不妥!

因此,简单以此来比较5·12和3·11两次地震烈度非常不合适!

空船兄自知,

我没有这两个标准相似度的直接材料
,却得出了结论

不过从一些间接材料和这两个标准的定义上判断,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小。

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烈度11(相当于日本的震度7)。

都江堰市城区部分为烈度8或者9(相当于日本的震度5强或者震度6弱)。

成都市城区大部为烈度7(相当于日本的震度5弱),南部一小部分地区为烈度6(相当于日本的震度4)

本次地震中,东京的震度大部分为震度5强(相当于中国的烈度8)和震度5弱(相当于中国的烈度7)。而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大部地区为烈度7,南部小部分地区为烈度6。所以本次地震中东京的烈度比汶川大地震中成都的烈度要高,大概和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市南部地区及成都市和都江堰市交界地区相当。

日本的震度和MSK地震烈度的换算关系如下:

---日本的震度5弱相当于MSK的烈度7略强

---日本的震度5强相当于MSK的烈度8略强

---日本的震度6弱相当于MSK的烈度9略强

---日本的震度6强相当于MSK的烈度10略强

---日本的震度7相当于MSK的烈度11略强

这未免太孟浪了!

地震对某一具体地区的破坏程度,主要是看当地的烈度,烈度不仅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级)有关,还受:震源深度、与震中距离、断裂带走向、当地地质条件等密切相关。

烈度等级一方面以地面上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来判断,另一方面,由于测量仪器的进步,烈度等级也有了客观标准: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评定指标!

日本的震度表:

日本地震烈度表 烈度 名称 说明 加速度/cm·s-2

0 无感觉 人无感觉,地震仪可以记录到。 <0.3

Ⅰ 微震 静止的人或对地震特别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 0.8~2.5

Ⅱ 轻震 多数人可感到,屏风仅有轻微的震动。 2.5~8.0

Ⅲ 弱震 房屋摇动,屏风咔咔响,电灯等垂吊物在摇动,容器内水面发生波动。 8.0~25.0

Ⅳ 中震 房屋强烈摇动,放置不稳的花瓶等倾倒,器内水外溢,行人有感,人逃屋外。 25.0~80.0

Ⅴ 强震 墙壁裂缝,墓碑、石灯笼倒塌,烟囱毁坏。 80.0~250

Ⅵ 烈震 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数人无法站立。 250~400

Ⅶ 激震 房屋倒塌30%以上 山崩、地裂、有断层发生 >400

中国地震烈度表

点看全图

从两个表的加速度指标对比看,日本的震度5级与中国烈度7级基本相当(日本的震度5强,顶多相当于中国烈度7级强、8级弱),日本的震度6级与中国烈度8级基本相当,中国烈度9级以上(9、10、11、12)都可以归在日本的震度7级。

这次3·11地震,有日本、中国、美国三张烈度图出来,其中中美两张图差异不小,个人判断,中美的图都是各自国内仪器测量的数据根据地质资料等算出来的,由于距震中太远,精度可能都不是非常理想。

个人判断,考虑灾区与震中的距离以及断裂带走向与日本列岛基本平行这两大因素,3·11地震灾区的烈度远不像空船兄想的那麽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