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忙总请进,问一个旧事 -- 冰与火

共:💬343 🌺1858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内金融行业的风险我感觉还是在

第一,忽悠

中资金融机构非常喜欢听战略合作这个词,例如互相参股,互相进入对方市场,国际化等忽悠,急着“走出去”,幸好被金融危机吓住了,如果再过5年,真的很玄。

很可能对方向我们的投资实实在在的得利,我们向对方的投资打了水漂,可能通过混业经营关联交易转移后宣布破产等手法。

成功案例:注意是2007-12-1的。。。

18.1亿欧元参股富通 平安财务战略双获益

富通集团拥有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的网点以及6万名员工。于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的泛欧交易所第一上市,并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第二上市,且于美国发行存托凭证(ADR),在中国,富通集团已通过合资企业太平人寿和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发展业务。

平安此次参股富通,将在战略布局和财务投资方面均获益匪浅。他分析说,在财务上,平安参股价格为19.05欧元/股,对应2007年市盈率为14.1倍,但对应市净率仅为1.2倍,有望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在过去的16年里,富通股票总投资回报率累计高达1232%。而在战略上,这有利于平安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并有望对平安与建行拟合资成立的保险公司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卡。

卡是动词,也是名词,外资在主营存贷业务上插不下脚,但是在次关键环节上还是在卡我们脖子。拿结算环节来说,现在银联出不了国门,万事达和维萨垄断国际结算,中国银联要么交换利益给外资分一杯羹,要么给人打工。

还有中间业务票据保付代理什么的也可能是外资的突破口,业外人士,一知半解,见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