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武士今何在? -- cmosplay

共:💬100 🌺365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日本武士今何在?——续

倭寇之乱过后日本进入蛰伏期,当然其好战嗜血的本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只是在逆风时暂时收敛了一些。

19世纪下半叶,整个中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运动,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几大城市。当时的中国,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独步天下,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呢?那当然是机器大工业方面太过落后,没有完成近代化改造的八旗在英法联军面前不堪一击。

当时世界上搞改革开放的并不是中国一家,刚刚完成统一的德国和鼓捣明治维新的日本都在搞工业化。各国体制的不同就决定了各自工业化的成败。德日体制类似,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统治者可以把大量资源不计代价地投入重工业这个黑洞。

资源从哪里来?德国还有些海外殖民地,国内也有点优势产业,又可以引进外资,同时严厉搜刮上中下层,为了维稳,又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日本没有这些条件,只能拼命从农业中剥夺资源,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事实证明,这两家的路子走得比较对,后发国家搞工业化还是这样比较快,所以后来苏联也是靠把农业中积累的资源拿走搞重工业才得以胜利完成工业化。

中国的体制比较烂,“民(注:豪民)”主自由,资源集中不起来,就算集中起来了也可能是拿去修园子,剩下的也不能不计代价投入重工业,“自强”没几年又开始“求富”,要讲经济效益,玩比较优势,不能打牢重工业的根基。工业化自然失败。

日本多年来野心不死,而且当时国内矛盾已经尖锐,改革过程中破产的武士也都蠢蠢欲动,是以见到机会立即发动侵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以倾国之力来袭,“我大清”的总前委李鸿章只能调动少数省份的武力,其中还有叶志超一伙不争气的败类,虽然邓世昌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奋力抵抗,终因体制问题,导致求和派占了上风,最终割地赔款求和。唉!当时的中国,在大酋长慈禧的统治下,已经无力振作了,连东边的蕞尔小国都打不过。

因俄罗斯帝国干涉东北事务,野心膨胀的日本自然要开战,是为日俄战争。是役历时一年多,俄国共投入兵力120万人,伤亡、被俘27万人,损失舰船98艘,军费开支20亿卢布;日本参战总兵力109万人,伤亡27.6万人(其中战死8.6万人),损失舰船91艘,军费消耗17亿~18亿日元。战争中日本鬼子在旅顺的疯狂冲锋震慑了俄罗斯人,以至于苏联完成工业化之后在东线一直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直到天才的朱可夫元帅在诺门罕战役中痛歼日本关东军,打得日本人彻底放弃北进战略,转而执行南进战略。斯大林通过各种情报确信日本不会入侵俄罗斯后,才得以抽调远东边境的二十个亚洲师前往欧洲,给了德军致命一击,进而彻底灭掉了德国。

日本人赌国运的行为一旦得逞下面必然会更近一步,在彻底失败之前是不可能停止侵略的。这一点和总是给敌人留有余地,强大时从不发动对外侵略、不强大时只能被动挨打的华夏完全不同。

疯狂的鬼子既然在十余年里连续打败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么他们还会悍然挑战更强的对手,二十多年后,他们再一次动手了。

关键词(Tags):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