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卢德运动与好一朵无奈的茉莉花 -- 唵啊吽

共:💬24 🌺48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增长而不是消费

唵兄好文章,尖锐地指出了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增长,而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强调的“消费”。要增长,其实质就是投资,不管这投资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西方社会由于是自下而上的民主体制,与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相比,优势在于稳定,劣势则在于整个体制下消费的欲望远远大过投资,虽然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但与国家投资的规模相比则远逊。

唵兄用的“瓶颈”的概念,其实就是对未来增长所必须付出的投资。如你例子中所说,原始经济下,20个农人耕作可以养活25个人,多出的5个人(可能是他们的妻子孩子)可以纺织衣服,以及开垦荒地扩大生产。当生产力提高,20个农人可以养活40个人时(人口数量由农业生产的最大值决定),就可以有1医生,1村长,1武士,1教师,1工匠。医生使农人生活质量上升,工匠使农人工作效率提高,这些辅助人员的工作反过来可以大大提高农人的工作效率,形成一个正反馈的机制,社会就这样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的投资方向有三个:占有更多土地以扩大种植面积(当前社会已经扩展至极限,这个方向无效了);发展科技水平(理科研究,向自然界拓展);提高社会组织效率(文科研究,向内部挖潜力)。理论上,生产效率越高越好,因为这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来投资未来。但当社会复杂到今天的程度,如何引导剩余资源进入有效的待开发领域却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西方经济学是消费引导的,即相信人们会自己发现待开发领域,市场会自动将剩余资源配置过去。但这可能过于理想。但并非所有的消费都能带来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裤脚上绣花,而不幸的是,这种无意义的消费事实上已经成为西方消费的大宗。

以我的观点,国家与全社会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做大做强”,手段在于创新。从这个角度,完全不应该有生产过剩的烦恼——多余的资源应该全部导向科研(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可是在西方社会,科研的价值被人为的压低了。比如中国公司试图收购国外高科技公司屡屡碰壁,就说明这些公司对社会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值。但这个“人为低估”在西方社会内部的效果是,每人愿意从事科研,如此,整个社会就失去了发展希望,失去了未来。

有人问中国高铁建玩了干什么,投资拉动的经济不可能是健康的。我理想中的答案是:科研!如果中国发展到美国的程度,基础建设没有明显的短板了,那每年60%的投资都可以投向科研,不信一百年内人类不能登上天马星,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