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游记》之南海潮音—观音菩萨 6.1 生如夏花 -- 赫克托尔

共:💬784 🌺678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游记》之南海潮音—观音菩萨 6.2 五方五老

在《第〇〇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猴哥二次被招安进天庭,做了正牌齐天大圣,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便东游西荡,四处结交,【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按照天庭的定义,最顶级的仙佛势力,并不是三清四帝,而是猴哥结交的五方五老,他们是:

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

北方北极玄灵,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其中的西、南二老,属于佛教阵营,北、东、中属于道教阵营。在天庭看来,观音一个人,就与西天众多佛爷菩萨并列,甚至可以分庭抗礼。可能有人会说,猴哥称三清为【老】,称【四帝】为陛下,五方五老只是【兄弟】,说明五方五老低于三清四帝才对。其实看看下文就会知道,如来受玉帝之【请】,来天庭围剿猴哥时,如来、猴哥互不认识,猴哥没机会与猴哥称兄道弟。那么此时猴哥是否就结识了观音呢,此处按下不表。而且猴哥与观音一贯没大没小,经常拉拉扯扯、打情骂俏,猴哥做齐天大圣时与观音姐弟相称也没啥太大问题。

佛教阵营的众佛、菩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明确的师承关系,是个金字塔结构。最顶端的是如来,其次是诸佛、诸位菩萨、金刚、罗汉、揭谛、比丘僧、尼等等。其中的部分菩萨,有自己的道场,不常住西天,包括驻南海的观音、峨眉山的普贤、五台山的文殊、小须弥山的灵吉、紫云山的毗蓝婆、盱眙山的国师王等等,都可以看做佛教的亚势力或山头。不过这些山头只是西天雷音寺在四大部洲的分支机构,每逢大事、盂兰盆会,他们都要来雷音寺开会或述职,如来对他们的控制力度,远远超过玉帝对道教各山头。西天体系中,有2位人物很特殊:燃灯古佛、药师佛,他俩的名义地位高于如来,实际上却相当于离休干部,或已经退居二线了,最多戴个中央顾问委员的虚衔。不过他俩绝非省油的灯,一直壮心不已,时不时的给如来添点乱,然而说到底他们也只是添乱而已,更多的时候,是在如来的监控下讨生活,过的很不开心。

道教比较扁平化,横向联系十分松散,有很多山头或亚势力,有三清、四帝、王母、五方五老中的东北中三方、镇元子、黎山老母、太乙救苦天尊等等。玉帝本人显然是道教一方的,书中多次称他为天尊或大天尊,玉帝的天庭是道教世界中最强最大的山头。天庭能直辖的地方,有天宫、天河、海洋、地狱、人间的土地山神等,不过在这些地方,其他势力也能插一杠子。猴哥大闹天宫时,只有三清中的老君兜率宫山头、王母的瑶池山头积极镇压,原因很简单,猴哥触犯了老君和王母的威严和利益,其余的山头则一律作壁上观,按老猪的说法,是【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第21回)。玉帝在道教中的地位,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猴哥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反动口号,听起来很有颠覆性、革命精神,其实对各山头来说,只要能维持自己目前的地位和既得利益,谁做天庭之主根本不重要。在众多山头中,还有公开不尿玉帝的,这就是灌江口的以二郎神为首的七小圣,他们号称【听调不听宣】,就差悍然打出反旗了。

相比于其他道教山头,天庭也有其独特之处,就是佛教也在名义上奉玉帝为主。后来为了围剿猴哥,玉帝【请】如来参战,如来则称玉帝邀约为【诏】,至少不好公开违抗。天庭治下最特殊的地方是地狱,地狱的最高领导人是佛教出身的地藏王菩萨,但地藏王的负责对象是玉帝。猴哥在地狱强行注销了自己和全部猴类的户口档案后,自称【贫僧】的地藏王,向玉帝递交了对猴哥的诉状,而且最后一回的菩萨名单中没有地藏王,可见地藏王虽是和尚,却进入了天庭的正式编制。与此同时,天庭与西天之间的互相渗透很厉害,例如:

1. 毗蓝婆菩萨的儿子昴日鸡,在天庭做星官。

2. 天庭国防部长或参联会主席托塔李天王,其长子金吒在如来手下做护法,次子在观音座下当徒弟,三子哪吒是如来用莲花复活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血肉之躯,李天王本人的宝塔,又是如来送给他的,专门用于对付哪吒。老李家在天庭、西天、西天的头号亚势力南海,三面下注,八面玲珑,难怪李天王这个草包能屹立不摇。

3. 西天灵山脚下有个玉真观,其CEO金顶大仙,怎么看都是道士,大致可以理解为天庭驻西天大使。

4. 西天的大party盂兰盆会,曾邀请道教的镇元子等人;天庭的大party蟠桃会,同样邀请西天、南海众佛爷菩萨与会。

综上所述,佛教世界≈西天;道教世界≠天庭。整个天界局势,有些像刚刚消灭项羽的汉朝,玉帝相当于皇帝刘邦,道教各山头是刘姓诸王,佛教或西天是异姓诸王,区别在于佛教本身是个高度集权的政体,自身实力强大,更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所以别看天庭人多势众,什么10万天兵天将,8万水兵大众的,其组织性、战斗力远远不如高度集权的西天,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天界势力构成。天庭是天界名义上的共主,佛道两教都名义上听命于玉帝。红字是五方五老,大红色是佛教二老,桃红色是道教三老。粉色是佛教的观音之外的各地分支,蓝色是道教三老之外的山头,右下角蓝黑色二郎神是道教异议势力。左下角黑框里面是所有佛教势力。深绿色是可长生的药物、植物。此图甚大,建议点开细看 =====

观音第一次正面出场,正赶上天庭围剿破坏了蟠桃会的猴哥,托塔李天王为首的天兵天将们,围着猴哥群殴。猴哥以寡敌众毫无惧色,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接到蟠桃会请柬的观音与大徒弟木叉,见到天庭的这般狼狈光景,以不认识猴哥的姿态,向玉帝详细询问了猴哥的来历、围剿战争的进展,随即派木叉去和猴哥较量一番。木叉是当时的观音手下的头号战将,手使一条重千斤的混铁棍。身为世家子弟的木叉,与草根出身的猴哥根本不是一路人,双方一言不合便打做一团。不过出身不等于本事,木叉与三弟哪吒一样不是猴哥的对手,打了50多个回合,败阵而走。看到猴哥的真本事之后,观音建议玉帝【调】一贯桀骜不驯的二郎神来参战。

接到许以【高升重赏】的玉帝调令,表面上特立独行,实则一心想混进体制内的二郎神杨戬,乐得眼睫毛都开花了,立即带上全部兵力去围剿猴哥,自信满满的要李天王别插手,只需用照妖镜当探照灯盯住猴哥即可,免得猴哥逃之夭夭。小杨没想到连这点活老李都不好好干,宁肯拆台放走猴哥也不跟他合作,虽然小杨很生气,后果却一点都不严重,他拿李天王无可奈何。待老李再次锁定猴哥的踪迹,七小圣、哮天犬将猴哥围住群殴。就在胜利在望之际,观音突然张口了,向同在观战的老君表示,她打算用手中的宝瓶打翻猴哥。毕竟老君是道教系统的人,与玉帝同气连枝,猴哥更偷吃了他整整5葫芦的金丹,怎肯让外人帮忙。于是老君用《西游记》中的头号法宝—金刚圈,将猴哥打翻,七小圣和哮天犬一拥而上,顺势将猴哥擒获。事后玉帝给了二郎神一点并不重的赏赐,【高升】根本没有,完完全全把二郎神给忽悠了。而且小杨还有苦说不出,因为擒获猴哥的头功,属于扔下金刚圈的太上老君,小杨肯定是憋了一肚子气离开天庭的。

到此为止,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观音的第一次正面出场的过程:

1. 观音以不认识猴哥的姿态,详细听取了猴哥的来历和围剿报。

2. 派木叉去与猴哥交手,既摸清了猴哥的实力,又卖给天庭一个人情,还让天庭不至于丢面子。

3. 建议玉帝派一直与其不和睦的小杨去围剿。

4. 忽悠老君动手将猴哥打翻在地,分了二郎神的功劳,使得小杨负气而去,大大加深了张玉皇、杨二郎舅甥,这天庭第一家庭的裂痕。

那么观音从这次围剿战役中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或结论呢,我看有以下几项:

1. 南海缺乏一位肉搏高手。猴哥的物理攻击能力远远高于木叉,要想扩张南海山头的势力,必须补足这个短板。从此之后,观音便以木叉、猴哥为标尺,网罗合适人选到南海旗下。

2. 天庭内部矛盾重重,山头林立,一盘散沙,玉帝少谋寡断,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总之就是三个字:【纸老虎】。

猴哥被擒获之后,被老君扔进八卦炉炼了49天上天/地上年。然而猴哥不仅没像老君自称的那样,【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反而让猴哥多了火眼金睛。无奈之下,玉帝只得厚着脸皮派人【上西方请佛老】。天庭、西天两大势力之间,有斗争也有合作,虽然暗地里互相拆台,表面上却很和睦。日后取经团到了镇元子的五庄观,一向抠门的镇元子一咬牙一顿脚一狠心,拿出2个人参果给唐僧吃。玉帝的【请】字,可比给二郎神的【调】有面子多了。玉帝请如来出面,等于向西天承认本方无能,更让自己欠了对方一个巨大的人情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玉帝绝不会出此下策。

如来很给面子的御驾亲征,带着阿傩伽叶2尊者跑来剿匪。面对强悍的猴哥,如来耍了个花招,约定【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等猴哥进入如来的手掌心,如来马上就变卦了,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并未如约让猴哥【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对此猴哥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当着观音的面指责说:【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

西天一直缺乏物理攻击能力高的人,肉搏能力最强的金刚们在猴哥面前都是废柴。如来几次直面对手的胜利,都有诡诈成分。这次制服猴哥用了诡计,后来制服大鹏用了诱饵,还曾被琵琶精母蝎子蛰伤了手指。如来佛法无边的说法,多有吹嘘成分,但也确实能唬住很多不明真相者,六耳猕猴就是一例,被如来揭穿底细之后,六耳的精神先崩溃了,变成蜜蜂想逃,却被如来用饭碗扣住,这才被猴哥一棍子打死。如果六耳猕猴抖擞精神,放手一搏,至少会有个【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局面,而不是死得如此憋屈。如来此行收获很多,除了让天庭欠下人情债,还包括:

1. 见识了猴哥的战斗力,将其【简在帝心】,早早预定为未来的取经团员。如来不忘给猴哥点小恩小惠,让五行山的土地、五方揭谛,给猴哥吃铁丸、喝铜汁,还留下话把【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2. 结识了一位天庭才俊—天蓬元帅,也就是日后的猪八戒。当时老猪是天庭的海军司令(总督天河),帐下有8万水军,在天庭军界的地位仅次于托塔李天王。不过猴哥一直在天宫里面闹腾,没去天河试水,让老猪的海军没有用武之地。如来镇压了猴哥之后,装模作样的要做好事不留名,转身就要回西天。玉帝怎么可能这样放如来走,那就太没有待客之道了。老猪跑来传话:【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

先总理曰:【外交无小事】,老猪能承担如此重大的外交任务,足见他头脑精明、伶牙俐齿,而且还有一样,就是仪表堂堂,否则有辱国格,曹操就曾因自己的卖相差,而让大帅哥崔琰冒充自己(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 容止》)。老猪颇以此自负,这也是后来老猪敢于调戏嫦娥的资本。玉帝将老猪贬下凡尘时,故意做了手脚,让老猪错投了猪胎,以此做为对其最严厉的惩罚。因此当沙僧嘲笑老猪长得丑时,老猪立即怒不可遏,暴跳如雷。

3. 在天庭为如来致谢而举办的安天大会上,如来收受了一大堆礼物。王母送来【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寿星老送来【紫芝瑶草,碧藕金丹】;连天庭的无产者赤脚大仙都馈赠了【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如来赚的盆盈钵满,满载而归。

如来对猴哥的镇压行动有2个问题,一是如来没有如同观音那样接到天庭的蟠桃宴请柬;二是在如来出发前的49年,也就是猴哥在八卦炉受煎熬的49天上天期间,观音没有向如来汇报猴哥造反、自己参与镇反的经过,所以如来面对玉帝的使者时,详细询问了猴哥的造反经过。

更为重要的是,如来离开灵山时,有个耐人寻味的举动,【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如来离开西天远征只有2次,除了这次征讨猴哥,再就是500年后率领迦叶、阿傩、文殊、普贤、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去围剿混天大圣鹏魔王,然而那次如来并未做类似嘱咐。如来此次叮嘱【休得乱了禅位】,是对菩萨们说的,那么如来针对的对象,无非有2个候选人:一是脑后有反骨的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二是观音菩萨。无论当时孔雀和观音是否在场,笔者都倾向于这是针对观音的。如来当面或背后警告观音,即使你观音本人神通广大,手下阵容强盛,依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忘了你只是我如来的一个弟子,南海是西天的山头而已。你与猴哥交手,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汇报,斩而不奏,真不把我如来当干部啊。

天庭将南海观音与西天并列,除了承认观音山头的实力之外,还兼具挑拨离间的意味。高度集权化经营的西天,对这种说法非常不满。别看观音挑拨灌江口与天庭的关系,天庭也一直在挑拨如来的西天总部,与观音的南海分部的关系,如来、观音自相残杀还好呢。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例如北洋军阀内部本来没有直系、皖系之分,此说是由当时不服从北洋政府的南方媒体首次提出的,然而此说一经出现,立即就被北洋将领们所接受,纷纷主动站队,进入相应的派系,导致或加速了北洋系的彻底分裂。

这次蟠桃宴,天庭没邀请如来,却邀请观音,显然使用了陈平离间项羽、范增的故智。《史记 陈丞相世家》记载,项羽派使者来见刘邦时,刘邦先用精致的餐具和美食,隆重的招待,然后又故作震惊的对使者说:【我还以为你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原来你是项羽的使者!】随即改用粗茶淡饭招待。楚国使者回见项羽,诉说出使过程,项羽立即怀疑范增通敌。(项王既疑之[范增],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那么我的推测是不是还有其他根据呢,我们继续看猴哥和观音的年表。观音第一次直面猴哥,是她奉如来之命,东去大唐物色取经团成员。观音与猴哥的第一句话是:【姓孙的,你认得我么?】猴哥回答:【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那里来也?】所谓【认得】,无非有2种情况,一是互相认识,二是单向认识,比如我认识章子怡,但人家肯定不认识我。猴哥说的【认得】是互相认识,还把观音称作【相知的】,看来他俩的交往不浅,已经是老熟人了。前推500年是猴哥的刑期,猴哥与观音没有相知的时间窗口。再往前推,猴哥二次造反时,观音第一次正面出场,推荐二郎神围剿猴哥,不过当时观音一直在天上观战,没有与猴哥打照面。所以观音与猴哥认得、相知,只能在猴哥二次造反之前,即猴哥以齐天大圣的头衔,结交五方五老期间。

然而观音来蟠桃会并获知猴哥造反时,是一副根本不认识猴哥的模样,这与观音组建取经团时两人的相知、认得,肯定是矛盾的,无论真相如何,只能有一个说法是对的,另一个是说谎,观音刻意隐瞒了她与猴哥的密切交往。拥有慧眼的如来,对观音的举动洞若观火,借出发围剿猴哥的机会,对观音做了隐晦而严厉的警告,或曰不计入档案的警告处分。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来与观音之间的师徒关系,正是从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开始产生嫌隙的。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唐宫惊梦》。

通宝推:爱吃吐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